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1章 再拖一网  逍遥渔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1章 再拖一网第(1/2)页
陈斌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随即舔了舔嘴唇,这北极娃鱼样貌极美,光是看着,就让他忍不住垂涎欲滴。

    很快,渔网就被捞了上来。

    满满一网的北极娃鱼,洒满一甲板。

    但这些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在甲板上活蹦乱跳。

    这里实在是太寒冷了,甚至连海面上都有不少浮冰。

    这些北极娃在水里的时候,确实可以游动。

    但一出水面,立即就被冻成了硬邦邦的一根根鱼棒。

    “得,都不需要再冷藏了。”李轩捡起一条已经僵硬的冻鱼。

    北极跟南极是不同的。

    南极是完全的无人区。

    除了科考人员跟冒险家,以及去南极捕捞磷虾的专业捕捞船队,南极没有任何的活人。

    北极的很多小岛上,都是有人的。

    当地人从海里捕捞起渔获后,烹调鱼货,都是用刀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在这里直接就省去了把鱼晒干的过程,甚至是有一些过于小的鱼,孩子们都会当成冰棒来吃。

    李轩看着这条硬邦邦的北极娃鱼,实在是不知道该要如何下口才是,这鱼硬得,几乎可以媲美一块砖头了。

    陈斌看了看那些冻鱼,也不急着要处理了,他走到李轩面前,看着李轩不停打量着手里那条冻鱼,忍不住开口道:“轩哥,这鱼都直接冻成这样了,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李轩又仔细看了看手中的冻鱼,然后才道:“先把这些渔获都送到冻仓里去,然后留几条下来,把鱼头煮一锅鱼头汤,鱼身的话直接切成鱼片,不需要烹调,直接就这么吃吧。”

    陈斌眨了眨眼睛,“吃生鱼啊”

    李轩点了点头,“入乡随俗,就这么吃吧。”

    陈斌刚点点头,随即就愣住了,他勐地回过头,“轩哥,你刚说啥”

    李轩知道陈斌为啥反应这么大,他笑着道:“你别看这里这么冷,这边其实是有不少原住民的。”

    人类是非常顽强的生命体,有着非常强的生存能力。

    在北极圈,生活着不少的雅库特人。

    很多人都对这个民族非常陌生。

    实际上,雅库特人是非常有名的。

    大部分的雅库特人过着半游牧的生活,冬季居住在覆土的圆木小屋里,这种屋子被我国人称为仙人柱。

    这种非常具有游牧特色的房子,主要采用圆锥形的桦树皮搭建成,可以抵御严寒。

    北极圈的气候非常恶劣,进入严寒最冷的时候甚至能达到零下六十度。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雅库特人至今保持着以牛、马、驯鹿养殖为基础的经济活动。

    因为条件限制,牲畜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留在栏内喂养,并没有真正的外放出去。

    除此之外,捕鱼则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所以,他们过冬的主要食物就是鱼肉和那些动物鲜肉。

    他们吃鱼的方式非常有意思,因为野外太冷无法起火,烹饪很不方便。

    于是他们直接把鱼丢在外面,先将鱼冻成了硬邦邦的冰棍,再拿回家中切成片。

    他们有部分讲究的人会将一片片鱼肉进行蒸煮,配着酱料和面包食用。

    但更多数人则是直接生吃。

    陈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点儿无法理解。

    他现在浑身都裹着厚厚的棉衣,看着就跟一个球一样,就这样,他都还是觉得自己手脚冰凉冰凉的,身上凉飕飕的,就这样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居住

    李轩却对此不在意。

    这算什么

    据李轩所知,雅库特人还不是这世界上最耐寒的人。

    这世界上真正最不怕冷的人是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北极圈附近,从亚洲东海岸一直到格陵兰岛都有他们的身影。

    李轩之前说入乡随俗,提到北极圈的原住民的时候,之所以没拿这群人来举例子,是因为在十六世纪时候,他们的居住区就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条件坎坷的地区。

    目前,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已经搬迁到了世界各地,很少有还住在北极圈附近的了。

    “赶紧的,带人把渔获整理完,然后上船舱里取暖去。”李轩催促陈斌道。

    陈斌这才点点头,“行,我这就去办。”

    这边


第731章 再拖一网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