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章 盛况(上)  免疫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章 盛况(上)第(1/2)页
乡间土路上,匀速行驶着两辆轿车,一辆“林肯”,一辆“拉达尼瓦”,车速都没超过四十迈。

    之所以开的如此稳健,并不是轿车的车况不行,而是因为路况太差。

    首发:塔读小说

    本来乡间的土路就坎坷崎岖,又加上昨夜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更是泥泞不堪,稍微提一点速,车轮“刨”起的泥浆就会甩的车身和车窗上到处都是泥点子。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李焱仰靠在后排右座上,口中低声自言自语。

    “不好说啊,就咱们莱邑的情况,光是少生孩子多种树,老百姓可富不起来,能否吃饱肚子都是问题。”司机葛飞接话道。

    葛飞是农村兵,他的老家在豫州,地处平原,村里还算富裕,起码只要肯付辛苦劳作,吃饭没问题,这一点莱邑县比不了。

    对于葛飞的接话,李焱没有丝毫反感。

    这孩子虽然是服务于自己的,但平时很有眼力,之所以接话,也是怕自己闷。

    “是啊,首要问题是填饱肚子,不能让老百姓全指着贫困补助过日子。所以需要有好项目,还需要好干部。”

    “像您和林乡长这样的好干部。”葛飞笑着又插了一嘴。

    “你小子,呵呵呵”

    林乡长,林朝生,莱邑县马庄乡乡长。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李焱此次出行,就是为了这位林乡长,随行的还有安城日报社的记者和摄影师,他们都在严禄驾驶的“拉达尼瓦”上,由县长秘书樊锐刚陪同。

    林朝生是莱邑人本地人,但他不属于“本土派”。八六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安城市政府工作,机缘巧合,入了安城市市长李新宇市长的前任的眼,成为市长秘书,正科级。

    八六年的大学生,宝贝级的人才。

    九二年前市长调去省劳动厅担任厅长,调任前给了林朝生两个选择。一是跟着他去省里工作,五年后起码是副处级,正处级也不是不可能。另一个是在安城地区找一个县,到乡镇政府里做个一把手。

    林朝生选择了第二种安排,并且希望能回老家莱邑,为家乡做些贡献。

    回到了家乡,林乡长本想着大展拳脚,造福百姓,可真正上了手,才发现步履艰难,莱邑县的官场犹如一潭死水,真正为人民服务,担责任、干实事儿的干部屈指可数。

    李焱的秘书樊锐刚一直在为李县长发掘合格的基层干部,这位林乡长一个月前就进入领导的考察范围内。

    在李焱还未到莱邑上任的今年七月,连续三天的大雨,马庄乡发生了一起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厚重的泥石流伴随着强降雨的冲刷倾泻而下,背靠太行山的塞岗村被掩埋了半个多村子。

    林朝生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经过两天一夜的抢险救援,此次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没有造成一人死亡,村民的财产损失也得到了及时的挽救。

    这次的救援中,虽然林乡长身先士卒,不辞劳苦不顾凶险,但并没有得到县政府的正面宣传和表彰。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因此,李焱才要积极地

    林朝生还曾经因为贫困补助分配不公的事情,和副书记潘俊武拍过桌子,甚至闹了个半翻脸。

    马庄乡是贫困乡,能成为三级贫困县里的贫困乡,那肯定是贫困的出类拔萃,老百姓穷的是一塌糊涂。

    但今年上半年的贫困补助,马庄乡竟然和县城边上的白塔镇是一样的。

    因此,李焱才要积极地,大张旗鼓的对这种好干部,积极的工作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进行大力宣传。

    “明天是个好日子。”李焱又闭上眼睛进入佛系假寐状态,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解释着什么。

    安城市。

    纽麻胡同。

    清朝时,这里是安城府的大牲口市场,安城远郊近区的牛马骡子驴,都是赶到这里来进行交易。而离此咫尺的安城商场所在的位置,曾经就是官府养马的地方,当时称做“马号”。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乔家搬过来已经一月有余,乔娜也搬离了李家大院,如今住在李家大院里只有刘凤芝和冉玥、杨静、马娟了。不过乔娜只是晚上睡觉时才回自己家这边,平时的吃饭学习大多还是在李家大院。

    苗雅琪依旧在机械厂的卫生所上班,不过她也考了驾照,拿到驾照没几天,乔祥栋通过“励肃货运”从瀛国购买的“蓝鸟”轿车也到了。现如今苗雅琪成了继刘凤芝之后,机械厂第二飒的“时代女性”。

    除了上班混日子,接送女儿和女儿的发小朋友马娟等上下学,剩下的时间苗雅琪都在


第四百章 盛况(上)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