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军制的改革  大唐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3章 军制的改革第(2/2)页
来了,剩下就是一些制度的补充内容了。

    在马周看来,改革之后的内阁就相当于重新恢复了宰相的位置。

    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是宰相了。

    最关键的是内阁如今是辅助天子治理天下的机构,虽然名义上不是六部的直接上级,但是对六部却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同样的,改革之后,撤销了三省,六部直接向帝王负责。

    这让六部尚书的权利也大大的增加了。

    既然如此,就要让六部尚书的权利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只有平衡,才能让这个体制持续的运营下去。

    “马尚书说的有一定道理,改革之后,六部尚书成为了非常关键的位置,可以直接影响各道、州、县对应的衙门,成为大唐文官之中最有实权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如果六部尚书成为了大学士,那么大学士的权利将会被放大,不利于皇权的稳固。”

    许敬宗虽然有点舍不得大学士的位置。

    但是他倒也看的很清楚,李承宗的信任才是关键,其他的都是浮云。

    “上海道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快,微臣觉得刘仁轨和上官仪可以先调回到内阁做事,将来进一步的晋升为大学士,也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褚遂良作为吏部尚书,直接开始考虑起官员的任命问题了。

    像是大学士这样子的位置,按理说肯定不是吏部尚书说了算。

    但是现在刚刚开始改革,很多事情还是要六部一起来搞。

    “六部尚书的位置先不同,你们几个继续做着。除此之外,内阁在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起到辅助朕治理天下的作用,试着运行两三年之后,再提高内阁的级别,让内阁成为大唐内政的管理者,代替朕去处理各地的奏折。”

    虽然李承宗知道改革后的体制肯定是这个时候最适合大唐的。

    但是他也是担心步子迈的太大了,为出事。

    再加上现在内阁大学士的人选如果真的不能用担任过六部尚书的人的话,那么选择就不是很多。

    刘仁轨他们虽然是人才,但是终究太年轻了。

    总不能因为他们是李承宗的弟子,就直接成为了大唐的宰相吧

    这么一来,先把内阁的级别适当的调低,以后再变强,反倒是一个不错的过渡主意。

    “陛下圣明,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稳重的方案。”

    褚遂良立马就感受到了李承宗说的这个方案的好处,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就这样,李承宗跟着一帮亲信大臣,慢慢的把最终的改革方案给定了下来。

    武德十七年的春节,一片祥和。

    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的在过春节。

    不过,元宵节刚刚过去,第二天,长安城就发生了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

    大唐报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大唐的官方喉舌了。

    今天的大唐报,明显比往常厚了一些。

    “苏我使臣,您快起床,出大事了。”

    倭国使臣府邸,近卫三郎拿着几份报纸,来到了苏我人见的房间门口。

    “出什么大事了”

    苏我人见在侍女的帮忙下,快速的穿好了衣服。

    “大唐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了。并且要求在武德十七年完成从中央到道、州、县各级的改革,原本道一级的机构,如今被进一步的增强了。”

    近卫三郎一边说,一边递给了苏我人见一叠报纸。

    “这算是我们之前就猜测到的,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长安城里头关于三省六部制度的改革,已经沸沸扬扬的议论了好几个月了。”

    看到近卫三郎居然只是跟自己讨论这个事情,苏我人见有点失望。

    这个事情虽然很大,很重要,但是没有那么紧急啊。

    “您继续看这份报纸,大唐不仅公布了三省六部制度的改革方案,还彻底的将军制进行了变化,这个变化甚至比三省六部制度的改革幅度都要大。

    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之前是了解的非常少,大唐的保密工作也是做的非常的好。”

    近卫三郎这么一说,苏我人见立马来精神了。

    军队的改革,这可是一个大事情啊。

    “大唐要进一步的加强海军的建设”

    很快的,苏我人见就发现了改革内容之中跟倭国密切相关的内容。

    作为一个海外的岛国,倭国对于大唐海军的发展是非常的关注的。

    不过,他们也只能干瞪眼,什么也做不了。

    毕竟,大唐的海船,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制作出来。

    大唐也不会允许倭国发展海军。

    “是的,将来大唐在海外的各个舰队对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做什么啊。”

    近卫三郎: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