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帝前争论第(2/2)页
一个儒家,那怕心怀不轨,压下他们便是,绝不至于让魏帝如此盛怒。
魏帝与王戟四十年知己,王戟为了野心膨胀的儒家,和魏帝分道扬镳,让魏帝不得不怀疑王戟别有用心,失望至极,魏帝这是要给王戟一个血的教训啊
爱之深,则恨之切啊
“陛下,王戟乃天下圣人,儒家乃大魏名流,动儒家可以,但是不可妄动,此事需要慢慢计划啊”
方才还替儒家说话的玄天师立刻落井下石,露出庐山真面目,要助魏帝一臂之力,送儒家一程了。
“国师,有何想法,这里没有外人,就直说吧”魏帝说道。
“敢问陛下,儒家因何而盛”玄天师问道
“大魏兴儒,儒家如何不盛”魏帝回答说道。
“那大魏不兴儒,儒家将何去何从呢”玄天师问道。
“儒家已成气候,魏不兴儒,儒家可自兴也”魏帝凝声说道。
玄天师了然说道:“儒家可以自兴,定然有其根基,其根基有三”
“其一,大魏兴儒两百年,儒家之言,流传大魏国土,经久不衰,深入人心,百姓信之”
“其二,大魏有大柱国王戟,儒家神仙、武道神话,百姓官员,无不敬仰,江湖游侠,无不叹服,因此皆以儒家为天下正宗”
“其三,大魏有儒家七十二院,纳大魏俊才,十之八九,既有俊才,儒家诸圣后继有人,儒家则可长盛不衰”
桓骑也是频频点头,不得不说,这位国师分析的很透彻啊
“那要如何斩去儒家根基呢”
魏帝发问,玄天师也侃侃而谈,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其一,禁断私塾,断儒家之言大魏私塾,数量极多,皆是儒家书院,由此传播儒家之言,极为厉害”
“若能禁断私塾,儒家之言便直能口耳相传,百姓不解其意,便不信儒家,儒家由是可失民心”
桓骑眉头几乎拧成一个川字,道门狠,是真的狠啊,这是要儒家的命,也要大魏寒门的命啊
“陛下,臣反对”
桓骑起身说道:“国师所言,臣以为祸国殃民”
“哦,这倒有趣”
魏帝玩味说道:“国师一脉,护我大魏皇室已经有两百年,朕倒是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祸国殃民了呢”
“陛下圣明”
玄天师恭敬说道,随即看向桓骑,明明大家都是自己人,桓骑怎么突然就向他发难了呢
“桓骑,说说你的理由吧”魏帝笑问道。
“禁断私塾,文化难行,寒门百姓,难以开智,则贱姓寒门,不可更改。”
桓骑说道:“世家门阀多饱学之人,家族子弟,皆可读书识字,门阀借此机会,可垄断文化,绝寒门出路。”
“大魏治世,需要识文断字之人,陛下便不得不重用门阀子弟,长此以往,寒门愈弱,门阀愈强,比成门阀之祸。”
“民智而国盛,国盛则吞天下;民蠢而国弱,国弱则亡。禁断私塾,失民愚钝,乃亡国之道”
桓骑伏地说道:“陛下乃大魏明君,不可行亡国之事啊请陛下三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