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拖字诀  一世骁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拖字诀第(1/2)页
在薛巨鳞和庞知古两个人达成共识之后,方虬也不在坚持。

    最后的决议是,兵分三路。方蛟和庞知古率四万军攻打陵州。薛巨鳞和方虬继续率军攻普州。

    张侠率军两万为偏师,羊攻梓州。

    方虹留守安堂,为大军“征集”粮草,以及“征召”新兵作为后援。

    却说赵福柏这里,刚率率军赶到普州境内,还未行至婆娑山,就得到了普州司马陈轼的军报。

    知道婆娑山以及乐至城都在,并且还重创红莲军,这才放下心来。

    而杨行方和几个族中兄弟跟着陈轼一起来到了乐至城外,迎接咸阳郡王的到来。

    城门前,一众文官身穿官袍,武将身穿甲胃,分列左右。

    杨行方身穿着陈轼之前送他的一领铠甲,就站在陈轼和高栝的身后,这个在战场上虎虎生威的中年汉子,在看到数里之外的七千感化军步骑之时,没来由的有些不紧张。

    “咸阳郡王是西京留守雍王的嫡长孙,英国公的女婿,武安侯的妹夫,虽然是弱冠之年,但却是在河西跟武安侯一起在打过不少仗的,所以一会可千万别看他年轻就觉得好湖弄,这位郡王也是尸山血海滚过来的,一会儿礼数周道些”

    高栝回头看了看杨行方,还特意提点了他一句。

    杨行方连忙点头。

    虽然眼下正值战乱之时,但大晋朝廷百年来,早就是根深蒂固,宗室郡王这等高高在上的人人物,杨行方这等乡间豪强平时哪里能见到

    何况对方还不是闲散宗室,而是整个剑南道,军职仅次于节度使傅津川,爵位仅次于蜀王。

    目前督领数万大军,总揽益州以及周边的防御和战事。

    谁敢小看

    而感化军作为关中精锐,自然军威雄壮,七千步骑行进有序,甲胃森然,长枪如林,不疾不徐的赶到了乐至城外。

    赵福柏身穿山文甲,头戴风翅兜鍪,骑一匹黄棕色的凉州骠骑,身后是全副的郡王仪仗。

    “哪个是杨行方”

    下马之后,赵福柏冲着众人一拱手,算是还礼,然后问道。

    杨行方看到那兜鍪下面的面孔年轻俊朗,饶是之前就有些心里准备,但此时还是有些诧异。

    “末将不。草民杨行方拜见郡王。”

    杨行方直接上前一步,直接就跪在地上了。

    赵福柏见状,愣了一下,然后把人扶起来,“不比如此多礼。杨义士立下如此大功,我已经上报节府,相比节帅见到之后,定然会给诸位义士请功,兵授予官职。”

    “多谢郡王。”

    “不必客气,这乐至一战,你与陈司马出奇兵,重创红莲乱军,解了这燃眉之急啊。”

    赵福柏这一番话,让杨行方是喜笑颜开,“多谢郡王,多谢郡王。”

    随后,赵福柏跟着刺史王悦等一起入了城。

    而杨行方这边也松了口气,这咸阳郡王虽然是年仅弱冠的年轻人,但举手投足之间自有威势,一身的杀气,比起他这个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的人还要浓烈些。

    难怪如此年轻就统领数万大军,有些东西可是做不得假的。

    这边高栝拍了他一下说道:“行了,杨兄,一起入城吧,郡王的脾气跟武安侯一样,到这来肯定就是要先商议军务的。我这里先恭喜你了,郡王向来没有虚言,立下这等大功,这军报到节帅哪里,一个校尉的武散官应该是跑不了”

    虽然在军中,校尉不过是一团主官,统兵两百人到三百之间,但武散官之中,从九品到正六品,都是校尉和副尉。

    杨行方心中喜悦,但嘴上仍然自谦道:“还得高兄你多多提点。”

    “好说,好说。”

    乐至县衙大堂,众人围着一张舆图,普州司马陈轼手指着地图为赵福柏以及感化军军使杨西烈,以及几位都虞侯讲解军情。

    “前几日我与杨行方率军夜袭红莲军大营,敌营防备松懈,其所造攻城梯,大批帐篷,以及辎重都被焚毁,随后退军数十里之外,正处在安岳和乐至之间,我派斥候探查过,根据其营垒数量,可以估算大致在三万至四万人之间”

    “此外,安岳城中尚有内线,两日前红莲出兵,一部往陵州去,一部往梓州去,还有一部往乐至方向赶来。”文網

    “还有上次夜袭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薛巨鳞不在军中”

    乐至和安岳不到百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根本瞒不住人,想要知道红莲军的内部的决议很难,但了解起大致的动向,还是能够做到的。

    而赵福柏听完了陈轼的话之后,并没有立即出声,而是看着地图思索起来。而感化军使杨西烈则继续问道。

    “陈将军,却不知这几部人马大概人数”

    陈轼听后只能摇了摇头,“只知道都是数万人的规模,其他的内应也打探不到。而且贼众目前并未放弃安岳,留守的也有万余人,应该是想要以普州为后方,攻略梓州和陵州、简州,以打通西去益州成都的通道。”

    “那各部领兵之人,可清楚”


第二百六十五章拖字诀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