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三章江南行二  一世骁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江南行二第(1/2)页
赵元檀作为太子,来到东京建邺,自然是要住进行宫的。

    这座行宫,其实就是南朝时候留下,太宗皇帝和宣宗皇帝巡游江南的时候都曾再此下榻。

    就连吴王自称要清君侧,也没敢光明正大的住进这座行宫之中。

    而太子作为储君,来到建邺,自然是可以住进行宫之中的偏殿。

    齐王命人临时修整了一下,也勉强没有丢了朝廷的威仪。

    赵元檀来东京,第一日大宴群臣,庆贺建邺光复,嘉奖有功之臣。

    随后第二日就在建邺城外检校诸军。

    齐王为江南行军总管亲自指挥检校部队,

    数万甲士,整齐列阵,枪槊如林,旗号遮天蔽日,士气连天。

    一时之间,建邺城中的世家与黎庶都出城观看,他们哪里见过这种场面纷纷赞叹朝廷军威之盛。

    赵成濠更是直言道,“若是阿耶看到朝廷军威如此强盛,必然不敢作乱”

    此举也极大的震慑了江南世族,这些世家大姓纷纷前往行宫之中求见太子殿下。

    而赵元檀也因此变得极为忙碌,接见了不少世家大姓的族长耆老。

    其中被称为“江南甲第”的谢家老家主,宰相谢佥的叔父谢闰也亲自前往行宫拜见太子。

    这位耆老在建邺城的威望很高,吴王为建邺留守的时候,也对之十分敬重。

    这样的人肯来拜见太子殿下,自然也代表着江南世家的一个态度。

    “老朽谢闰,拜见太子殿下。”已经头发花白,但仍旧精神矍铄的谢闰拄着手仗拱手道。

    赵元檀急忙道:“谢公不必多礼,老人家德高望重,如此是折煞孤了。”

    “太子殿下严重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圣人留下的规矩,何谈折煞”

    “谢公高义。”

    “不敢当殿下夸赞。这位想必就是武安侯傅郎君吧”

    太子殿下身侧,一位年轻武将头戴软翅幞头,身穿麒麟服,这是大晋仪制之中身为大将军以上的武将才有的赐服。

    看年岁,在加上一声雄浑气焰,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太子殿下心腹,名震天下的武安侯傅三郎。

    “傅津川,见过谢公。”

    傅津川拱手说道,脸上全无倨傲之色。

    “侯爷客气。”

    谢闰也拱拱手,随后又跟齐王殿下打了个招呼,而太子殿下又为他引见了几个身边的属官。

    提到林长沅的时候,谢闰立马就反应道:“莫非是说棋的神童”

    林长沅听到后,颇有些惊异,毕竟这事在上京流传甚广,但是谢闰数十年常居江南也知道这事,这就有些意思了。

    仔细一想,倒也寻常。毕竟谢家有一个宰相在京城,又是江南冠族,消息灵通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一个七旬老翁,对这种小事还知道如此清楚,也足够引人深思。

    谢闰入宫之后,这期间与太子和众人说话,也都是说些江南江北的风俗,以及二十多年前在上京为官时候的旧事。

    不时还回忆起上京的街边的吃食,各处的景色。

    足足待了一个时辰,才以劳累为由,婉拒了太子的宴请,在孙子谢安持陪同下告退。

    太子殿下为了彰显尊崇,又遣齐王和武安侯相送出宫门。

    齐王是亲王,傅津川是亲信重臣。这面子已经给的很大了。

    “对了,我记得上京有一种李子很好,又甜又脆,一直能从秋天卖到开春”

    “谢公说的是嘉庆子吧,这种李子就只有嘉庆坊的李子树才能结的出来,换了地方都不如嘉庆坊的地方好了,这李子是店家用法子存起来,所以州桥夜市上一直都有卖的”

    “想来那李子树是异种,去了别处,也是水土不服”

    “我觉得是那李子树占了嘉庆坊的宝地吧”

    “老朽记得端明坊有家涮肉不错,老朽虽然不喜欢吃羊肉,但那家的羊肉吃起来却没有膻腥之气”

    “谢公说的是南记老店,他们的羊肉都是都要前一天晚上宰杀好,放放血气,所以吃着就不觉得膻腥”

    “侯爷来了上京,不知道吃过烤鸭没有”

    “光是听说了,还没来得及去,正想着这几日去尝尝鲜,过几日我就要回江北了,不吃可就来不及了。”

    “李记,侯爷去这家吃,老朽现在年岁大了,荤腥沾的少,以前可是顿顿少不了他们家的鸭子,用果木吊炉烤出来的,侯爷若是清楚位置,就让安持带你去”

    “谢公这么一说,我是一定要去尝尝看的”

    一老一少在出宫的路上随口说着闲话,赵元槊和谢安持总觉得这两人在言语之间进行了一场交锋。

    等送走了谢闰,赵元槊还特意问道,“你们俩这是说了些什么啊”

    “说什么”傅津川笑道:“你猜啊。”

    “”

    其实两人就是说了几句闲话。


第二百一十三章江南行二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