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八百二十八章 皇帝亲征  神秘让我强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千八百二十八章 皇帝亲征第(2/2)页
坐船逆流而上。
    坐船一段时间之后,抵达中部要塞,再与北方下来的边军汇合。
    汇合之后,再向旱区,也就是西北之地进攻。
    其实正常情况下,他们最好是直接在西北之地会合,那样的话,最节省路程。
    但因为是中年皇帝出征的原因,所以边军首要任务是保护皇帝。
    因此只能一个大圈子。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造反之地,青云山实际上远离灾区。
    它就在京城之西南,一千多里地之外。
    而西北则是在京城西北,三四千里之外,两者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而四人就借助无线电,实现远程指挥。
    这等于是将20世纪的指挥作战方式,带到了古代。
    20世纪,一个中心,就能指挥几千公里外的部队作战,并且还能指挥得很灵便。
    而现在,四人也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他们利用的是神秘结社的方式,加上无线电的神器概念加成,才能让远处的队伍,有着足够的忠心。
    因此从一开始,皇帝就处于劣势了。
    他辛苦调集十二万大军,却没有发现真正的造反之地。
    这等于是白白出征。
    从一开始就失败了一半。
    而灾区的义军们,和青云山之间,都是通过无线电联系。
    至于物资兵器,则是通过秘密渠道运过去。
    粮草则是通过打大户来完成。
    中年皇帝带着亲军,坐船时能走一百里,而上岸之后,一日仍然能行进五十里。
    这个速度还是很快的,绝对是精兵才有的速度。
    古代的行军可是很麻烦的。
    道路首先就很差。
    再就是运输物资所需要的车辆和骡马也很多。
    想要合理组织起来,非常考验将领的掌控力。
    因此能将大军成功带到指定地方,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了。
    实际上迷路的将领很多很多。
    而皇上在长途行军一个多月后,终于带兵来到了西北之地。
    可以说,从这个距离上,就知道为什么大臣们要反对的。
    出征的时间太长了。
    当然开国之初,扫荡游牧时,出征时间动辄也在半年之上。
    比现在长多了。
    但队素质不能相提并论。
    现在的京营,战斗力早就下降得很严重。
    “皇上,目前反贼们,囤积在西阳府中,足足有十多万人。”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进攻到西阳府,将这些反贼统统斩杀!”中年皇帝直接说道。
    “是,皇上!”
    和大臣不同,武将们还是很兴奋的。
    一场大战下来,又有很多功劳,能封侯了。
    而这次面对的还是一群流民,根本不用担心。
    而在这时。
    义军们正在救助百姓。
    开仓放粮,修建水渠,恢复农事。
    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建造一些工场,来提供就业。
    然而皇帝的大军到了。
    这些事,都不得不停下。
    “百姓们,我们想好好活,可是皇帝老儿不想让我们活!”义军首领喊道:
    “我们该怎么办?”
    “反了T娘的!”
    “造反,造反,还是造反!”
    众百姓们狂喊着。
    他们早就在打大户的过程中,彻底突破了秩序的约束,一个个从原本老实巴交的农民,变成了凶狠的士卒。
    他们都知道,如果失败就是诛杀九族。
    既然如此,不如拼命!
    而皇帝首先派出一队羽林骑兵,四百人,去附近城边,探查消息。
    很快他们就抓到三个造反的百姓,带到中年皇帝面前。
    中年皇帝坐在龙辇上,开口问道:
    “你们为什么要造反?”
    “活不下去了,当然要造反。”
    “怎么就活不下去了,朝廷不是有赈灾吗?”
    “朝廷有赈灾?我们根本就看不到,他们只是拿几个大桶在那里,直接在那里煮着水。”一个百姓硬着脖子道。
    中年皇帝闻言顿时勃然大怒。
    “怎么回事?我不是说了吗?要免去钱粮,并且好好赈灾。”
    “你们都是怎么做的?”
    随行那些管员们一个个瑟瑟发抖,都不敢说话。
    “户部侍郎!”
    “给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中年户部管员趴在地上,他爬行着过来说道:
    “回禀皇上,户部实在是没有钱粮了。”
    “每年光给那些藩王就拿出了一半钱粮。”
    “给各地边镇又去掉1/4,还剩下1/4,还要发百官的俸禄。”
    “还要建造大殿。”
    “钱粮实在是凑不出来了。”
    “混蛋,粮食一定都是被你们贪了!”
    “咱一共才几个儿子,才封了几个王,怎么可能用去一半的粮食?”中年皇帝不相信道。
    管员们都不敢说话。
    他们心里在想,现在一字王,就有30多个。
    二字王有40多个。
    剩下的什么轻车,镇国中尉,又是一大堆。
    乱七八糟的加起来,可不得花费一半吗?
    当然他们知道,其实用不了这么多。
    但架不住,他们也需要拿一份。
    中年皇帝根本不听这些话。
    在他看来,自己照顾后世子孙是应当的。
    辛苦打下天下,天下百姓供养他的子孙,不是应该的吗?
    于是中年皇帝,对那三个百姓说道:
    “既然发现没有粮食赈灾,那你们为什么不告官?”
    三个百姓顿时闻言大笑道:
    “当年皇上也是靠造反夺得天下,皇上当时为什么不告官?”
    “拖出去,给朕摔死!”
    “这几个贱民,咱当年不是造反,是被贼人裹胁,本来乐生于前朝盛世。”中年皇帝顿时暴怒道,
    “完全是为了平息贼乱,才起兵夺取天下,平息祸乱!”
    随后,侍从上前,把这三个百姓摔死了。
    中年皇帝很愤怒。
    “这些刁民,一个个就是不好好干活,才会度不过大灾!”
    管员们不敢回答。
    他们却知道为什么。
    一来是皇帝下了严格的路引,百姓遇到灾难,一开始还有些粮食,能跑出去的。
    结果被路引限制在当地,跑不出去。
    等到不得不跑时,已经没有粮食了。
    这也是一大问题。
    但谁又敢说这事了?
    没人敢。
    这也是封建皇朝系统崩溃的根源之一。
    明明大家知道BUG所在,却为了讨好皇帝和上官,不得不隐瞒。
    不得不粉饰太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