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杜甫,千古……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杜甫,千古……第(2/2)页
史之乱结束之后,此前多方照顾杜甫的严武去世。杜甫又开始了飘泊,还好夔州都督与杜甫是旧识,他让杜甫帮官家看管一百倾的公田。这时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一些,然后杜甫也买了一些田,并买了一个四十亩的果园,还请了一些工人帮他做事。这个时候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许多,所以创作热情也高了许多。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杜甫先后创出了四百多首诗作。”

    “只是可惜,虽然杜甫这时生活稍稍比原来好了,可是,杜甫的年龄已经50多岁。而且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过得并不怎么样,所以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他55岁的时候,某日他登高望远,创作了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

    意思也很简单。

    前面四句写的是登高望远看到的风景。

    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是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看到却有不同的感受。

    原本这个风景其实还挺不错。

    可是在年老的杜甫眼里,就显得有一些孤寂,萧索。

    后四句,写的是杜甫自己。

    万里形容的是这一生。

    这一生怎么样呢

    从东走到西,从北走到南,不断的飘泊不定,不断的作客人家。

    这里的作客可不是像我们现代人作客别人家一样。

    古时的作客,那完全是投奔别人,还得看别人眼色。

    更为悲剧的是,杜甫不是一两次作客,而是经常作客经常投奔别人。

    这还不只。

    除了生活作客的窘迫之余,现在的身体也不怎么样了,经常生病。

    而且,人也老了,白发也长了起来。

    更为郁闷的是。

    因为生病,年老,连酒都不能喝了。

    那怎么办呢

    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写一首诗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慨。

    “唉,杜甫这一生,当真是过得太惨了。”

    “嗯,好不容易生活过得好一些了,又身体不行了。”

    “也就只有最后的爱好,写写诗感慨感慨。”

    不少观众又是叹了一口气。

    当然。

    这首诗可不是这么简单。

    杜甫这一首登高,历来被无数文人评为七言律诗之最。

    这个之最,那就是登高这首诗可谓是无一不对仗,无一不工整。

    不过。

    因为节目的原因,陈凡也没有时间去分析这首诗。

    但他相信。

    就算是陈凡不去分析,这个节目之后,无数看客他们也能发现这首诗的不同凡响。

    “768年,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的五年,杜甫再也忍不住思乡之情,准备回乡探亲。途中杜甫经过不少地方,还去了岳阳楼。只是半路当中碰到了臧玠作乱,杜甫只能改变行程。当来到一个叫做耒阳的地方时,河水突然暴涨,一下子将杜甫给困住了,5天没有吃东西。好在当地的县令听到杜甫被困的消息,然后就派人送来了酒与肉。5天没有吃肉的杜甫终于获救,但没过多久,杜甫在一条小船上突然去世,享年59岁。”

    关于杜甫的死因,有好几个说法。

    有的说是被赐死。

    也有的说是病死。

    也有说是掉到水里死了。

    还有的说食物中毒而死。

    另外还有一个说是消化不良死了。

    对于此。

    陈凡更倾向于消化不良说。

    因为各个版本当中,都有提到杜甫5天没有吃东西。

    然后当地的县令得知,就送来了大鱼大肉。

    试想一下。

    别说是老年人了。

    就是年轻人。

    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下子吃大鱼大肉,身体绝对受不了。

    “唉,一代诗圣就此陨落。”

    “是啊。搞得我现在即喜欢大唐,又有一些痛恨大唐。”

    “为什么”

    “喜欢的是大唐诞生了一位诗圣,痛恨的是,大唐却并没有珍惜诗圣。”

    “别说了,说得我都想哭。”

    关于杜甫这一期节目差不多也要结束。

    回想杜甫这一生。

    人们即佩服杜甫写出史诗般的诗作。

    但又哀其人生过得实在是痛苦。

    这种心理陈凡也是感同深受。

    不过陈凡在最后补充了一句:“诗圣杜甫的离世对于当时的大唐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因为他本身在当时就不是很知名,但是,待他死去之后,他写下的那些诗作,却焕发了别样的风采。后期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几乎在杜甫之后所有的诗人,都受到了杜甫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看,杜甫,千古长存”

    唐诗何止三百首到此结束。

    无数的观众站了起来。

    他们嘴里念出了一致的声音:

    “杜甫,千古。”

    “杜甫,千古。”

    “杜甫,千古。”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