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有无之法,大道愈明第(2/2)页
对于后学者自然越友好。
嘉靖讨到了见性的三个境界,自是相当喜悦,知晓张执象如今应当是“无古今”的境界,而他自己,勉强算得上是“朝彻”。
只是回光不同于见性,是有“反馈”的。
他是大明皇帝,天然就有优势,功成身退之时,也能无古今就是了。只不过参悟有限,无法在坐忘上一一印证,入静的修为,可能就难以攀上去了,得用水磨工夫才好。
眼珠一转,嘉靖觉得问了见性,不妨让张执象把入静的境界也细分一些。
便笑道:“安平说了见性,不妨也说说心斋、坐忘”
张执象挠头,这个肯定要三丰祖师来说才最好,不过一通百通,他来说,也是一样的,便言道:
庄子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首先要有志,不然心志不坚,外物萦绕,是无法静心的。”
“故而,心斋可分为:存志、心符、集虚。”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有注言: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即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所以,坐忘首先要忘掉心迹,并忘掉为什么要起心迹。故曰无迹。”
“无迹了,才能内不觉其身,外不识天地,所以才能旷然,旷达、浩大、豁然,是心与天地的连通,便是旷然。”
“旷然才能大通,与天地相通,以天地为母,能够昼夜母呼吸,往来通我玄。”
“如此,便是胎息。”
“故而,心斋三境为:存志、心符、集虚。坐忘三境为:无迹、旷然、胎息。”
“空的极致是不死不生,故此为半步撄宁,返璞归真之后,无物不将迎也,便是撄宁。”
“此为入静。”
“回光三境:金华、见性、光明。”
“见性方才讲了,半步光明是天下人见我之性,而光明则是天下人见己性后再见我性,故而非文明觉悟之当口,难见光明。”
“说了高处,再仔细说说基础。”
“金华分:金华乍现、金华正放、金华大凝。”
“我们说观想天心,见先天元炁之光,其实观想的,都是虚的,真正的金华,能够看到的先天元炁之光,必须是我们对外天下、外物、外生的顿悟,那一瞬间的灵光。”
“有顿悟见解,入了门,便是金华乍现。”
“有了成熟见知,并且知行合一去践行,就是金华正放。”
“有了完整系统的认知,并已经有了正在走的路,就是金华大凝。”
“回光是有,而非无。”
“枯坐参禅,不见真。”
“如是而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