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购国不费,抡才大典第(2/2)页
如今王家拿不出一百亿来,但朝廷可以。
太可以了。
纸钞而已,要多少,印就是了,反正是发往海外,不用担心流通膨胀
而这笔钱,真不多,在过去,也就是一千万两而已。
王直却要拿这一千万两,买一个国家。
贵吗
彭的一声,易卜拉欣另一只膝盖也跪了下去,脑袋重重磕在地上,并不是为这份财富,而是为王直给他的支持而感动,必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去吧。”
“去找你的队友,我会安排一个商队,到时候你们跟着商队前往埃及。”
“商品、宝钞,都会给你准备好。”
“奥斯曼的百姓正等着你去解救,千万不要失败了。”
二月十八,春闱。
今年的春闱与往年大有不同,嘉靖没有对科举的形式进行大改,只是就外算学另外开了条理工路子,嗯,虽然这样更痛就是了,让科举失去了垄断能力。
再一个,今年科举从秋闱开始,题目内容方向就与往年不同。
如今会试,题目更是大变样。
过去要先考四书五经,然后考“论”、“诏诰表”、“判语”,最后考策问。
前面两关,都是基本功,能够中举的,都大差不离,策问是最关键的,往年科举舞弊,都是在策问上做手脚。
虽然策问的题目,大多与时政有关。
再要么问如何治国。
总归还是有点数的,可今年的题目论宝钞的海外应用和新朝贡体系的构建。
是的。
今年的题目,着眼的不是国内,而是海外,嘉靖要告诉那些士子们,大明的格局,应当是整个世界
今年的科举有一些“特招”的举子。
嘉靖将从张执象那里得知的人才,基本上年岁能用的,哪怕是只有十二岁的张居正,都放进了夹袋里。
早早就把一群人集中了起来,进行了大半年的突击培训。
应试技巧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他不需要给秋闱打招呼,只叮嘱了一句“无需勘磨”,顺天府的学政就明白,哪怕是年岁小的,只要不是太差,都会给过,那些优秀的,更是不吝啬给予解元。
最出彩的自然是张居正。
在历史上,他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十六岁本来要中举,但是被湖广巡抚顾璘以“勘磨”为由,将他黜落,否则便可以十六岁中举。后来他二十一岁再考,中举、进士登科,一气呵成。
如今张居正在京师大学学习了大半年。
年轻人正是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时候,自他入学,无需嘉靖多说什么,钱衡便已经爱极了这个学生,作为校长的他经常亲自教导。
故而张居正不仅过了乡试,更是获得了解元。
如今会试,他只看一眼题目,便下笔如有神,这大半年的理念、知识的学习,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开天辟地”,他如同一块海绵一样疯狂汲取,疯狂学习,几乎如痴如醉。
依据张执象的“文明觉悟”的框架,他已经看到了高山,便在奋力攀登。
所着眼处,已经如以往大不同了。
社会经济的运转原理,金融的作用,货币的影响力,大明该在世界上做什么,要怎么才能带着文明奋发向前
他心中不说沟壑,至少已经有了方向。
所以,他着笔道:“货币带来的金融霸权可以将大明海外的权力以杠杆般放大十倍,数十倍,以朝贡体系建立的贸易组织又将政治的不可量化权力进行膨胀,两者相辅相成”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