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郓王殿下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 郓王殿下第(2/2)页
但如果从当时西军的战斗力、齐朝与西夏的国力对比来看,随便换个军事才能优秀的名将到童道辅的这个位置上,可能已经把西夏打灭国了。

    这一路上,樊存也在留意着西军的战力。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整个齐朝装备最精良、战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一直到韩甫岳将军的时候,西军虽然已经遭受过几次灭顶之灾,精锐大减,但也仍旧是最能打的兵源。

    尤其是跟樊存在第一阶段遇到的平定军相比,不论是士兵素质、士气还是装备水平,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大军继续行进,一直来到湟川。

    童道辅看着周围的风貌,看着大西北独有的山川美景,不由得意气风发,非常骄傲地说起了之前他出征西北时的一件事情。

    那时候,他担任监军,大军恰好进发到湟川。

    大军在此杀牲祭旗,准备开战。

    然而此时,却突然得到了齐惠宗的手诏,让他们退兵。

    此情此景,跟后世的空投手令这种操作也差不多了。

    至于为什么要退兵,原因很简单,皇宫失火,齐惠宗认为是不祥之兆,所以要退兵。

    当时童道辅显然也觉得很无语,他直接将诏书塞进了靴子里。军中诸将问他上面到底写了什么童道辅面不改色地回答道:陛下希望我们早日成功。

    结果,此次出征大胜而归。

    在庆功宴上,童道辅才拿出那份诏书传示军中的将领。

    将领们不由得大惊,这可是抗命不遵,如果真打输了,岂不是要杀头的大罪

    童道辅说,此时士气正盛,如果真的按照圣旨暂时不打,那对士气将会是多大的打击到时候再次出兵,可就不见得能取得这样的战果了。

    所以,他宁可战败自己背负罪责,也要隐瞒圣旨,强行出兵。

    而这也让童道辅在西北树立起巨大的威望,成为他之后以军功封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童道辅得意洋洋地向樊存炫耀一番,那意思很明显。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这一方面是在炫耀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举,展现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让这位郓王殿下不要瞎掺和;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连皇帝的话我都敢不听,郓王殿下你可千万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能指挥我啊。

    樊存看了看童道辅,心中呵呵。

    童道辅的这个事情,确实是值得一吹。毕竟,这就是他整个军旅生涯中,最亮的高光时刻了。

    其实仔细分析,童道辅的这个所谓的高光时刻,很高光吗

    也不见得。

    一方面,当时能打赢,是整个西军和诸位西军将领共同努力的结果。童道辅当时只是一名监军,话语权是有的,但要说这全赖他的指挥之功那是扯淡。

    以西军的战斗力,本来就该打赢。

    另一方面,童道辅之所以敢把皇帝的诏书塞进靴子里,其实也是因为摸透了齐惠宗的脾气。

    齐惠宗虽然脑子不清醒,但整体上还是一位比较宽仁的皇帝。当时,童道辅判断出齐惠宗万事都还要依赖他,即便自己不遵旨,也不见得就会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所以才敢搞出这种冒险的操作,为自己博取名声。

    如果是一个凡是遇到有人抗旨就一定要杀他全家的暴君,童道辅还敢不敢这么干

    多半是不敢的。

    童道辅这个人最大的标签就是“欺软怕硬”,从对西夏、金人的不同态度就能看出来。

    打西夏的时候,他仗着齐朝国力比西夏强和西军的强大战力,各种浪,胡搞瞎搞,甚至打了败仗还报捷报;可到了打金人的时候,在太原城都还没见到金人的影子,他就已经开溜了。

    所以,此时的童道辅再怎么吹牛逼,樊存也都只是无视。

    童道辅很憋屈,此时面对这位郓王殿下,他是真一点脾气都没有,只好将气全都撒在军事上面了。

    “刘法将军,本官命你即刻出兵统安城,以此为根基攻取朔方决不可延误军情,否则,军法从事”童道辅看向眼前的一名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将领。

    统安城,是此时齐军占领的一处重镇,也是继续进兵的跳板。

    刘法眉头一皱,微微摇头说道:“末将以为不可。

    “西夏军虽经我军重创,但元气未伤,贸然出兵,恐胜算不大。

    “统安城孤悬境外,周边情况不明,还需更多情报。

    “末将若是贸然孤军深入,万一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童道辅脸色一寒:“刘法将军你也是当世名将,长期征战边塞,更是对西北战事了解颇多,此时大功就在眼前,为何却畏敌如虎

    “你在京师时,亲自在陛下那里接受命令,还言之凿凿地说此战一定能胜。怎么大战当头,却又畏敌如虎,说胜算不大就不怕被陛下追究欺君之罪吗”

    这番话带着戏谑,甚至羞辱的意思。

    刘法将军脸色一黑,显然被童道辅的这番话逼得有些无话可说。

    但毕竟事关身家性命,他还是想再挣扎一番:“军情瞬息万变,岂可一概而论末将并没有说不能出兵,只是此时贸然出兵,胜算确实不高。”

    两人暂时争执不下。

    樊存在一旁看着,瞬间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剧情节点了。

    一个说能打,一个说不能打,那么,必然有一个人是错的。

    如果此时他对历史上的这段内容了解很透彻,那么自然能知道正确答案。

    但他并不知道。

    不过这也没关系,因为他还有场外求助的机会。

    樊存看向视野右上方的那张卡牌,考虑一番之后,强忍着肉疼,直接召唤了盛太祖

    盛太祖,是当前所有历史的英灵人物中,消耗能量最多的一位。

    不论是召唤,还是问询,又或者是让他直接附身托管,都比其他历史人物的英灵消耗能量更多。

    其实樊存也考虑过其他的选项,比如邓元敬将军。

    邓将军深知兵事,单论打仗的话,甚至比盛太祖犹有过之。

    但樊存也考虑到了自己扮演的毕竟不是一名单纯的武将,而是一名亲王,之后保不齐还会有除了战争之外的其他内容。

    到时候,邓将军遇上了文治或者政治斗争之类的领域,虽然也能给出一些建议,但肯定就远不如盛太祖更加专业了。

    所以,樊存最终还是决定让盛太祖一手包办。

    片刻之后,盛太祖的虚影出现在樊存的视野中。

    “陛下,我该支持谁”樊存问道。

    盛太祖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当然知道童道辅和刘法这两个人,也知道此事最终的结果。

    他冷然道:“统安城孤悬境外,周边情况晦暗不明,正是西夏军的诱饵。刘法被童道辅逼迫进兵,他素知西夏军善于包抄伏击,只能快速进兵想尽快进城、据城而守,但最终还是遭到埋伏,力战而死。

    “战后,童道辅鼓吹成统安城大捷,将功劳全都揽于自身。而将刘法说成是轻敌冒进、抱头鼠窜、逃跑中慌不择路、贪生怕死。

    “刘法乃是当时名将,以身殉国本是重于泰山,却在童道辅的扭曲之下,变成了轻于鸿毛,承担了败军丧师之罪。”

    樊存点了点头:“懂了。

    “我就知道,凡事跟这个童道辅对着干准没错。”

    樊存瞬间觉得召唤盛太祖还是挺值的,这不直接就获得了标准答案了吗

    但是转念又一想,不对啊,就算不召唤盛太祖,自己查一下史料不是也能知道吗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获得了一个十分确切的答案。

    此时童道辅和刘法二人仍旧在争执,但刘法明显已经落于下风。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童道辅的一再逼迫之下,他其实也只有领兵出战这一条路。

    但就在刘法已经陷入绝境的时候,一个声音却突然响起。

    “且慢

    “刘将军,不可进兵统安城。”

    众将错愕的回头,发现斩钉截铁般说出这句话的人,竟然是大家一直都觉得只是来前线观摩战阵镀金、不会参与任何军情决策的三皇子,郓王殿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