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一块翻了百倍价值的晶石  仙韵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一块翻了百倍价值的晶石第(2/2)页
由于容宝城恰好位于灵界东西部的中心处,因此,在这里布置一座传送阵接力是非常必要的。

    上一座传送阵还是设在农架神域附近,而从农架神域到容宝城,几乎又有四千万里的遥远距离,符合小星设计的传送阵网络的布置要求。

    这个阵法不能设在城内,以免在使用的时候被发现,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小星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地点。

    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地方,就在西城之外一处高地。

    小星把地点所在处播放出来,李运看得颇为满意,于是,他把最后一炉丹药装起来后,就直接出了西城门

    西城门是阻挡西方来敌最重要的一道闸口,防护阵法的级别极高,达到了九级大阵的水平。

    而且,由于白泽族拥有阵法高手作阵灵,所以基本上能发挥出大阵七到八成的水平,这也使得这座阵法的防护力极强,多次有效地阻挡住强敌的袭击,立下大功

    李运特意在此作了一番较为详细地观察,发现此阵还是颇有特色,主要是依仗着容宝城所处的地形地势而修建,而最大的阵眼应该就是光明顶所在的高山,以那样一座高山作为主阵眼,难怪其防护力之强足以抵挡住那些西方强敌。

    以自然之物作为阵眼是许多阵法师经常采用的办法,比如一条山脉,一个大湖,一片森林,一个冰盖,一座火山,一个星体

    这样的做法可以利用自然之力,还可以节约不少灵晶灵石,而力量也极大,有时候比人工打造的要强得多

    这是利用自然之力的好处,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虽然这样做利用了大自然的力量,节约了能量,但要知道,大自然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的,不是上面在变化,就是下面的变化,或者是周围的环境气候在发生变化,总之,大自然唯一不变的一点就是它永远在变化

    变化了的自然条件当然就会影响到阵法的运转,比如先前麟族的那些大阵法,正是由于星体运转的变化,导致了星力发生异变,而阵法中的阵灵却无法及时去调整阵法运行来适应星力的转变,最后导致自己反而被星力击中而昏迷,差点陨落。

    那些阵法也因此陷入困境,被其中囚禁的大妖大魔所利用而逃逸

    可见,这些利用了大自然力量作为阵眼的阵法,如果不能做到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李运和小星察看了这座大阵之后,发现它的维护还不错,特别是它的阵眼虽然也利用了大自然的条件,但由于是光明顶所在高山,这里的变化是极小的,无数年来一直保持着相似的环境、地脉和气候,使得这座阵法也一直维持着较好的运转状态。

    只要光明顶那座高山还在,这座阵法基本上就能一直维系下去。

    李运不禁对白泽族选择此处来造城造阵表示赞赏,这里的确是风水宝地,对于一名阵法师来说,择址是第一首要之务,如果选在了一个好的地点,那么打造起城池和阵法就可以事半功倍,相反,如果选在了一个错误的地点,那怕他改造得再好,最后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失误而前功尽弃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