第381章 岂有此理?!第(2/2)页
邸报的时候再说,这些文章可以作为附加的,在下一次的邸抱里占格子。
这让通文府顿时火热,不只是那些有名的文士,就是一些大臣勋贵,也有些手痒,写了文章令人送过来,同时,天下各地的文士们都朝着长安的方
向蜂拥而来。
在作者本身的影响之外,作品的影响也缓缓酝酿,很多人都从邸报里了解了跟他们所想的不同的庙堂政策,大汉这些年里的战功,诸多政策,都让他们恍然大悟,在原先,庙堂要做的这些事情,除却官吏们之外,很少有人能知道。
如今,他们总算是知道庙堂准备做什么了,天下都沉浸在这种新鲜感之中,因为吕后废除了腹议罪,故而他们也敢拿着邸报来谈论国家大事,一时间,长安各地都是在谈论大汉这些年里的成就与各项政策。
而对这样的局面,并非是所有人都很赞同的。
不少大臣就上奏,希望陛下能恢复腹议罪,他们认为,天下人如此放肆的谈论庙堂大事,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出事。
刘长都没有想到,这些人里反对最激烈的,居然是刘敬。
”他们议论又如何难道还怕他们知道吗只要庙堂的政策是正确的,又有什么人会来反对呢”
刘敬严肃的说道∶“陛下,庙堂的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有些政策对有的人有利,却对一些人很不利,尤其是您上位之后所办法的政令,几乎都是对这些看得起邸报的人不利的
政策,真正的受益者是看不起邸报的,今日他们聚集在一起谈论这些事,迟早会成为庙堂施行诸多政策的阻力”“就是那些受益者,也未必能承情,他们不会理解庙堂想要做什么,他们只会听从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盲目的听从,陛下这样的行为,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却只有诸多的坏处。”“好处就是设立一个庙堂的口舌,让天下人知道庙堂要做什么,让他们不去胡思乱想”
”可他们不必知道的现在陛下是给了他们一个乱想的机会,放在以前,他们或许还不敢乱想。”
“难道朕不设立邸报,他们就不会胡思乱想吗那些人就不会盲目听从吗朕这是要制天下之舆论”
刘敬这个人还是比较刚的,不然,他也不会在高皇帝即将出征的时候说“你这次去一定会战败”之类的话。看到刘长坚持自己的想法,刘敬很是
“亡国之隐患,从陛下强硬的表示。
始”
于是乎,刘长高呼了一声“老狗”,飞了出去,扑倒刘敬,抢起了拳头。朝议大乱,好在有不少猛将在这里,柴武,陈贺,郭蒙,张武,宋昌,卢卿等稍微年轻的武官们齐上阵,想要拦下天子,就是担心刘敬被天子给打死了,周昌急切的看着这些大臣们,
又忍不住对一旁的年轻将领们骂道∶“你们怎么不去呢”
周胜之,卢他之,周亚夫,樊伉等人这才醒悟,急忙上前,按着那些老臣就准备开打。
”让你们拦着陛下你们拦柴武他们做什么”
在这个时候,群臣们就不由得感慨,舞阳武侯还是死的太早了啊,若是他还在,起码还能抱住陛下啊。刘敬当时就被廷尉给押下去了,刘长准备让这厮也冷静一下。
庙堂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群臣却相当的平静,反正这种事,当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刘邦时期,这都是常态,
朝臣时不时就要干上一架,沛县的那几个狗贼总是帮着刘邦来殴打群臣,这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朝议结束,刘长却留下了自己的群贤,其余众人离开。
“其实啊,刘敬那厮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朕想过了,可以让各地的里,乡,县的官吏们为百姓们讲解邸报的内容,各地的三老都别闲着了,让他们去做事吧,这邸报不能只是给那些有钱人去看”
周胜之有些困惑,“大陛下,您既然觉得刘敬说的有道理,为什么还要打他呢”
“朕这是在保护他呢他还得感谢朕”
”他这些时日里做事偏激,弹劾他的奏表都堆积成山了,你看今日朕要动手的时候,那些人都只是装的紧张,心里还都是窃喜呢当然了,他也不该在朝议时说朕的坏话啊那个司马如意还在记着呢这厮与朕不对付,刘敬这么一番话,他不知要花多少笔墨来书写”
樊伉搓着手”大王,不如干掉司马喜”“干掉他容易,可是下一个呢,也干掉吗那朕不就成崔季了吗”周亚夫略微想了一下,随即醒悟,说道“陛下说的对,崔杼的事情要引以为戒。”
刘长看着自家的群贤们,群贤们也不
容易,大汉先前四处用兵,兵力紧张,此刻正在募兵,这些人都被韩信拿来用,都在忙着练兵,按着韩信的话来说,操练和打仗是贯彻将领们一生的行为,韩信对原先的练兵之法很是看不上,亲自拟定了一套练兵的办法,让众人都按着他的办法来操练军队,并且重新制定了军队的构成。他将北军分为六部,各部都有一位校尉,称北军校尉,每一支军所负责的,擅长都不相同。
同时,他取缔了原先的什长,伯长。降低了卒长的职权,提升了屯长和曲长的职权。
除却这些外,韩信还准备好好整顿地
方的军队。
群贤们可是被韩信给折腾的够呛,不过,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陛下,我们可是许久不曾聚集了“是啊,不过,太尉不肯放人啊朕上次去找他,他将朕骂了一顿,说你们现在这个水平都不配赴宴”夏侯灶咬着牙,”淮阴侯欺人太甚啊岂有此理。。
“那要不你自己去跟他说”“但是他说的也无不道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