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3 六元及第  带着农场下凡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3 六元及第第(2/2)页
“哈哈,贤弟这就不懂了吧。”

    于同甫有些得意的说道,“即便贤弟没能夺下一甲,但二贾进士都得在京观政三年,才有机会外放。

    要是贤弟真夺了状元,你这辈子大概都没机会出京外放了。

    必然得走翰林院、詹士府、六部侍郎、内阁这条路,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准备当我外甥和亲儿子的师傅。”

    石仲魁一愣,随后笑着摇摇头往宫门走。

    殿试因为有皇帝盯着,审卷的速度很快,甚至有些心急的皇帝一直不走,基本上当晚就能大致决定好排名。

    而且因为只有2百份卷子,眷抄官官抄的很快。

    十几个由内阁成员、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翰林们组成的审卷官批改的也很快。

    当晚亥时前,就定下了前十名,送到皇帝的御案前。

    到了此时,状元基本上就从这十份卷子里选,但皇帝也有权看其他的卷子。

    甚至有过把200份、300份卷子全看完的皇帝。

    等皇帝看完,想了想后没急着定下前三名,而是让人把眷抄的卷子上的糊名纸撕掉,然后找来这十份卷子的原卷。

    看到放在最上面,代表着头名的卷子上,就是石仲魁的名字后,皇帝脸色大喜。

    既然是大臣们自己选的,那就是名正言顺。

    这事传到外界后,也是众望所归了。

    道理很简单,但凡不是和石仲魁有仇、有怨的大臣,基本上都希望能出一个六元及第。

    而且到了殿试,那真是皇帝想点谁为状元,那谁就是。

    你再反对也没用。

    定好了前三名,剩下的就等明日的传胪仪式,当场公布一甲名次了。

    石仲魁回到家之后,立马吩咐锦毛鼠去和夏守忠约定的小院子看看。

    到了晚上,小老鼠回来报信,说看到一个小太监进了院子,在书房里唱了半个时辰的戏。

    而那小太监走了,锦毛鼠又跟着他一路,看着他进了一座普通的院子,也没发现有人跟踪,这才跑回来。

    听完锦毛鼠的叙述,石仲魁皱眉想了片刻就叹息一声。

    一个妃子得宠,家人骄纵而被问罪的戏曲,让他立马明白,皇帝要封元春为妃。

    第二这事必然不是皇帝自己愿意的。

    第三夏守忠这是在提醒自己,别和贾家走的太近。

    不对,或许是在告诉自己,劝解贾家即便站队,也别太积极。

    否则最后免不了和典故一样,落个全家流放的结局。

    夏守忠也不担心他听不懂,细数身边的人和亲朋,也就贾家的大姑娘,多年之前就进了宫当女史。

    石仲魁对此也就叹息了几下,就不管了。

    毕竟这不是自己能干预和决定的事,而且解决的办法之前就已经想过了。

    但没经历过官场残酷的他,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朝堂之上、权利之争,哪有什么父子可言。

    而且皇帝需要一个六元祥瑞,太上皇就更需要。

    隔天石仲魁等人再次在金銮殿前的广场上集合。

    因为是会试第一,当然站在左边一排的第一位。

    等到宣布了状元人选后,这人会出列,站在四排士子最前方,跪在汉白玉台阶前谢恩。

    随后榜眼和探花也有资格出列,分左右站在状元身后谢恩。

    至于其他人除了羡慕就只能叹息了。

    反倒是探花郎并不一定就比二甲前几名的学问更高。

    但比起二甲前几名,甚至前十几名,必然是长得最帅的。

    所以很多时候,探花反而是最吃香的。

    至于榜眼,上没状元地位高,下没探花长的帅气和受闺阁少女欢迎,显得最没存在感。

    石仲魁会想到这些,只能说他此刻还是很紧张的。

    而且不紧张那才怪了。

    而站在他后面的士子,但凡能看到他身影的此时的目光全放在他身上。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有机会连中六元,千古第一。

    真实历史上,六元及第者,一个是明太祖时的黄观,而且当时他才28岁。

    五年后就坐到了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

    不过因为反朱棣,结局不怎么好。

    最后自己投江自尽,朱棣还是没放过他的九族。

    否则他要是投了朱棣,进内阁是完全没问题的。

    也不对,内阁制虽然是朱棣搞出来的,但那时候也就是个秘书机构而已。

    第二个是鞭子朝的钱棨,不过这位大佬不是连中六元。

    不仅多次参加童试,乡试时更是六进考场,六次落榜。

    可这两位大佬,因为老朱家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输了,直接被改变的命运,根本没在大周和前陈朝廷中出现。

    也就是说,一旦石仲魁夺了状元,他就是这个世界里,唯一一个,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六元及第者。

    所以在场的士子、官员和太监、侍卫们,才会时不时的把目光放在他身上。

    甚至有些迷信的太监、侍卫,心里都有股跪在他脚边,亲他的鞋子来沾沾文气的念头。

    结果也毫无意外。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