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打卡博物馆,获得鉴定术……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打卡博物馆,获得鉴定术……第(1/2)页
“台长,台长,不好了,我们的收视数据出bug了。”

    “啊”

    “怎么回事”

    “您看,现在收视都破了7个点。”

    “我的天”

    收视数据自然没有出现bug。

    不只没有出现bug,而且还创出了东方卫视的一个记录。

    尽管7個点的收视比起那些逆天的收视不算什么。

    但要知道。

    这可是一期没有什么彩排,没有什么预算,也不需要怎么制作的只是看起来像是一个历史类的知识讲坛节目。

    一般这样的节目,他是很难吸引大家兴趣的。

    就算是再知名的历史专家,教授。

    此前做这样的节目,能破1个点的收视,也算逆天了。

    可是。

    现在7个点,这简直震得东方电视台台长都有一些不敢相信。

    而在他确认了好几次之后,台长这才相信这是真的。

    “兄弟们,兄弟们,东方卫视收视创记录了。”

    “哦,什么电视剧创记录了”

    “不是电视剧,而是一个旅游直播,或者说是历史讲坛一类的节目。”

    “哦,这样的节目收视破了多少,1个点”

    “看不起人是不,7个点。”

    “7个点,我靠,你别吓我。”

    “吓你做什么。”

    “不可能啊,这样的节目怎么可能创出7个点的收视”

    “怎么不可能,也不看看东方卫视请了谁。人家东方卫视可是砸了一笔巨资,将陈凡老师给请了过来。而且,这次陈凡老师讲大汉王朝讲的他喵的经典了。”

    “呃,我对历史不太感兴趣,对汉朝也不太了解。”

    “没事,你只要记得这一句话。”

    “什么话”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是的。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实在是杀伤力太大太大了。

    这样的一句话出来,不只瞬间刺激了无比的收视率。

    与之同时,这样的一句话,也让无数国人的历史感得到了全方位的爆发。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我们大汉。”

    “没想到大汉竟然这么强,恨不能生在汉朝。”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是汉人。”

    “我觉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应该改一下。”

    “改一下,改成什么”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陈汤在汉朝时候说的话。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在汉朝。虽然我们再说这样的话也可以,但多少有一些不合适。如果要我说的话,我会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是的。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不只是对于陈汤这句话的稍稍改动,更代表着国人的凝集力与血性。

    同样。

    这也代表着国家的底气与实力。

    “兄弟们,强烈推荐陈凡老师在东方电视台主持的大汉雄风。”

    “我也强烈推荐,不需要你喜不喜欢历史,看了陈凡老师的节目,我相信你必然终身受益。”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才是我们汉人的血性,这才是我们泱泱中华。”

    虽然是一期历史讲坛一类的节目。

    但是。

    在陈凡这几期节目当中,却是一次又一次吸引着无数的众人。

    开始是汉武帝出征匈奴,接着是卫青龙城之战,随后又有霍去病封狼眉胥

    直到现在。

    哪怕名不经传的陈汤,亦能够杀死北匈奴单于,并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

    这无不是体现着民族,家国的情怀。

    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所以,中华才能屹立历几千年风雨,几经沉浮,但仍能崛起。

    “陈凡老师,昨天您那一期讲到陈汤所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讲得实在是太有激情了。”

    “朱台长,客气了。原本大汉就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朝代,我就是将他讲出来罢了。”

    “陈凡老师,您就别谦虚了。对了,我们有个提议,不知道您”

    “什么提议”

    “是这样,陈凡老师,您的节目在我们东方电视台播出之后,不只接连打破了莪们的收视记录。与之同时,也在业内,甚至是整个国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我们也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再次”

    “朱台长,您是认为之前我的节目太过于单调”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陈凡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

    “没事,其实我也认为确实有些单调。”

    陈凡倒是看得很开,说道:“朱台长,说吧,你有什么建议”

    “呃”

    看陈凡似乎并没有在意,朱台长这才小心奕奕的说道:“我们的想法是这样,大汉的历史实在是太辉煌太灿烂了。单独只是讲虽然也很精彩,但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大汉的辉煌。最近我们与西安博物馆联系了一下,西安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大汉时期的文物。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一边讲历史的时候,一边通过这一些文物,还原大汉时期的风彩。”

    说完,怕陈凡拒绝,朱台长再次小声的问道:“您觉得怎么样”

    “这个啊,看起来不错。”

    陈凡点了点头:“有大汉文物的话,确实会更为鲜明一些,也能让大家更为了解大汉。”

    “那太好了,陈凡老师,过几天我们就前往西安。”

    “陈凡老师,您可好久没有回西安了。”

    “肖馆长,好久不见啊。”

    “咦,陈凡老师,您是西安人”

    “哈哈哈,朱台长,陈凡老师可是我们西安荣誉市民啊。”

    不需要介绍。

    当东方电视台朱台长与陈凡一行人等来到西安时,陈凡便很是亲切的与肖馆长聊了起来。

    至于陈凡怎么与肖馆长认只。

    这主要是此前在西安挖上官婉儿墓的时候,与肖馆长见过几次。

    “陈凡老师,太不够意思了,之前陕省电视台想和您与我们博物馆做一期节目,您竟然没答应。”

    “肖馆,当时不是没时间嘛。”

    “现在怎么又答应东方电视台了”

    “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摊了摊手,陈凡表示,这真不是自己的问题啊。

    这自然是让肖馆长无比的吐血:“陈凡老师,没想到您是这样的人。”

    这自然是开玩笑。

    大家都是老熟人,说话也没有这么生份。

    “走,陈凡老师,我带您参观参观。”

    “走。”

    西安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汉朝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为了这一次节目。

    西安博物馆还特别搬出了此前没有展览过的一些文物。

    对于此,朱台长也是叹为观止,说道:“肖馆,陈凡老师真是太有面子了,我记得好像这几排的一些文物,你们就从来没有展览过啊。”

    “那可不,陈凡老师都是我们西安自己家人,对于家人,我们当然会拿出最好的东西。”

    “肖馆,你的意思是说,我是外人啦”

    朱台长装着生气的样子说道。

    陈凡则一边回道:“肖馆,你这样说,我怕不得要在西安长住才对。”

    “求之不得。”

    一边说,肖馆一边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汉朝文物面前:“这是西汉龙凤玉环”

    正当肖馆长说时。

    这时。

    系统却是叮的一声,向陈凡发出了提示:“打卡西安博物馆,获得鉴定术。”

    “鉴定术”

    陈凡一愣。

    随后。

    当再看眼前的这一对龙凤玉环时,上面却显示了这一对玉环的信息。

    年代:西汉

    尺寸:直径106厘米,孔径52厘米,厚05厘米

    出土地:未知。

    收藏地:现藏于西安博物馆

    玉色:青玉,有浅褐色斑,透青亮有光泽

    特征:璧形,双面透雕,制成内外两环,里环一游龙居环心,前后足及尾延伸出外环,外环有一凤立于游龙伸出的前爪上,回眸与游龙对视,凤首的高冠及凤尾的长羽上下延伸成卷云纹,将


第264章:打卡博物馆,获得鉴定术……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