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1章 报皇恩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1章 报皇恩第(2/2)页
他本去信陆秀夫,希望能控制利州到剑门关局势却没想到人已经回临安了。再看过李瑕的奏折之后,江万里良久无言,叹息连连,有些无奈地连夜召官员商议。有人喜不自胜。

    “今我大宋疆域为南渡以来最广,据守关中,收复汴京指日可待。眼下只须答应李瑕,即可由危转安,还有何可犹豫”

    “我只看到李瑕悖逆,为人臣子,威胁官家,跋扈至极矣。”“他便是料定我等不敢让官家迁都”“那我们便迁都,逼他骑虎难下。”

    “他有何骑虎难下不过口头与君实一句承诺。”“假的。”“君实,你如何看”

    陆秀夫道“我信节帅的人品。他虽是不信官家敢迁都,但若官家敢迁,或许能打动”“没用的。”众人纷纷摇头。

    “他允诺有何用关中有多少北人,怎可能安全让官家抵长安

    “李瑕说口空白牙一句,根本做不得算,官家若诏告天下,反而不能再反悔,威名扫地矣。”“故而说不必答理他。

    “诸位半壁江山啊,不值一搏吗我们想召李瑕还朝,何不敢到长安镇压他”“可能吗”

    “别理他,他想害官家。”“万一呢”

    但凡有理智的官员都认为不必理会李瑕。

    唯有个别心思简单的年轻官员认为值得一试,让陆秀夫面呈天子。陆秀夫等整整七日,终于能随江万里进宫启禀官家。

    这之已是五月初月之期仅剩两日,但满朝似乎所有人都像是忘了这事这也是新帝登甚以来,陆秀夫初见面圣。

    他听说过许多关于新帝的传闻,作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真看到赵褛进殿里,还是吃了一惊。不敢相信眼这个萎靡不振、脚步虚浮的病瘦青年就是当今官家。“江相公又有何事”

    江万里道“禀陛下,还是为李瑕请迎陛下迁都长安一事。”

    陆秀夫知道,李瑕是料定了赵湛不可能敢,这么做为的是断掉许多人对大宋的期望。但如果官家能展示出足够的气魄来,也许李瑕会改变想法。半壁江山,至少也该“朕不去长安,朕只在临安。”赵道“想都不要想。”

    江万里道“但再不拿出决意,李瑕马上便要反叛自立了。”“这么大的事,怎么能来问朕”赵褛道“国事该由贾相公处置。”“陛下,老臣认为”

    “别认为,朕绝不会去长安的,江相公一直来问,还不如去请出贾相公商议。”“

    陆秀夫闭上眼,回想起吴泽那一句“这就是弱主弱国的无奈了”。

    日子在临安的繁华与平静中过去。

    到了五月底,陆秀夫知道李瑕已得知赵没有诏告天下迁都长安,且即秦王位的准备也差不多做好了,临安的反应也试探了,境内的大宋忠臣也试探了。

    群臣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信,但就连他陆秀夫都回临安了,几封信显然阻止不了任何事。六月初一。

    陆秀夫在楼台上独坐了一整日,一直抬头看向天空。他在猜想远在长安的李瑕应该正在即秦王位了。

    那最快也要半个月后,临安才能得到消息。至于现在,很多人还能抱着侥幸心想李瑕也许没有这么做。不知大典该什么模样,想必很检朴简单。“错过了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