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长此以往第(1/2)页
别看大宋的蒸汽舰艇徜徉四海,火车开始投入了实用。
问题依旧很多,机械故障率很高,尤其是西洋的舰队,经常要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维修机器。
锅炉都炸过。
庆幸远航的船至少都是四台小型蒸汽机组成的机组,哪怕同时坏了两台,还有至少两台可以工作。
倒是李敬留下的制度,被严格执行,工匠技术好了很多,也在不断的改进设备。
现在下的水舰艇和机器,别看跟原来的设备区别不大。
加工精度带来的机械精密程度,显著提升。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轴承等易损件的材料上。
水师舰艇编组远航,不得不带上大量的易损件。
好在李敬从三司铁案上调了二十多个人,新建了一座高炉,用坩埚对上百种合金钢材的配方,进行详细的数据测试。
前期有些理论支撑,做起来的还比较快捷。
到后来,李敬脑子里东西不够用了。
测试就更加复杂,因为李敬没有足够的办法甄别铁矿石和各类矿石之中的杂质。
只能用大量试验,总结这些材料跟成品钢材韧性,强度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他离开登州的时候。
细三司和铁厂管事每周会把试验的情况,做成资料,送到乔清澜手中。
乔清澜让身边的侍女整理后,也会抽时间看一看。
看看试验出来的材料数据是否满足那些易损件的要求。
正在乔清澜还沉浸在机械结构的世界里。
忽然被人一把从身后抱住。
浑身一颤。
刚准备喊人,猛然怀抱和气味那么熟悉。
“王爷,你怎么回来了”
复兴报上登载了汴梁科举,太学,三司三场考试的时间。
人在川陕四路的顾无双还算着时间去汴梁,跟李敬一起回来。
乔清澜都没想到李敬会中途回来。
“难得跟那些腐儒一般计较,在汴梁徒惹一肚子气,还不如回来,陪着我的清澜夫人”
“王爷就不要哄小娘子开心了,书倩和浅浅都在临海居,你是不是把侍女变成了小妾,面对书倩他们心里有愧,躲我这里来了”
“怎么会,独树一帜的才女,名满天下的乔爵也信不过王爷,王爷太伤心了”
“女人能让大宋传奇靖王爷伤心还真是笑话,伤心了怎么不去找那几个名动京城的长公主开解,你们不是相交莫逆”
哎,这女人太清醒,太好强,不好骗。
不就是那点事情吗
没事就拿出来扒拉。
看着乔清澜恼怒的模样,李敬也懒得触霉头了。
跟她挥挥手,干脆准备回临海居。
祁虹人在汴梁,说实话,李敬对陈书倩,苏浅浅两個小妾带孩子,还真不是很放心。
再说,顾无双和乔清澜的儿子也在临海居,雇人带着。
奶妈再好,也得去看看才放心。
倒是李敬一走,乔清澜忽然心绪不宁起来,李敬是个好脾气,这些年,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刀子嘴,每每还出言哄她,今天这是怎么了。
想到这里,连手上的资料都看不下去了。
收拾好了桌子。
急忙关门让马车送自己回临海居。
临海居都炸了。
汴梁皇宫殿试里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
乔清澜听几个回来的禁卫闲聊,听的心惊胆战。
她万万没想到,看似忠厚的赵桓,曾经对李敬那么欣赏和信任的赵桓,酝酿着解除李敬等人的兵权。
宗帅辞官,太后集英殿下令杀人。
李敬回来时候,都没顾得上带上祁虹她们。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跟没事人一样。
急急忙忙的乔清澜冲到李敬院子里,结果李敬带着两个小妾,到了自己院子。
四个孩子两个在跑,两个在李敬手里抱着,身边围满了人,一副其乐融融的场景。
既然跟皇帝闹掰了。
这时候不应该召集下属,起兵逼宫吗
最次也应该联络麾下将领,准备自保。
怎么会这样,宗帅也来了宅院里。
难道李敬认命啦这不可不是李敬的性格。
“清澜回来啦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什么事都没有,让你父亲和船厂,铁厂那些管事安心。”
乔清澜看见宗泽主动跟自己打招呼,还让自己安心。
有些不好意思。
连忙给宗泽行礼。
“谢过宁王爷,王爷安好,怎么不把你家孙儿一起带来”
“我那几个孙子年龄都大了,不好玩了,倒是有两个外孙女,准备接到登州来,清澜远不远跟我攀个亲家,你看中那个挑那个”
“宗帅,你下手晚啦,辽阳王,云王在孩子刚出世,就递上了孙女和女儿的生辰八字就连浅浅和书倩的两个孩子,也被陈书令使和黄三司使定下了”
宗泽哈哈大笑,一点没有被人拒绝的觉悟。
倒是有些佩服李敬跟大宋朝堂的文武大臣,勾连之深。
李敬没等宗泽再次开口,边低声在乔清澜耳边低语。
“宗帅去西洋时候,女儿病故,两个外孙女现在虽然不至于被人虐待,可是他担心自己百年以后,宗颖兄再遇见什么挫折,外孙女也会被连累。他在托孤,想让两个外孙女跟你学机械,造船”
“宗帅尽管把人接来,两浙虽然也开设女校,可未必有登州的好,若她们完成中学,对机械或者造船有兴趣,我自当收为关门弟子,全力教授”
“好,好,好,等两个丫头来了,我就让她们给清澜行拜师礼”
救回了赵桓。
别说宗泽觉得自己功德圆满,就连李敬,他也觉得大宋将军对皇帝仁至义尽。
如今大宋新添这么多疆域和诸侯国。
没有几支精锐的强悍宋军,别说海外的疆域,藩属国守不住。
恐怕卧薪尝胆的金人,也会不甘寂寞。
集英殿上学子出乱国之策,宗泽非常生气,他更加生气的是李纲和赵桓居然无动于衷,甚至想借用学子文章,敲打李敬。
当着赵桓辞官,不仅表明他反对赵桓的做法,还包含了剩下风烛残年不会效忠赵桓的态度。
不为君王效力,总要想想自家的事情。
若是有可能,他愿意把孙儿,孙女一起托付给乔清澜。
在官场浮沉大半辈子,为大宋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到头来,还不如那满世界玩耍的李敬对国家民族贡献大。
李敬一句话,宗泽奉为真理。
科技,才是大宋的未来。
为什么改革学制,为什么把杂学放入科考,太学生入学考试,而且年年逐步加强权重比例。
赵桓可以说是眼睁睁看着李敬用科学来打败金国。
居然开起了改革的倒车。
妄图让大宋再次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回到积贫积弱,北方诸侯谁都能欺负的大宋,让我边境宋人,在别人打草谷的马蹄下呻吟,岂有此理。
想到这里,一脸笑意的宗泽,收敛了笑容,再次摇头。
“清澜,李敬不是去找你了吗怎么你们两个一前一后的回来”
朱琏在观海楼看见两人一前一后的回来,乔清澜还一脸焦急。
也跑来了乔清澜这个院子。
第三百六十七章 长此以往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