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辽东猛虎第(2/2)页
“怎么了留只哥,你这样子就像失了魂一样。”
留只哥又看了一遍,然后让马旁的侍卫递给堂叔德明。
德明本不以为意,但是在看过之后也是被上面的消息惊呆了。
“失烈门居然这么废物那可是六万大军啊”
谋里改诧异道:“你们再说什么”
等他看过以后,也被消息惊到了。
毕竟那是六万大军,拿不下小小的白亭城就算了,还能发生炸营这种事情,被两万晋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失烈门真是太废物了,他的勇猛都用在床上的女人身上了吗两路夹击河西,居然打成这个鬼样子,把我们苍狼血脉的脸面都丢尽了”
德明直接破口大骂,作为毗沙门的支持者,他并不希望失烈门的西路军能够取得什么像样的战绩,但同样不想看到这种参败。
这对整个金帐汗国在北镜的统治都会造成影响。
毕竟王族直属的豹师一共只有十六个,算上虎师和狼卫不过二十余万人,但这是术律家族统治的根基。
直接没了三个豹师,可以说接下来金帐汗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维护内部的稳定了。
而毗沙门在得道消息之后,并没有任何的喜悦之色,也没有悲悯,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退兵。”
第二日,河对岸的燕军大营,得知对方退兵之后的燕王吴仁光亲自出营探看。
年近五十的吴仁光身材仍旧如苍松一般高大挺拔,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
面相威严,留有一把美续,额上的两道狮子眉格外浓密,眼神入刀,注视着正在拔营的金帐大军一声不吭。
“王爷,金帐大军退了,我们要不要趁此机会准备过河追击”
身旁的副将高德碣提议道。
吴仁光摇了摇头,他还没收到河西大捷的消息,所以对于敌军撤退,却是以为对方的诱敌深入之计。
“严令各营,不得妄动。”
燕王吴仁光是如今大晋国中,唯一的一个异姓王。
手握十几万雄兵,更有诸多藩部听命。
说起燕藩,就不得不提当年叱咤辽东的渤海国。
渤海国在大晋立国改朝换代之际建立,对大晋一直是降而复叛,对金帐汗国也是如此。
太宗皇帝曾经亲征渤海,可惜劳而无功,对此一直心有不甘,后郁郁而终。
临终前留有一道遗旨,“复辽东故土灭渤海国者,可王之。”
后来宣宗年间,大晋发动对渤海的灭国之战,在其他几路大军被渤海大军挡住在幽燕之际,大将吴守恭率军走卢龙道奇袭,一战攻破渤海国王城大宁府。
拿到了灭国之战的首功,宣宗皇帝也信守太宗的诺言,封吴守恭为燕王,世镇辽东。
后来吴守恭故去,燕王之位也就世袭罔替,传给了长子吴仁光。
吴家父子在辽东两代人,三十年时间也把辽东经营的如铁通一般,已经有了尾大不掉之势。
而这三十年间,大晋朝廷经历了宣宗,仁宗,武宗到如今的道君皇帝,虽然仍旧维持这盛世的外表,但盛世光景之下,很多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危机的到来。
身旁的一个僧人模样打扮的谋士姚秉宽道:“王爷,我看这不像是诱敌,应该是出了什么变故。”
姚秉宽法号子聪,河北大族出身,原是天宁寺虚照禅师的弟子,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后来与吴仁光结识后投入其幕府,成为吴仁光的心腹谋士。
“变故难道是河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