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初探下界  我没看过火影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初探下界第(2/2)页
然后脸色就黑了下来。

    这个王朝果然不叫印月,六十年前,它还叫大越。

    越国这个名字虽然也像是南部偏远地区的国号,起码也很正经了。

    大越所在的这片大陆形似一个萝卜,北方苦寒,南方炎热,大越便占据了中间不冷不热的一块儿地方。

    大越北方有蛮族,南方也有,但人种都是黄种人,因此总体而言,他们都是正统的不能再正统的太古人。

    但因为资源的缘故,南蛮和北蛮不约而同的就盯上了中间的大越。

    南蛮还好,毕竟物产丰富,不打仗,靠摘果子也能生存,北蛮就不行了,苦寒之地,一到冬天就缺衣少食,不劫掠根本没法生存。

    再加上北蛮普遍养马,无论男女老少个个精骑善射,可谓是全民皆兵,再加上骑兵机动性强,可以抢了就跑,因此一直都是大越的心头大患。

    以前大越国力强盛,一直都是压着两边的蛮子打,但大越传承四百年,也到了王朝末期了。

    就在六十年前,大越第一次败给北蛮,随后战败的次数就越来越多,大越也从原本对北蛮的态势从进攻压制转为防守,再到现在不敢出去野战只敢守城,坐视北蛮抢劫的地步。

    四十年前,老越皇帝去世,太子吴焓继位,改元康佑,时年只有十二岁,朝政之事尽归于太后沐氏之手。

    老越皇帝宠幸妃子,冷落太后,太后寂寞难耐,然后就把情感寄托在了外来的教派佛教之上,自此青灯古佛,一念就是三十年。

    没错,太子并不是她的亲子,不过因为无过,皇帝也不能剥脱她的位置。

    等她掌权后,因为亲友多故去,常年礼佛又导致她在朝中没有支持者,思来想去,最亲近的人竟然是教导自己礼佛念经的天性寺僧人。

    于是太后开创了一个越国历史上的壮举,邀请僧人入朝为官

    康佑四年,僧人德化清扫朝堂,排除异己之后上书太后,宣称沐皇后为天宁菩萨转世,为拯救苍生黎民转世而来,但大越为异姓王朝,不利于菩萨法力恢复,建议太后为了天下苍生登基称帝,更改国号,恢复法力,上安天命,下抚黎民百姓。

    沐太后当然不同意,但又没惩罚德化僧人。

    于是次年德化僧人再次上书,不过这次是上书给康佑帝,书中称太后仁德,不忍夺子嗣之业,但帝王你不能不懂事,为了苍生黎民,应该主动退位

    康佑帝本就小,母亲是小士族出身,也给不了他什么支持,面对百官文武的逼迫,他还真以为自己应该退位。

    于是他就真退位了

    三请三辞之后,沐太后继位,改元天宁,改国号为印月,自称广德天宁仁和普济圣太后帝。

    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矣

    在圣太帝的操作下,印月佛寺遍地开花,佛寺不仅侵占了大量田亩,经文念得好的还可以不经科举直接入朝为官,佛寺甚至可以断案,收税,蓄养僧兵。

    那么,养那么多僧兵,对外战果如何呢

    天宁三年,北蛮小王子可可帖尔木率领五万大军侵入印月,此时边防军将领早已全部换成了僧人,三边总督更是天性寺大宗师神德。

    在全国人民的期望之下,神德大师带领十五万边防军离开了城池,选择与可可帖尔木野战,最终十五万大军战死七万,被俘三万,神德大师当场战死。

    印月边境,扎在北蛮心口,为大越带来了四百年和平的灌云城失手,变成了北蛮入侵印月的桥头堡。

    此后十余年间,印月不断割地赔款,一退再退,直到天宁十七年,北蛮不叫北蛮了,他们建国称帝了

    于是,印月的对手就从北蛮,变成了大襄。

    虽然对手变强了,但印月的胜率反而变高了。

    一来,是大襄内部不稳,起义事件屡屡发生。

    二来,襄国高层从北方苦寒之地转到了大越这等繁华地带,一下子就被迷花了眼睛,开始享受起了生活,就此战斗欲望大减。

    三来,襄国更喜欢用本族人,就算是士兵的待遇再襄国成立后都大大提升,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不愿意再打仗,原本敢拼敢打的北蛮骑兵,现在居然开始出现逃兵了。

    饶是如此,襄国依然胜多败少。

    不过印月也不全都是废物,还有那么几支能打的军队的。

    一是来自广林寺的白袍僧兵,部众一万。

    二是丹阳郡自己组织起来的红旗兵,将领黄兴,部众三万。

    三是原越国北征将军岳镇北率领的镇北军,部众五万。

    而孙景云所在的位置,便是岳镇北的老家,岳府。

    岳家四世同堂,台上的老人是岳母宁氏,岳镇北之子随军出征,岳母怀里的小孩是岳镇北之孙岳麟。

    而大殿中央的这位僧人,却是德化僧人之徒,没有入朝为官,但也只差一步的,已经誉满京城的神僧慧诚。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