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5 何谓离经叛道  大明疯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5 何谓离经叛道第(1/2)页
这鼓励经商的好处徐光启等人是理解了,只要他们理解了就差不多了,因为以后帮助他治国的是这些亲信,而不是阉党和东林。

    接下来就是科举考题的问题了。

    这科举考题到底怎么出呢

    说实话,四书五经里面还真找不出鼓励经商的句子来,要四书五经里有这样的话,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就不会一直重农轻商了。

    泰昌想了想,干脆直接问道:“你们既然已经明白了鼓励经商的好处,这个就不说了,你们就说说,怎么把这科举考题出得符合朕的要求。”

    徐光启思索了一阵,突然问道:“皇上,您可曾看过四书章句集注”

    朕又不考科举,读那玩意干嘛

    要知道,光是四书五经就是二十多本,学出点名堂来都不容易,四书章句集注比四书五经还多,谁有空去学啊

    泰昌虽然没学过,却是知道四书章句集注对读书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四书章句集注乃是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或者说标准答题套路。

    也就是说,你哪怕对四书五经理解的不够透彻,看到个题目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按四书章句集注上的来,稍微发挥一下,改成好像自己写的,考个秀才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如果照搬四书章句集注上的话,考举人和进士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秀才只是个最初级的功名,没什么用,举人和进士就不一样了,那都可以当官了,靠死记硬背那肯定是考不上的。

    这个时候就要看个人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了,或者说对于主政者出题目的的理解。

    不过,这个理解也不能乱理解,还是必须按四书章句集注的标准模式来理解,就算你能写出深层次的东西来,天马行空,一顿乱写也是不行的。

    总之,四书章句集注自元朝开始就被统治者所重视,到了明清,那更是各种学堂、书院的标准教程,读书人如果想考功名,那是必学的。

    泰昌无需考功名,所以没怎么学,他颇为尴尬道:“怎么,四书章句集注上有鼓励经商又或者鼓励人钻研奇y技巧的话”

    这个,自然是没有的。

    徐光启忍不住叹息道:“皇上,请恕微臣冒犯了,说实话,您的想法有点离经叛道啊,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四书章句集注都不可能有这种离经叛道的话的”

    何谓离经叛道

    泰昌想了想,随即直言道:“子先,你们要搞清楚,朕的责任是带领大明王朝走向太平盛世,你们的责任是为国为民出力,帮朕管理好这个国家。至于什么经什么道,我们又不是掉书袋子里的腐儒,管那些干嘛你们可别被什么离经叛道给束缚了,那些腐儒说别人离经叛道的时候内心里想的其实维护自己的权力,什么离经叛道,他们就是想借这个争权夺利”

    呃,好吧。

    皇上说的对,咱得想办法支持

    徐光启想了想,随即果断道:“皇上,四书章句集注上也没这些东西,不过,微臣曾钻研过历代的考题,从而发现个窍门,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窍门来出题。”

    什么窍门

    你倒是说啊

    泰昌忍不住催促道:“子先,你怎么也卖起关子来了,到底什么窍门,你快说啊”

    唉,那些腐儒如果知道是我出的馊主意,非骂死我不可

    徐光启再次暗叹一声,随即咬牙道:“微臣发现,自本朝开科取士以来,不但要求考生按四书章句集注的标准来答题,这考题里面也慢慢带些四书章句集注的味道了。”

    四书章句集注的味道

    什么味道

    朕没读过四书章句集注啊

    泰昌不由尴尬道:“你举个例子。”

    徐光启稍微想了想,随即举例道:“比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话出自春秋左传,以前出题也就这么一句话,不会加什么其他的注解。如果以此为题,那解题主要就在一个备字。如果按四书章句集注的


135 何谓离经叛道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