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甘松岭  一世骁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甘松岭第(1/2)页
刚下过一场小雨,让蜀中炎热的天气终于变得清爽一些。

    作为蜀中核心的益州,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河渠纵横,成都城外的锦江、清远江环抱全城,城内则有解玉溪、金水河及众多小水渠,又有摩诃池、江渎池等众多湖泊。

    城外则有浣花溪、百花潭、万岁池等,再加上人们开渠筑堰,使得城内河网纵横,是名副其实的“水城”。

    城内的人又酷爱游江,从百花潭至万里桥,游人士女,珠翠夹岸。

    令人惊奇的是,节度使傅津川在上任前半个月,每天就是带着几个堂弟还有妹夫周游城内的景观,也不处理任何的军务。

    城中百姓士人见到节度使如此清闲,原本因为青唐大军入寇,以及红莲作乱的所引起的波动却大为改观。

    人心大定。

    在清闲了半个多月后,雷勃率领归正军三万人六千人,以及一众扬幕僚属官都赶到了成都。

    入城之后,哪怕是见过扬州的繁华,成都还是这些人开了一番眼见。

    “难怪都说,扬一益二,真不愧是天府之国啊。”

    “是啊,锦绣繁华不让扬州,不愧是南京啊”

    一行人穿街过巷,来到节府门前还在感叹成都精修。

    许应龙道:“好了,诸位,先进去拜见节帅,这日后可有的是时间游城。”

    “是极是极”众人也都符合道。

    而雷勃、蒋武、庞云、阿术烈、仆固怀安等一干武将,并没有立即入城,而是先行安排大军扎营,等到一些都妥当之后,才在傅津川的传令之下,入城参拜。

    文武班底都到了之后,傅津川没有继续游玩赏景,开始安排节度府的属官处理各种事物。

    同时传令各州刺史、参军、司马等官员前来成都述职。

    长史刘仙客又征辟了一些当地的士子和读书人,充实节度府和傅津川的幕府,各项事物才算是正式的运转起来。

    很快,傅津川也召集了众人入蜀之后的,进行了第一次议事。

    武将之中,有咸阳郡王赵福柏,归正军使雷勃,捧日军使史万年,神策军使苏锻,以及受命返回的感化军使杨西烈,静难军使向拱,成都防御使吕绛。

    文官之中,是长史刘仙客领衔,幕僚张杲、许应龙、王闾丘、崔恕己、崔奉壹、郭昶、李法真等。

    “松州发来军报,西虏已经甘松岭前集结了大约十万众,领兵主将是国相论赞破,此刻应该已经开始进攻了。宁远军使严仲武率一都兵马驻守在甘松岭上,一都守大定城,其余三都兵马则驻守在岭后以为援引。都督同知严铤将军率天宝军驻守在松州州治交川,沿河布防。”

    “清溪关外,同样也有数万青唐大军集结,领兵的是中部万户青谊节鬼章。”不过这一路兵马可能估计清溪关易守难攻,并没有开始进攻。”

    “红莲贼帅张侠在六月间曾经率军攻打过梓州的盐亭,不克,又攻永泰,不克,感化军追击,不战,遁入山林之中。七月进犯乐至,破城,大掠之”

    “方虬和方蛟所部,七月间从遂州入阆州,破西水,攻阆中不克,破新井。”

    傅津川以及剑南节度府治下的一众僚属,当下要面对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是想解决内忧,还是先解决外患。

    在傅津川和刘仙客入蜀之前,两人曾经商议过,以严铤为节度副使,抵御青唐,而傅津川集中精力先搞定红莲。

    但傅津川在跟兄长在西京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想要平定红莲军没有三年两载,想都别想。

    这样一来,先前制定的计划就要推翻了。

    因为青唐人不可能给傅津川三年两载的时间,去平定红莲道。

    这样一来,傅津川就必须先行抵御青唐,不说直接击败,最少要留有充足的兵力去防备青唐人从松州或者清溪关打进蜀中。

    因此,傅津川当即在介绍过军报之后,开始分派调度。

    命长史刘仙客署节度事,以许应龙节度判官,王闾丘、崔恕己、崔奉壹等为主事,掌钱粮,军械、积功等职司。张杲、李法真为参军,随军行营。

    咸阳郡王赵福柏为中护军,节制感化军、静难军,驻防益州、剑州、绵州等蜀中核心产粮地。

    成都防御使吕绛仍旧负责成都防务。

    自率归正军、捧日军、神策军三军共六万步骑,赶往松州抵御青唐。

    松州,蜀中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历朝于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

    大晋在蜀中设三军,其中宁远军,就驻扎在松州。主要目的自然是防备青唐。

    八月初,数年没出过王城的青唐大军拓跋赤德,带着牙帐宫室军以及近卫赶到了松州。

    而在此之前,国相、诸军统制论赞破已经统领将近十万大军赶到松州,大军直驱松州的大定城与甘松岭之下。

    与城中的宁远军一部对峙。

    拓跋赤德年不过五十,身批白牦编制的大氅,内里穿着银甲,原本是个精壮汉子,这几年看着有些消瘦,不过那双眼睛却越发让人难以琢磨,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从巨大的车上走下来,看着跪在地上的青唐贵人们,拓跋赤德并没有立即叫他们起身,先是眺望了不远处的大定城,又望了望与大定成掎角之势的甘松岭。八壹

    然后才走上前去,将跪地地上的论赞破亲手扶起。

    “国相免礼,你们也都起来吧,跟国相说过很多次了,你就像是我长辈一样,不用在行礼了。”

    论赞破听后却连忙摇头:“大君言重了。老臣惶恐,规矩就是规矩,这也是我们青唐人都要守的规矩。不然大君的威严和尊贵如何体现呢”

    “还是国相看的长远”

    一边说这话,拓跋赤德带着一众青唐贵人进了早就搭好的大帐里。

    “这次我们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兵分两路,鬼章带着三万人去清溪关了,我们这边有十万人,这次我们不管要拿下松州,还有一路杀进西川,占领益州和成都,这次所缴获的金银钱粮,以及女子牲畜,都是你们的,我只要西川的山与水,石头和树木以及”

    一众青唐豪族首领和将领甚至还没听完后面的话,就都望眼欲穿,恨不得立马就开始攻城。

    野利和仁多两大豪族的族长相视一笑,他们都明白为什么大君会这么大方。他后面要说的,才是他最想要的。

    “以及,大晋武安侯傅津川。”

    这里面不少人都是参加过几年前的疏勒之战,自然知道大晋武安侯是什么样的角色。

    “谁要是能生擒他,或者拿下他的人头,封为世袭万户。”

    拓跋赤德也是在快到达松州之时,才得到消息,傅津川做了剑南节度使。一时间他的心情极为复杂。

    有兴奋,还有些畏惧,还有些庆幸,佛祖居然赐予他在沙场上报仇的机会。

    想起疏勒城下的那张败仗,六万大军活着回到西海高原的还不足万人。

    六指乡弥洪、悉末朗、悉末明等大将悉数死于晋军之手,他本人也呕血昏阙,险些丧命。

    那是他成为大君以后败的最惨的一战。

    也是因为那一战,让青唐损失极大,好几年才缓过来。如今亲率十万大军,正该是报仇雪恨之时

    而大军之中,也不止拓跋赤德一个人想想要报仇。

    “大君,请让我做先锋,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死在疏勒城下,我要用晋人的血,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说话之人名叫悉末达恭,年仅十八,身材极为高大,将近九尺,壮硕如熊。留着辫发,身穿一身皮袍,头戴着毡帽。


第二百四十四章甘松岭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