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9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第(2/2)页
次日。

    在参观完北大之后,孙军带着陈凡来到了北大东礼堂。

    “我们有请陈凡老师。”

    一句有请。

    整个东礼堂掌声雷鸣。

    “各位同学好,第一次来北大,有一些紧张。有哪位同学能跟我说一下,怎么样装做经常来北大的样子。这样,讲完课我也好像我的朋友吹吹牛。北大嘛,也就这样,我天天在那里上课,也没有什么。”

    这般开场白让众人一片大笑,气氛也变得更为清松了许多。

    “这节课讲的还是清朝,在上课之前,我觉得可能不少同学会有一系列的问题。那这样,同学们可以举手,我们先回答这一些问题。”。

    陈凡的话一结束,一众学子便已举手。

    其中一位学子问道:“陈凡老师,我想知道,清廷对于一众列强的欺负,他们就没有太多反击的能力吗”

    对于此,陈凡说道:“之前说过这个问题,清廷也没有这么昏庸无能。对于一系列国家的入侵,他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只是,生产力水平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当别人已经开始拿着洋枪大炮的时候,你还只是拿着大刀。而当你装配上洋枪的时候,人家已经有了巨大的远洋舰。当你有炮的时候,人家的巨炮威力隔着几千米都可以打到你。”

    这一说,众人也是明白了。

    为什么清朝军队输得那么彻底。

    随即。

    又有学子问道:“陈凡老师,难道清朝仍然还是与之前一样的闭关锁国,不跟进世界”

    “这也是接下来我要讲的。”

    陈凡点了点头:“几场战争的失败,这也让清廷真正的意识到了自己武器装备以及各方面的生产力与世界脱轨。在总结前几次战争的教训之后,清廷开展了一向施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简单来说,那就是学习他国的长技,最后用来制横这一些国家。”

    “应该来说,这样的一个策略是正确的,也是比较正面的。为此,清廷一众大臣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清廷重臣曾国番创建了安庆机械所,这是清廷创建的第一个兵工厂。紧接之后的则是李红章,他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主要是生产枪炮和炸药。左棕堂创办了船政局,生产轮船。张之动在汉阳创办了枪炮厂。”

    “此外,清廷洋务派还创办了不少民用工业,如织布局,采铁厂,铁路局等等。这为提升清廷实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只如此,在两次雅片战争当中失利,洋务派还着手建立了海军。分别创建北洋,南洋,福健三支海军。与之相配套的,洋务派还创办了一系列的新式学校,并派出了不少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这一个阶段也让清朝出现了一段中兴的时间。

    “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个清朝没这么昏庸。”

    “嗯,还是稍稍有救的。”

    虽说清朝只是少数民族创立的朝代。

    但再怎么少数代表,他代表的也是中华。

    做为中国人。

    哪个愿意看到清朝遭受到如此欺负。

    好在看起来清廷也没这么昏庸,终于开始学习先进技术了。

    只是。

    就在一众学子,以及不少观看直播的粉丝松了一口气时,陈凡却是说道:“只是可惜,虽说清廷洋务派确实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但是,在整个国家体制,以及一众朝廷官员互相防备,再加上整个技术实力仍然无法跟上他国。清廷在19年纪末期,先后又几次连败于一众列强之下,并签订了几项不平等条约。”

    这样的故事一出。

    众人一愣。

    他们正想说,不是已经改变了吗

    不是已经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了吗

    不是举全国之力开始增强实力了吗

    怎么还会败

    但话到嘴里,他们却是苦笑一声。

    他们却是知道。

    不是你想改变了,你就能够对于现实进行改变。

    不是你学习西方技术了,你的技术就能超过他们。

    此前一直落后,就算是后面奋勇追上,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追上他们的脚步。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面问题到底现至于哪里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时间上不够。其他一些国家早就发展起来了,清朝这才刚刚发展,所以你绝对打不赢。也有人说,并不是这样。虽然清朝起步晚,但清朝底子厚,而且也有不少钱。洋务派还是花了不少钱,买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战舰。可是为什么,一但战争来了,还是打不赢随后,在这样的争论当中,有人开始想到制度的问题。”

    “有一些有识之士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不是清朝起步晚,也不是其他,而是整个国家制度出现了问题。其他一众列强先后都已经走向了君主立宪制,而当时的清朝还是传统的封建制度。两种制度之下,落后的封建制度自然比不上君主立宪制于是后面不管你如何改革,如何花钱,都是没多少作用。”

    “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时的有为之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得到了当时光绪帝的支持,发起了变法。变法的内容为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与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事实上这样的变法,其实就是想走君主立宪。但是,这样的变法侵犯到了守旧派的势力。这样的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变法就宣告失败。当时支持变法的光绪帝直接被囚禁,参与变法的康有为以及梁启超等人则逃到了他国。但仍有几位没有外逃,代表人物之一的潭嗣同就此被抓。”

    在这里。

    陈凡重点讲了一下潭嗣同:

    “潭嗣同出身于官宦世家,所以他接受了比较良好的教育。但是,当时的朝廷已经腐朽无能。潭嗣同眼见国家一次又一次被列强欺负,随后他刻苦学习,一心想找到一条救国之路。为此,他也学习了一系列的新思想。而在光绪帝执政期间,他与康有为等人一起变法。”

    “但可惜,变法很快就已失败,潭嗣同也被捕。而在潭嗣同被捕入狱之后,他的妻子向潭嗣同哭诉。是我对不起你,结婚十五年,我们却还没有一子半女。如果有机会,我想为你生儿育女。听到妻子的哭诉,潭嗣同悲从心来。流泪说道,既然这样,我宁愿我们没有孩子。在这样的一个黑暗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就算是生下来,也只不过是这世间多添了一个奴隶罢了。”

    几天之后。

    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一首诗: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止:说的是逃亡之时看到人家就去投宿。

    “张俭”是汉朝一位官员,因为他弹劾了宦官,被迫逃亡。

    但因为张俭名气很大,所以他在在逃亡当中有很多人都不畏牵连,愿意伸出手帮他。

    “忍死须臾待杜根”这里面的忍死,则是装死的意思。

    杜根也是人名,说的也是一位汉朝官员,因为上书汉朝太后还政,太后想要杀掉杜根。但行邢的人很仰慕杜根,于是就伪装了杜根的死。最后,杜根得已逃脱。

    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潭嗣同在狱中希望那些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能够逃脱清廷的追杀。并且,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完成他们未成的事业。

    最后一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那就是。

    就算是死,我也横刀而笑。

    因为不管是逃离的,还是留下来的,都是肝胆相照,光明磊落的人,如昆仑山一样雄伟气魄。

    带着这一首诗。

    潭嗣同于当年在宣武门外菜市邢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