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飞将军,李广……第(2/2)页
会受到朝廷的封赏。”
这一说,众人明白了。
这是一个站队的问题。
当时的李广站错了队。
接着,陈凡继续说道:“后来李广被调任上谷太守,基本上天天与匈奴打交道。而李广这个人呢,虽然是大将,但他却与士兵同吃同住。甚至,他对于自己比之对于士兵都更为严格。比如行军的时候看到水源,他都让士兵喝完水后,他才会接着喝水。当吃饭的时候,他都让士兵吃完饭后,他才会吃饭。因为李广非常体恤士兵,所以士兵们都很喜欢跟着李广。”
“不只士兵们喜欢李广,因为李广带兵打仗非常厉害,所以很多时候当匈奴人都很怕他。在汉武帝即位之后,因为李广名气很大,汉武帝很信任李广,并派他镇守右北平太守,匈奴知道是李广镇守这里,称呼李广为飞将军,很多时候都躲着李广。几年时间里,匈奴不敢进犯。”
“只是虽然如此,李广与匈奴打了非常多的仗,功劳也有很多,也杀了不少匈奴人。但让李广非常伤心的是,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被封侯。反而,那一些比他年纪小了很多的,个个都封侯拜相。这也是王勃所说的,李广难封。甚至,到他死,李广都没有被封侯。”
这也是李广最为悲剧的事了。
他因为这事还问过一系列的人,但都给不出什么结果。
哪怕就是现在,当陈凡说到李广时,众人也情不自禁问道:“凡哥,为什么李广未被封侯。他立的功劳这么大,名气又这么广,按理应该会被封侯啊。”
“其实汉文帝就说过,李广为什么不被封侯,就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众人有一些不明白。
陈凡再一次解释说道:“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他们对于匈奴的策略,基本上是以防御为主。所以,李广抵御匈奴,更多的是打防御战。尽管这种防御做得很不错,但在军功这一块上,那就算不了什么了。他有一些像守门员,当足球射过来的时候,你守住了,那是你应该的。你要是守不住,那得骂死你。”
“但后来,汉武帝时期,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掌握到了西域一系列的情报。这让汉武帝明白了西域那边的情况,随之而后,汉武帝也就调整了原来的策略。他们从原来的防御,转变成为了进攻。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当一直擅长打防守战的李广让他主动出击打匈奴时,李广便接连吃了败仗。”
这一说。
众人有一些明白了。
至此。
也正因为汉武帝调整了对于匈奴的策略。
从原来的防御变为了主动进攻,随之而后的李广迎来了一系列的败仗。
在龙城之战当中,汉武帝亲自步署,分派四路攻击匈奴。
结果这四各当中,只有一路顺利。
另外三路当中,一路无功而返,剩下的两路,也就是李广与公孙敖都大败而归。
最惨的就是李广,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甚至他自己都被抓了。
最后还是他机灵,在被押解的途中,李广逃了出来。
但也因此,李广被废为庶人。
后来。
因为匈奴不断的进犯,汉武帝又起用了李广。
原本李广与张骞一同带兵进攻匈奴,可后来张骞竟然迟到,至使李广又差一些全军完蛋。
最为悲剧的,要数漠北之战。
说到这一战,陈凡即是欣慰,也有一些感慨。
欣慰的这一战让某一位将军封神,悲剧的是,这一战,李广迷路了。
整理了一个思路,陈凡说道:“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但虽然同意出兵,可汉武帝对于李广非常熟悉。他觉得李广打防守战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打这种主动出击战,基本上没戏。
而且汉武帝比较迷信,他认为李广自小的时候就跟着文帝,后来又跟着景帝,最后还跟着自己,是三朝元老,这样的三朝元老都没有被封侯。他觉得李广运气有一些差,命运也不好,并不想让他当主力。随即他还交待卫青,希望卫青不要让李广主动出击。”
“事实上,卫青一直都是按着汉武帝的要求,并没有让李广担当主力,而是让李广绕东路迂回。李广就对卫青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与匈奴对阵的一次机会,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
这时有粉丝问道:“李广这是想借机此会斩杀匈奴,立军功封侯”
“是的。”
陈凡点头:“这个时候李广已经年纪很大了,他知道,如果不把握这一次机会,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但卫青还是没有答应。”
“这”
一众粉丝这时不知道怎么说。
对于陈凡说到的李广,他们是有好感的。
毕竟。
此前一众诗里面,不少诗人对于李广的评价非常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样的高度评价,也让大家认为李广是一位非常有才的将军。
他们实在是很希望李广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
他们也知道。
李广这会儿老了。
并且带兵打仗哪里能够这么乱来。
李广是想立功,是想封侯,但他的实力在主动进攻这一块真的有一些弱。
对此。
陈凡也不想进行太多的评价,他只陈述当时的事实:“一气之下,李广也就没有向卫青告辞,提前带着部队直接启程了。结果卫青与匈奴单于交战,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就要活捉匈奴单于,但因为人手不够,最后单于竟然逃跑了。而李广去哪里了呢,原来,带着大部队先走的李广,在进入漠北之后,竟然迷路了。等卫青收兵之后回来,这才碰到还在后面的李广”
有的时候现实就是这样。
你以为这是最后一个机会,想要好好把握。
结果。
最后一个机会虽然是机机会,但仍没有把握住。
“看到迷路的李广之后,卫青送给李广干粮和酒,顺便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卫青要给汉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卫青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现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卫青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拔刀自刎了”
闭上眼睛。
陈凡能够看到那一个无比落寞的画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