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 齐王版隆中对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 齐王版隆中对第(2/2)页
“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也不难解决。

    “高君雅和王威两人,诱杀之即可。但若是明目张胆地杀,恐怕给我们留下乱臣贼子的坏名声。

    “故而,我们完全可以散播谣言,说此二人勾结突厥人要来进犯。等突厥进犯时,我们再以讨论战事为由将他们诱杀,到时再起兵打退突厥,晋阳百姓必然纷纷支持,而我们起兵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后,我们再对突厥称臣,许以珍宝财货,许诺南下之后攻城略地将继续给突厥人分润好处。由此一来,无须担心突厥南下袭扰,反而能利用突厥的力量。

    “当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起兵之初我们暂借突厥人的力量,但等我们攻取长安、羽翼丰满之后,便要与突厥人划清界限。”

    秦王越听,双眼越是明亮。

    李鸿运说的本就是此时最完美的策略,再加上他的“巧舌如黄”天赋,这番话十分有说服力。

    “攻取长安”秦王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关键点。

    李鸿运点头:“没错,关于此事,我还有后续的一系列谋划。只是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即可去见父亲,向他陈说利害。”

    秦王当即站起身来:“走”

    此时,梁高祖也已经见到了太子和他的五儿子。

    但他的脸上却并无喜色,反而写满了焦虑。

    “你怎可听你那幼弟的话,贸然前来”

    梁高祖面色不悦,对太子一番斥责。

    显然,太子等人大张旗鼓地离开河东、前往晋阳,给外界传递了非常不好的消息。许多人对于他要谋反的消息,已经越发笃定。

    而且此事的影响几乎完全无法挽回。

    即便是让他们立刻返回河东,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就在这时,李鸿运和秦王到了。

    梁高祖正在气头上,但也没有过多斥责李鸿运。

    因为此时的李鸿运毕竟只有十四五岁,是幼弟。他可以给建议,但听不听,终究还是看大哥。

    所以,梁高祖显然认为离开河东跑到晋阳的主要责任不在齐王,而在太子。

    在这个关键节点,秦王发话了。

    他复述了李鸿运对他说的那番话,并继续力劝梁高祖起兵。

    梁高祖本来不可能听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儿子说这么多大事,但这番话由秦王说出来,效果就好太多了。

    而在听到诱杀高君雅和王威、安抚突厥等计策的时候,梁高祖的眼神亮了起来。

    因为

    这个办法对他而言简直是正中下怀,完全符合他的想法

    李鸿运不由得暗自窃喜,能不符合吗这在历史上就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啊

    只不过此时的梁高祖觉得起兵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还没有特别深入地思考过这些问题。

    所以在听到李鸿运的谋划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惊奇,第二反应是恍然。

    完全想到一块去了

    “你刚才说,攻取长安”梁高祖看向李鸿运,也问出了这个问题。

    显然,此时对于这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四儿子,梁高祖也终于重视起来,肯听一听了。

    李鸿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没错,攻取长安。

    “此时皇帝正在江都行宫,长安守军十分空虚。

    “而长安的位置又十分紧要。我们以河东、晋阳为大本营,南下攻取长安,进而将势力辐射到整个关中。

    “关中之地,有四塞之险,有沃野千里,进可威震巴蜀、东出洛阳,退可自保无虞。

    “到时,父亲你与兄长坐镇长安,稳固后方,我与二哥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天下可定”

    秦王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开疆拓土”

    李鸿运继续说道:“先下西河、霍邑,平宋老生;再由河东入关中,开仓放粮、赈济贫困,同时扫荡胡贼,民众必然竭诚欢迎,豪杰必定纷纷投效。

    “大势已成,便可攻取长安,以此为都城建立基业。

    “而后,父亲当先北后南,先西后东,剪除诸侯。”

    梁高祖疑惑:“先北后南、先西后东”

    李鸿运点头:“没错,此时西北有薛举,北方有刘武周。这两人想要争雄天下,就都必须要越过我们。

    “因此,他们必然会主动来攻。

    “尤其是刘武周,等我们占据了长安,他必然窥伺晋阳。若是我们贸然东出洛阳,腹背受敌,局势危矣。

    “故而要先北后南,先西后东。等灭掉薛举、刘武周,便可东出洛阳,讨伐王世充。再之后,便是平定河北与江南,一统天下”

    听到这里,梁高祖微微皱眉:“那李密呢”

    此时的局势,天下最大的反贼其实是李密,而王世充此时名义上还是前朝的臣子。

    更何况此时王世充正被李密暴打,屡战屡败。

    因此梁高祖才有些奇怪,为什么这番谋划中有王世充却没有李密。

    李鸿运微微一笑:“李密此人,虽然贼寇势众,但内部矛盾重重,终将败亡,不足为虑也。”

    这番话说的,神棍风十足。

    梁高祖听得陷入沉默,秦王两眼放光,而太子则是有些迷茫。

    但李鸿运确信,自己这番话已经在这些人心中种下了种子。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