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千万孤独“柳宗元”……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千万孤独“柳宗元”……第(1/2)页
“兄弟们,看了吗,看了吗”

    “看了啥”

    “唐诗何止三百首啊。”

    “啊,这是什么节目”

    “我靠,这都不知道,我读给你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诗何止三百首,原本在陈凡加盟之下,他就未播先火。

    而播出之后,更是让唐诗何止三百首如日中天。

    在节目当中,陈凡与话剧演员一起演译时作出来的诗句,当真是瞬间传遍到了大街小巷。

    “哈哈哈,跟我一起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当然。

    还有,还有他们最为喜欢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说。

    这一期的唐诗何止三百首,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句都是金句。

    每一句,都不比收录进了唐诗三百首里面的诗句差,甚至,还要超过。

    当然。

    还有更多人喜欢,更多人觉得无比爽快,更多人觉得极为贴地气的刘禹锡的两首桃花诗。

    前度刘郎今又来可谓是说出了无数人内心中的声音。

    不过。

    就在大家议论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有一些网友却是说道:“哈哈哈,事实上,刘禹锡可不仅仅只有这一些诗。”

    “哦,难道还有吗”

    “当然还有。”

    “你怎么知道还有”

    “这个嘛秘密。”

    “切,忽悠人的吧。”

    “嘿,可以和你们小小的透露一下。当时唐诗何止三百首结束之后,不少观众都围着陈凡老师。陈凡老师没有办法,又拿出了三首刘禹锡的诗。”

    “我草,陈凡老师还留了一手啊。”

    “那可不。”

    “那这三首诗怎么样”

    “嘿嘿,求我啊”

    “我顶你个肺。”

    众人有些吐血。

    这性格怎么遗传到了陈凡老师

    不过,这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只是一会儿,众人便说道:“大哥,求求您,给我们看几眼不。”

    一翻做几个姿态,那些问到陈凡要了几首诗的粉丝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心情高兴,便将刘禹锡的另一首诗作拿出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作,正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乌衣巷。

    当时刘禹锡前往金陵,当时的乌衣巷曾经是这里最为繁华的地方。

    并且,这里也住着王姓与谢姓的名门望族。

    可这一次刘禹锡前去,却是发现残败荒凉。

    于是这就有了最后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的豪让望族已经不在,当年的燕子已经飞往了寻常百姓人家去了。

    “我草,尼玛,这首诗这么经典,陈凡老师竟然在节目的时候没有讲。”

    “顶他个肺,还留了一手,我要掐死他。”

    “还有,还有呢”

    众人又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别急啊。”

    那些已经拿到了三首诗句的粉丝感觉良好。

    看着不少人激动的样子,他们内心也是无比之爽快。

    他们突然有一种体会到了陈凡老师莫明欢喜的那种感觉。

    对。

    就是那种超凡的感觉。

    他们微微一笑,再次将一首刘禹锡的诗发了出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叫做竹枝词。

    竹枝词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当地流传的一首民歌。

    刘禹锡很喜欢这一首民歌,然后就以这一首民歌的名字为题,写了一首同名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好像很有哲理一样。”

    “不只有哲理,我怎么感觉好像这首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什么含义”

    “我感觉这个晴,是不是通情”

    “我尼玛”

    不说还好。

    这一说“晴”与“情”字,无数粉丝又是一片沸腾。

    原本这一首诗的境界就很高。

    此时晴通情字,瞬间就将这一首诗再一次拔高。

    “东边日出西边雨,这代表的西边无晴,无晴就是无情。但后面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哈哈哈,哈哈哈,有趣,有趣,太有趣了。”

    这让大家一下子想起了男欢女爱之间所说的俏皮话。

    “还有,还有呢。”

    “对对对,不是三首吗”

    “还有一首呢”

    虽然这会儿不是在看节目,但这会儿大家早已经被刘禹锡给俘虏了。

    “还有一首就是晚年时期刘禹锡所作的,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作这一首诗的时候,刘禹锡已经六十多岁了。

    从这一首诗人,人们可以看到,刘禹锡已经显示出了老相。

    正如这一首诗里所写。

    人谁不顾虑到自己老去呢,可是老了又有谁可怜

    身体越来越瘦,衣带都要越来越收紧,因为不收紧一会恐怕会掉下去。

    年老了连头发也稀少了,如果不注意,帽子带着带着都会掉下去。

    虽然我以前有很多书,但我现在都将他放了起来。不是我不喜欢读书,而是我想要爱惜我的眼睛。

    没得办法,因为身体各方面的疾病,我也不得不天天针炙几下

    只是。

    你以为刘禹锡叹息的是自己老了吗

    哈哈哈。

    也许柳宗元会,白居易会,韩愈也会。

    但,刘


第173章:千万孤独“柳宗元”……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