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众甫阁第(2/2)页
括上面的挂汁则完全是透明的,一口咬下去还会发出声声脆响,难怪取名叫琉璃芝。
成天乐和闻萧韶来得比较早,没好意思干坐着,也一起过来帮忙。这两人的修为都有九境,手艺居然也都不错,在华真行的神念指导下做了好几道菜。
成天乐一边做菜还一边偷笑,觉得这席百花馐很有趣,比如闻萧韶做的那道“且隐星月暗品香”,其实就是茉莉虾。
这道菜的主料是不大不小的带籽青虾,剥壳比较讲究,籽和仁都要保持完整,做熟后能一筷子都夹起来,恰好一口一只。
所谓星就是虾籽,所谓月就是弯月状的虾仁,配料最好用黄腊梅,白茉莉次之。这时节华真行没有找到黄腊梅,就用了白茉莉。
游方来了之后,也比划着挽袖子的动作要帮忙,可他穿的是件短袖。华真行把他赶回桌边坐着陪其他客人了,不过是一桌菜而已,“厨房”的人手够了。
华真行一边做自已的菜,一边看曼曼摆盘,那道玉兰衣是用广玉兰的花瓣做的,他在琢磨能不能改良一下,下次换成灵书玉兰试试
灵书玉兰和广玉兰其实不是同科植物,只是名字都叫玉兰而已,欢想园中也移植了不少株,每年都会开花。
灵书玉兰不仅开花还结果,结出的果子就像不规则的葡萄串,摘下来一粒仔细看,其实是板栗那样的半球形,大小跟葡萄差不多,质感却和板栗类似。
它外面也有一层硬壳,里面的果仁可以吃。经过法力炒制的果仁熟后微微膨胀,却又恰好不胀裂外壳,轻轻一咬壳便从中裂开,就跟嗑瓜子差不多。
客人陆续到来后、尚未开席前,桌上就摆着炒灵书玉兰果,就当喝茶开胃的瓜子了。
等到正式开席,众人的期待感早已被拉满了,一桌百花馐色香味俱全,大家赞叹连连。吃这样一桌菜得讲究点文雅,喝酒也要用小杯。
可是喝到最后,众人的酒意也都上来了,将这一桌百花馐吃得涓滴不剩,最后盘子干净的都跟洗过似的。
华真行的厨艺受到了一致推崇,大家纷纷赞他为天下第二厨。为啥不是第一呢,可能是是这样更符“夫唯不争”的境界真意,也可能是怕他骄傲吧。
大家酒还没喝够呢,但是菜已经吃光了。华真行却表示不添了,因为整篇菜谱都已经做完了,百花馐中的每一道菜都上了,吃到这里感觉正好。
上哪里吃饭,是按照一本菜谱从头做到尾的今天大家都见识了。其实百花馐中还有一样东西没上桌,就是开篇所载的瑞玫蜜。
华真行也有准备,他提前炼制了一批瑞玫蜜以水晶小瓶装好,送给今天在席上的每位女士一人一瓶。至于男士嘛其实也有收获
在座的可都不是一般人,众人品味点评后得出了一致结论,这一席百花馐吃下来也有滋养灵效,灵效之一就相当于服用了一盒春容丹。
但百花馐可不是春容丹,它只是一桌酒席而已,假如不算人工成本,诸般食材加上些水电费用,顶天了也就几千块。
假如算上人工成本的话这账没法算,还是算了吧
春容丹由于几种特殊灵材无法替代的特性,其实只能给女性服用,但百花馐可不一样了,无论男女都可以吃啊
说是其灵效之一就相当于服用了一盒春容丹,其实只是在座众高人的大致判断。这样的酒席不是量产工业品,所谓的灵效也没有量化的标准。
比如有人可能多吃几口、有人少吃几口、有人多吃了几口这道菜、有人多吃了几口那道菜。具体灵效如何,要根据实际情况乃至体质差异有所不同。
就算按同样的菜谱,假如换一个人做出来,可能灵效也有差别,甚至加工手法稍微改变一下或者糊弄一下,可能就没有今天众高人体会到的灵效了。
华真行可是养元术的开创者、春容丹的研制者他做出来的百花馐,“风味”上肯定也有其个人特色。
总之这一桌百花馐大获成功,杯盘都撤去之后,大家的酒意还正浓呢,也不知谁现场拿出了纸笔。
风先生喝多了,去操作台那边弄了碗酱油,抓起笔就要蘸着写字。华真行赶紧一把拦住,又在餐桌上摆好墨砚,风先生提笔写了“以阅众甫”四个大字。
华真行很配合地问道:“风先生,为什么要写这四个字”
风先生脸蛋红扑扑的,呼吸中带着酒香:“甫者,圃也、苗也,既是生苗之园,又是园中之苗,既象天地之初,又象万物之始,更像养元术所谓之元。
众甫乃世间万物之始、众生族类之源。你并非本人独自修行,也推广养元术于世俗,非发一人之生机,乃发众人之生机。斯为我所见,可谓阅。
但修行亦是自家事,养元术推广得再好,也未必能把你推过关障。就你本人修行而言,欲创养元术功诀破八境修为,见天地万类生机便是心法,此亦为阅。”
虽然风先生已醉意七分,差点就要沾酱油写字了,却明明白白的告诉华真行,“以阅众甫”应当就是养元术八境功诀的“心法”。
华真行知道自家的状态,突破七境修为后何时才能功行圆满,并不是最重要的大问题,要想求证更高的境界,前提是至少要能窥见证入八境的门径。
至于门槛能不能迈过去是另一回事,但若连门径都看不到,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迈过去。
风先生跟别人说一句“以阅众甫”,也许没什么用,因为别人不是华真行。恰恰是华真行酒后听闻,忽有所感,仿佛朦胧看见了远方的一线门径。
能受此心法点话,可能也与他这小半年来化鹤、化雕、化蛟的折腾有关。
华真行当即宣布,决定将这四个字裱起来,将来就挂在这间大厅中。随着酒意上涌,他也来了兴致,拿了支更大的笔,亲手写了“众甫阁”三个字。
他放下笔后道:“多谢风先生指点,这个地方,就命名为众甫阁。”
华真行的字虽然很有功底,但若实话实说,跟杨老头的笔力还是有差距的,若与风先生刚才那四个字比,只是法度上更为工整。
湖心岛上这座楼阁,一直没起名字呢,华真行将其命名为众甫阁,回头就有人做了块题匾挂在大门正上方。
这里本是初级养元师培训以及导师教研场所,性质就跟几里国各地的养元术中心类似。
华总导亲笔写了众甫阁三个字,这里挂了匾,然后又有人做了同样的匾,挂到了各地养元术中心的主楼大门上,这也算是一个高明的马屁。
养元术中心的领导曼曼,并没有阻止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还批准了很多导师的建议,将各地养元术中心的主楼都命名为众甫阁,成为其代称。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一席百花馐宴后,也不知道风声是怎么传出去的,然后就有人明里暗里通过各种方式撺掇华真行再做一席,需要什么材料开清单都给备好
但百花馐还真不是材料的事,关键得是华真行亲自出手。第二桌百花馐宴开席是在一周以后,具体是谁挑头起哄已难查清,头号嫌疑对象似是王丰收。
这一桌主要是邀请与华真行交好的各派晚辈弟子,如丹紫成、石双成、张蓝衣、广任、叶一宁等等等等。王丰收自告奋勇跑过来搞接待,陪吃、陪喝、陪聊,郎校民也不落人后。
这就看出华真行的人缘好了,听说消息的房关发展董事长范醒、千流山的掌门都来了,说是要帮忙摘菜、洗碗啥的。
等到第二席百花馐宴之后,消息已传遍江湖,杨老头也溜到芜城来了。晚辈都请了,长辈能不请吗
给正一门及三梦宗的掌门和几位长老都出发邀请,另外上次在百花山议事时,协助调查的青城剑派、听涛山庄的两位掌门,都用答谢的名义发出邀请,这也是人情往来。jujiáy
下一步是不是该轮流宴请昆仑各派了很多人都在打听呢但这么下去也不行啊,华真行自以为是修真小天才,如今怎么变成了东国小神厨
欢想园众甫阁干脆改厨房得了,华真行就天天当大厨掌勺吧还好就是在第三桌百花馐宴上,杨老头给他解了套,当众命华真行将百花馐做成影印本,送给昆仑各派。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