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7入宫  带着农场下凡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7入宫第(2/2)页
其他的人,一旦外放,那真是十年都不一定见得了一面。

    琼林宴之后,除了一甲三人直接去翰林院报道,直接做官外。

    二甲、三甲都得留在礼部或者翰林院备考,而这一次大考,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进士们今后升官的天花板。

    重要性,丝毫不比会试、殿试差。

    所以新科进士们未来三个月,也没心思和功夫互相串门、增进感情。

    石仲魁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谢恩表,没等来皇帝的回应。

    心思不由全放在了京畿的稻田上。

    此时已经是四月初十,京畿一些人家正在准备着播种了,再不行动起来,铁定有御史会参自己一本。

    好在自己去年就让大兴土地公,勘探全大兴的稻田,倒是不用担心这项最耗费人力、物力的工作。

    却没想到皇帝接了自己的谢恩表后,隔天夏守忠就亲自上门,宣自己进宫。

    石仲魁毫不犹豫就是一张百两的银票递给夏守忠。

    这太监偷偷一看,心里就一乐,笑呵呵道,“状元公,陛下宣你进宫,是遇到了些麻烦。”

    皇帝找石仲魁的原因很简单,太上皇加恩于贾家,拉拢了勋贵之后,又出招了。

    之前皇帝算计前安乐郡王时,用皇后的名义,下了一道宫里嫔妃家的老太君、夫人们,年节前可以进宫见一件嫔妃们的旨意。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收了嫔妃们和嫔妃娘家的心。

    而宫里要是铁板一块,对太上皇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既然皇帝可以加恩于嫔妃,太上皇干脆明确了每月二、六日时,嫔妃、太妃家的女眷都可以入宫。

    皇帝说的是年节可以来一次,但太上皇这旨意一下,等于每月有6日可以进宫。

    虽然没人真会每月都来六次,但万一有个事,也不用一等就等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

    嫔妃们和她们的家人肯定更感激太上皇。

    皇帝找来石仲魁的意思很明显,这就是一次试探。

    当然,皇帝肯定不会直白的找石仲魁问解决这事的办法。

    但他是六元及第,又是翰林院修撰,由他起草圣旨,完全没问题。

    石仲魁听完就明白,皇帝心里是不愿意下这道旨意的。

    自古就有外戚干政的例子在。

    而且女人争风吃醋起来,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狠辣程度比男人还要阴狠三分。

    加上进宫的人多了,难免会人多口杂,把宫里的秘密传出去。

    又会有安全上的隐患,甚至直接给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勾连宫内的机会。

    石仲魁想了几秒说道,“陛下,这份旨意是否还能商议、商议”

    “爱卿可觉得何处不妥当”

    石仲魁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后,皇帝的表情果然更加阴沉起来。

    “朕打算再加恩,准许家中有别院的嫔妃们,可以归家省亲,爱卿觉得如何”

    石仲魁瞬间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不能违抗太上皇的旨意,皇帝干脆让人选边站队了。

    聪明点的嫔妃听到这旨意,肯定会安分起来。

    而嫔妃家有别院的肯定不少,但这些别院因为规格的限制,盖的时候绝不能超标。

    所以嫔妃归家省亲,别院就得改改。

    这要是改建或者新建的家族,不是蠢就是别有用心,肯定会被皇帝归为必须防范的目标。

    “陛下,这世上逼不得已或者被富贵迷了心智的蠢人还是挺多的。”

    皇帝听到这话,顿时被他逗乐了,同时也明白了石仲魁的态度。

    而石仲魁也是唯一在他面前,说话如此直白的人。

    但有时候说话就得直接点。

    绕来绕去反而发生误会。

    “那爱卿的意思是”

    “既然改变不了,不如加恩于各位娘娘家中的夫人、老夫人”,石仲魁笑眯眯解释道,“这诰命服本来就重。

    要是再赏赐些金银佩饰,臣觉得应该没几个老太太,愿意三天两头背着几十斤的金银出门。”

    “混账”,皇帝嘴上是骂他,但语气却一听就知道他的心情不错。

    随后又皱眉道,“就如爱卿所说,利令智昏者着实不少。爱卿的办法,只能提醒聪明人。”

    石仲魁摇摇头,皇帝这话确实没错。

    权势带来的诱惑,确实不是一般人挡得住,看的明白的。

    叹息一声道道,“若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和忠君爱国,眼光看长远点的道理都不懂,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让她们去盖别院好了。”

    皇帝一听就明白。

    后宫妃嫔若是被家中裹挟要盖省亲别院,肯定只在乎家族而不在乎皇帝这个丈夫。

    而忠君爱国,看长远点的话,重点在忠君。

    皇帝才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不忠皇帝而忠于太上皇,未来就等着被清算吧。

    见皇帝露出满意的笑容,石仲魁试探着继续说道,“臣在各种古籍中都见过,巨木、奇石的耗费都不小。”

    ps:各位外站看书的大佬们,写书不易,求个订阅,谢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