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八章 来,用个印鉴  从靖康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来,用个印鉴第(1/2)页
在汴梁赵氏的皇宫里,一场晚宴,几场闲聊,让赵佶可谓是对赵桓推心置腹。

    赵桓也明白了一件事。

    如今的大宋,看似比昔日仁宗在世时候更繁华,处处彰显勃勃生机。

    其实完全不一样。

    李敬和黄灿自山东开始,就开始削弱名教力量。

    不管是宋军还是稚童启蒙。

    都是教授学生爱国,而非忠君。

    还堂而皇之的利用名教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官员也好,军中将士也好只需忠于国家民族。

    而不是他赵家人。

    皇帝,只是国家的象征。

    天子犯法,与民同罪。

    不论谁在黄位上,也必须依法度管理。

    即便是赵桓还朝亲自,也不可能成为中央集权,一言定生死的帝王。

    “李敬真是一个惊才艳艳的奇才,不仅能诗善歌,能画善工,上马可以统兵,下马可以治国,挽大宋于危亡,陷赵氏大权旁落”

    赵佶也好,赵桓也好,都是曾经尝过手握大宋权柄天下的皇帝。

    尝过甜头以后,就很难放下了。

    可是不能不放下,赵佶被逼放下,是因为朝中重臣已经是朱琏班底。

    只认皇后教旨,而不认他这个太上皇的圣旨。

    如今赵桓回归,朱琏失去了监国的法理依据,赵柔嘉也没有亲政。

    理论上赵桓哪怕身为太上皇,也是可以执政的。

    却被朱琏的各地官员和民代搞出的大朝会夺了执政空间。

    “父皇,几年的时间,就让李敬把朝廷搞成这個样子,若是再给他十年,二十年,岂不是宋人都不知道赵氏了”

    “怪的着谁,若不是你我父子在金人南下时候昏招叠出,任人唯奸,如何能到今日田地”

    “不能逆转了吗”

    “傻儿子,那是民心,周宁有句话你听说过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还有一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父皇,你的意思,我欲执政,就是逆势而动”

    赵佶白了自己这个傻儿子一眼。

    轮书画才情,轮治理江山,他还是差自己一招。

    想当初,自己登临大宝时候还励精图治过。

    只不过政务太繁琐,玩腻了。

    兴趣放在了别处。

    才被蔡京,梁师成,童贯他们带着疯玩,才误了正事。

    “你执政,是朝廷法度所应允,但是我建议你不要让柔嘉退位,也莫要轻易改变大宋目前现有的治国方式,朝廷格局,切记莫要效仿太祖”

    现在的宋人,以各大钦命精锐军为骄傲。

    杯酒释兵权这种事。

    对靖康之难后的百姓而言,非常不得民心。

    宋军一场场的胜仗,一次次灭藩属国,大宋各地一次次随着战争的战报欢呼。

    无数宋人都渴望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宋军。

    更何况,大宋的成年长公主们在靖康之难中备受欺凌。

    在军中极其受军士爱戴。

    调兵权利还在各钦命军主将之上。

    恐怕百姓,军中士卒没站出来,她们就先站出来了,而且一呼百应。

    都是自己的子女,赵桓岂能看不清楚。

    几个女儿掌握军中权柄,同样尝到了甜头。

    她们比谁都清楚,各军战力首要就是主将能力,罢了主将,各大精锐何去何从,解散了不行,换个没能力的主将,被其他姐妹嘲笑更不行。

    就李敬那靖字军和水师,光征伐西洋和扼守运输线路就赚的盆满钵满,更别说征战军功,几个公主那个不想调过去

    赵玉盘,赵福金,赵缨络跟李敬那个关系,都已经开始不遮掩了,岂能容你杯酒释兵权。

    “谢过父皇”

    能看得出来,赵佶也是在临安一边教学,一边冷眼旁观,才有此结论。

    他现在说话朝中大臣也没人听了。

    自己也不可能让他到汴梁或者新都骑在自己手头重新掌握权柄。

    有点其言也善的味道。八壹

    不过经过赵佶的提醒。

    恍然大悟。

    大宋不仅有一群武将难以撼动,武将身后还站着长公主们。

    别看这些长公主在靖康之难时候很凄惨。

    如今在汴梁皇宫打闹着。

    可是她们现在堪比实权藩王。

    在自己没有回归大宋之前,是除开朱琏最有权势的一群人。

    归根结底,李敬和关胜的等人在山东时候已经开始布局权利结构了。

    倘若自己没有回来,这种结构确实可以确保朱琏,赵柔嘉顺利执政。

    即便自己回来,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敬这小子,好算计啊。

    赵桓根本不知道,李敬现在哪里顾得上算计。

    昨天他这个枢密院使奏报西洋换将。

    现在朱琏和赵桓都没有时间看,岳飞着急出发西洋替换宗泽。

    奏报上还有康武两军的调动。

    种彦鸿和关胜也想着跟着岳飞去看看运河开凿的情况,顺便送几千兵去,别让李纲的钢字军和彭冲把好处都弄完了。

    “柔福长公主好,安德长公主好”

    难得到汴梁,李敬拉着这群武将在枢密院当值。

    也算他这个枢密院使撞几天钟。

    谁知道赵多富和赵金罗就杀上门了。

    “好什么好,守着大姐,四姐,看不上我们姐妹就算了,如今康武胜三军都在往西洋调,把我们猛锐两军就扔在西北吃沙子”

    昨天李敬让人给朱琏送奏报的时候,正好几个长公主碰见。

    这奏报没有密级,信使哪里敢拦住几个长公主看枢密院的奏报。

    两人看完以后,急吼吼的出宫来找李敬。

    “两位大长公主,西洋也吃沙子,若是刘将军和折将军请战,可以派五千以内的士卒去西洋,归属临王统一调度”

    其实李敬在路上问过折可求和刘锜,愿不愿意派兵去西洋。

    两人不好意思直接答应,说要权衡调配一下。

    哪里知道李敬这么急吼吼的,趁着调宗泽回来见赵桓的机会,就让岳飞把兵马一起带走。

    “玉门关一行,登州送来的三省各部的奏报,太上皇和太后都看不完,我们姐妹这就去取来,靖王重新改过如何”

    “二位长公主要知会刘将军和折将军。”

    折可求和刘锜两人都在枢密院内,守着院里调度军饷,马匹和军械各部门,查询储备,了解运输。

    两个长公主找来的时候,两人都有些愣神。

    听说关胜,种彦鸿已经把兵马调到京畿了,连忙派人快马入西北调兵。

    赵多富,赵金罗也急吼吼的带着枢密院的人,去皇宫补充奏折。

    “靖王,究竟西洋有何好处,几路精锐都在派兵前往”

    折可求在西北穷惯了。

    就枢密院按时拨发的军饷,军械,都让他顿时陷入一夜暴富的感觉。

    哪里知道靖康武三军还有自己的小金库,还在海外到处占领资源,提供给从军家属。

    刘锜倒是知道一些扶桑的事情,不过他离开的早,不知道靖字军在南洋,西洋大把收入。

    “未来的宋军将领也好,军队也好,肯定要跟经商剥离,如同锐字军一样,依靠军饷生活。军人去弄钱,很容易照成腐败,引发战力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来,用个印鉴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