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拱火  世子的小青梅作且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拱火第(2/2)页
数冲进了水里。

    他何尝不知此事也有工部的责任但工部一干人是他当初力排众议推上去的,撤下无异于自打脸面。

    再说了,问罪之事,由他自己提,和与别人逼着他做是两码事。

    文帝不置可否,冷眼看着萧衍。

    出乎他的意料,萧衍没继续说有关工部的话,而是从袖中掏出一个册子,说道:“这回黄河水患,沿岸虽多地受灾,但往年受灾最严重的乾州今年却是相安无事。而那一带便有沈尚书生前监制的郑白渠,引杜阳水溉田数千顷,分流了不少水力。”

    萧衍轻摇了摇手中书册,道:“这本书是沈尚书的生前编撰,写了建郑白渠在内的诸多水利、桥梁、房屋几十个工程的历程,从考察到的各种细节、期间遇何种问题、以及解决方式等通通有记载。可谓是他的毕生心血。”

    又从袖中取出来另一卷纸,道:“这幅画里,记录是沈尚书认为该继续开渠的地方。自湟水以下直至河套,皆是历年来的水患频发之地。”

    内侍上前取过书和画。

    萧衍总结道:“臣颇同意他的观点,大兴屯田水利,重修沁水灌区,多开几条灌田、漕运两用大渠,是长久利民之计。”

    文帝接过,展开画卷,低头阅读。

    不得不说,沈时华的这画是当真有货真价实意义的佳作,图与字结合,解释的字是字字珠玑,没一句废话。

    想想殿内此刻的工部几人,就是他有心偏颇,也不得不承认,五个人的能力相加起来,也不足那沈时华的十分之一。

    许多朝臣这时也想起那位已故尚书的风采来。

    脊背挺直,铮铮铁骨。

    文帝于心中喟叹果真能人巧匠,多看了萧衍几眼,与众臣一样,在心中同时盘旋起一道疑问沈时华的书,怎在萧衍手中

    散朝之后,百官看着萧则、萧衍父子二人挺拔的背影,不禁开始窃窃私语。

    “你说那沈公的书,为何不是由他的兄弟沈时秋上奏,而是由那萧家人上递的不仅是由萧家,还不是由安国公,而是由萧世子。”

    “莫不成,这沈、萧两家要有好事”

    “是罢方才安国公暗示的私事便是这事罢”

    “怪不得说呢”

    听着背后的讨论,萧则瞥了一眼自个的儿子,淡淡道:“你犯得着做事这般明显”

    萧衍看一眼疾步离去的郑朗、李晤等人,勾了下唇,大言不惭道:“阿耶有所不知,我真是太喜欢拱火了。”

    “你当自个还是几岁稚童不成”萧则好笑地嗤了一声,又问道:“那图是你画的罢”

    萧衍摸了摸鼻尖,知道瞒不过萧则,便点了点头,“刻意找了几年前的纸。”

    “字呢”

    “蓁蓁写的。”

    萧则咳一声,虽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做出了提醒:“按流程,成婚最快恐怕也得半年。你她莫怀孕了,婚礼累。”

    烫嘴的话说完,萧则慌着快走了几步。

    萧衍呼吸一窒,在他背后道:“儿知道了。”

    还有一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