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但是我不能忍(为嗷总加更25/30)  小关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7章 但是我不能忍(为嗷总加更25/30)第(2/2)页
让他不再是之前的懵懂少年,也感觉云珊珊、贾良才给自己讲述的历史有些出入,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去千年后一看究竟。

    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云珊珊和贾良才居然都不在,监狱里负责看家的只有那个叫秋山的鬼子,如果不是那鬼子恭恭敬敬的将云珊珊留下的纸条交给关平,关平几乎以为鬼子已经打了进来,而云珊珊等人已经遇害。

    “关先生,鬼子已经开始进攻三镇,负责破坏交通线的事情交给我们。

    我听说贵军之前很英勇的跟鬼子展开了作战,但听多年建设根据地的同志说,全民皆兵并不是给所有人发枪就有用。”

    “我们的根据地有民兵、地方军、主力军之分,由主力军去地方军和民兵中发展队伍,在小规模战斗、破坏敌人交通线的战斗中逐渐壮大,之后再反哺主力军,保证主力军的兵员素质。

    民兵之中,我们也分站岗放哨传递消息的儿童团和帮助战士修补衣服、纳鞋、救治伤员的妇救会,这样能极大限度的发挥民兵的力量,并且一直有人能参与训练、保证生产。

    我理解贵军想要战胜敌人的迫切,可强行招募一群没有战力的士兵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不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举动,还请三思。

    不知道这一战什么时候能结束,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能见面,还请同志们珍重,抗战一定会取得胜利。随信附上一本刚刚得到的小册,我读过之后很有启发,请您一览,说不定又会有些体会。”

    唔

    这就是关平最头疼的地方。

    云珊珊一直把他当做了附近的某位友军军官,因此孜孜不倦的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

    可关平现在地位越来越高,在之后的战斗中作用肯定会越来越大,当然不能如之前一样以身犯险,再跟云珊珊一起作战。

    他有些无奈,又把目光投向秋山。

    秋山的手中紧紧捏着一本皱皱巴巴的小书,似乎有些不忍,但还是缓缓递给了关平。

    关平随手翻动这本文字大小统一的小册,又想起了之前的那本装订精美的“天书”,不由得好奇地问:

    “这字是如何写成如此模样的”

    “啊”秋山怔了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印刷术啊,就,就是用一块木板,雕刻上文字,然后刷上油墨盖在纸上。”

    “这字不是反的吗”关平一怔,又随即拍了拍脑袋。

    对啊,这不是跟印章一样,为何前人就没有想到此事。

    他又随即明白,不是前人没有想到,只是纸现在依旧极其难得,除了重要的军情,大部分的书卷还是靠竹简。

    要是有了纸和印刷,可就方便多了。

    秋山见关平看得出神,忍不住感叹道:

    “很多年以前,贵国的发明还是非常厉害,推动了这个世界的进步。

    可是后来漫长的岁月里,贵国却停下来了,我国从前也一直以贵国为师,可现在看看,洋人的坚船利炮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

    说到此处,关平又是一阵发懵。

    大汉能在对四夷的战斗中频频取胜,固然是因为汉军作战勇敢悍不畏死,但能掌握更多、更强大的武器也是获得全胜的关键力量。

    尤其是钢铁的普集更是让汉军一度有了一汉当五胡的恐怖战力,打的四夷难以支撑。

    可听秋山的意思,千年之后的大汉非但无法保持这种强大的压制力,反而越发衰弱,甚至被四夷远远超过,这才在之后的战斗中步履维艰。

    一瞬间,关平突然有赶紧将千年后的一切都带回他的时代的冲动,可他冷静下来,也知道云珊珊她们现在严重缺乏物资,很难支援自己,而且以千年的巨大差距,三八式步枪这样的东西就算搬回去了也难以仿制,更别提推动大汉保持对四夷的绝对压制力。

    想到这,他心中又生出一股雄心。

    学嘛,学就可以了,只要我能成功一匡汉室,作为功臣推广这种学问,能让大汉知道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想必我的后人也能居安思危,绝不会再被四夷轻易超越。

    想到这,关平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云珊珊认为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法子能大量提高战力,我先从做学问开始试试看,如果能行就向全军普及。

    “还有这造纸之法,不知秋山先生可知晓此数”

    “啊”

    秋山听得一愣一愣:

    “原理我倒是懂,不过那都是数百年前明清之际的法子,洋人机器造纸我就不懂了。”

    “明清是什么”

    “就,就是贵国之前的朝代啊。那个,大清这才灭了几年”

    大汉灭亡之后,又有了明清

    那,那也是先进不知道多少年的法子,关平立刻狂喜:

    “就是它,请速速说给我”

    秋山一脸莫名,许久才狐疑地道:

    “兄弟,我多问一句。

    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