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宫里宫外齐飞雪第(2/2)页
还是他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第一次知道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
跟年纪无关,跟身份无关。
可惜啊,是站在他对面的朋友。
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也是上京城最热闹的时间段了。
但今年的元宵却不比往年,因为无雪,朝廷上和宫里头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但对于上京百姓和店家来说,却还是要过节的。
从年前到冬至,上京府就开始打造如山状的彩棚,立下的大木桩正好对着宫城的宣德门,游人早就聚集在御街上了。
两侧的走廊上到处都是那些表演奇术异能和歌舞百戏的,一场接着一场,乐声、歌声、喧闹声,在十几里外都能听得到。
有各种杂耍,如蹴鞠、塔索、上杆、药法傀儡、吞铁剑
灯山上都点了彩灯,金光灿烂。整个御街,乃至月整个京城都仿佛忘了无雪的事情,沉浸在佳节的气氛中。
除了一处,皇宫。
皇帝说要斋戒祈雪,却没禁止民间游乐。
本就因为无雪流言四起,诺在不让民间点灯过节,怕是更要闹出些风言风语来。
不过宫里比起外面就冷清多了,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皇子公主,亦或是后宫妃嫔。
都老实的待在各自的住所,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宫游玩。
百姓们乐呵乐呵也就算了,你们还敢在君父斋戒期间出去潇洒
除夕的爆竹,元宵的灯火。雪没下,灯笼照例还是要点的。
这一天,外面从十四晚间开始就要通宵达旦的欢庆,宫女太监却要在十五这天的丑时末起床,寅时初点灯。
宫内各处殿宇的屋檐下一盏一盏的灯笼依次点亮,连成一片片红,跟外面的张灯结彩,五光十色的花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候如果从天空中俯瞰,就会清楚的看到宫内宫外泾渭分明。
宫内的红,整整齐齐,排列有序,十分的规矩。
外面的彩色,却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一个太监骑在另一个太监的脖子上在点又一盏灯笼,上面的太监大约是由于手冻得有些麻木,那火绒擦了几下仍没点燃,于是抱怨道:“你说这是什么鬼老天,又不下雪,还这么冷。看看宫外,这会多热闹。”
下面的太监急忙左右看了看,然后才呵斥道:“闭上你的嘴。别让人听见,我可告诉你,现在陛下斋戒呢,主子们都得规规矩矩的待在宫里不敢出头,你可别没事找罪受,这时节主子们心里都憋着火呢,要是运气不好撒到谁身上,不死也得扒成皮。”
点灯的太监终于擦燃了火绒,点亮了这盏灯笼,刚要把红纱罩套上去,突然,他的手僵住了,眼也僵住了,死死地盯住灯笼的纱罩。
随后他单手拿着纱罩,另一只手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的看了看,这才确定无疑。
红红的灯笼纱罩的左上方赫然粘着一片鹅毛般的雪花
一片。
一片。
又一片。
“雪”太监的嗓子本来就尖,他这一声又是扯着喊出来的,立刻便传遍了大内空荡荡的夜空。
无边的黑空,悄然无迹的雪花在与灯笼红光交汇时才显出了纷纷扬扬,一片片白又映着一点点红
“下雪了”几声惊喜的尖音在不同的几处几乎同时响起。
而此时外面恍如白昼的御街上,雪花仿佛又给这五颜六色的各色花灯添了几分色彩。
“下雪了,下雪了啊。”
“下雪了,快来看,下雪了。”
此刻,宫城内外,整个上京城都沸腾了,无论是升斗小民还是大商巨贾,宫女太监还是王孙公子,都在为这场雪喝彩。
斋戒了十四日,已经是最后一日的道君皇帝赵令渊让人打开精舍的大门,看着飞进来的雪花,走到跟前伸手粘起一片雪花,很快融化在指尖。
然后长出了一口气。
“好雪知时节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