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3.家家户户听广播  我在1982有个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33.家家户户听广播第(2/2)页
大胆赶紧掏出火机给王向红点烟,又给自己点上烟,美滋滋的抽了一口。

    随着外队社员来看电影,岛上更热闹了。

    外队的社员们得知现在天涯岛家家户户发了一台收音机这一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压根不信。

    现在收音机没有多贵,城里头不说家家户户有一台,反正这东西不是稀罕物件了,从79年、80年开始,收音机便飞入千家万户。

    但农村不多。

    买收音机要票

    农民渔民连粮票肉票都难以获取,何况收音机票这种紧俏物资

    所以外队的社员们相信天涯岛的王家现在有钱了,能买得起收音机一家一户发一台,可是他们不信王家有这么多的收音机票

    而生产队的社员们就在等着他们这么质疑。

    听到他们疑问后,社员们骄傲的说:“这不是买的,是我们队里的学生娃跟着他们老师自己做出来的”

    外队社员听到这话更不信,有的都要笑拉了:

    “你们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哇,收音机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你们这些学生娃能做出来啊”

    “我们队里又不是没有学生,虽然没有大学生可我们有高中生,高中生也做不出收音机来”

    “就是嘛,这得国家的工程师才能做,你们学生娃绝对做不来呃,至于发这么毒的誓吗真是你们学生娃做的我草,你们队里学生是怎么回事学习又好还会做收音机了不得了”

    消息逐渐得到确认,主要是有人认识祝真学,问了祝真学怎么回事。

    祝真学把王忆买了零件、他们教师指导学生组装起收音机的事说出来,这下子质疑声消停了。

    认识祝真学的人都知道,这位在整个县里教育界备受尊重的老教师不可能糊弄人

    于是外队的社员们来心思了。

    王忆吃饭的时候,队里的王祥高来找他,问道:“王老师、王老师,你这里还有没有多余的收音机配件了”

    “我表弟家的侄子今天来看电影,听说咱队里学生给家家户户做了收音机,他也想买一台回家听国家新闻。”

    听到这话王忆连连摇头。

    这买卖他不做。

    费劲不赚钱

    现在的收音机价格不贵,十几二十几块就能买一台,所以城里结婚的四大件已经把它给踢出名单了,它成了四大件之耻。

    像是中原变压器厂生产的黄河牌741型中波七晶体管收音机,现在翁洲的价格是27元。

    这还是大厂的产品,一些无线电小厂出产的机器都用不上20元。

    那王忆这边辛苦组装一台收音机能卖多少钱

    十块十五块

    王忆才不去遭这罪呢

    他坦言说:“我手里还有一点配件,但不能组装成新机器了,我得留着给咱社员维修收音机用。”

    “这些收音机里头的都是回收的旧配件,恐怕很容易出问题,我得留下一些配件当替换”

    王祥高还想磨一磨。

    毕竟外岛人家好面子,亲戚都求上门来了,要是办不成事这有点太丢脸。

    王忆跟他关系相当近。

    这样王祥高一个劲磨磨蹭蹭,他这边就犹豫了,说:“要不然我托人捣鼓点成品机器吧他要是愿意买的话,我可以帮他买成品的二手机器。”

    “这种收音机不要票,价格也便宜一些,不过便宜不了太多,像是黄河牌741型收音机也得要20元一台。”

    王祥高听后说:“那行啊,不要票就行。”

    他乐呵呵的回去跟亲戚复命。

    王忆这边也乐呵呵的。

    收音机和录音机这些电子产品很耐用,所以22年的网上商城还保存着好些七八十年代的收音机。

    这些旧货不贵,他可以买一些来外岛做代售。

    反正现在治安局和县委里都有他的硬关系,不怕被人举报为投机倒把。

    而且他售价合理,这样即使被举报也不怕。

    还有人断断续续的来找王忆要帮亲戚买收音机,王向红听到这事后来给王忆挡枪,他直接反问社员:

    “你这么讲亲戚感情,那你怎么不把你家的收音机送给他们呢”

    社员们直接萎靡了。

    把我家的收音机送人

    那肯定不行

    我家里除了电灯和手电筒之外还没有一件正经电器呢,这台收音机是家里第一台电器,拥有独特地位的,别说送人,就是家里孩子随便想听一听都不行。

    这一天的晚上,队里出去看电影的社员不多,他们都来门市部买了电池待在家里听广播、听歌曲。

    晚上天气比较凉爽了,九月份的夜里乘凉就得带上一件外套了,所以好些人家不会出去乘凉。

    这时候给家里前后窗打开,那就有过堂风把人吹的凉凉爽爽。

    但今夜社员们还是出去了,他们不去看电影,而是在家里研究了一阵收音机后,出去跟左邻右舍一边乘凉一边讨论收音机的电台频道,交换使用心得。

    现在社员们家里有一台收音机,这可比22年农村家庭买一台汽车更能激动人心。

    王忆晚上给王新国、杨文蓉上课,秋渭水、孙征南和徐横也来学,他们能组建一个小课堂。

    晚上学英语,王忆先教他们英语字母,教他们唱abc歌曲。

    等到一节课程结束,学员们散开,他给秋渭水使了个眼色说:“去听涛居,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秋渭水有些惴惴不安,问:“你会不会欺负我”

    王忆不满的皱皱眉头:“我能是那样的人吗你看你,竟然还心存侥幸”

    两人打打闹闹的去听涛居。

    王忆先拿出一个笔记本给她:“这是我最近一个周写的龙傲天环球大冒险。”

    秋渭水赶紧拿到手跟宝贝一样抱到胸前,她满怀期待的问道:“白老师说要帮你联系出版社,你什么时候可以出版还能出版吗”

    王忆说道:“能,白老师帮我联系的是江南文化出版社,这书可以出版,第一版十万字已经给编辑部邮过去看了,编辑部反馈挺好的。”

    “不过第一本书要20万字,我现在还差着四五万字,等我写完了做一下校稿,就给出版社发过去。”

    写小说这事不容易,王忆最近卡文了。

    主要是这年头的小说可以文笔粗糙、可以人物单薄,但剧情一定要紧凑,不能水。

    水文在这年代是编辑们最痛恨的事与销量没有关系。

    是当今社会国家出版印刷资源比较匮乏,编辑们都希望能利用手头的资源给国家出版好书。

    所以如果他们发现某作者水文想混字数、混稿费,那他们绝不会同意。

    王忆估摸自己得写个二十四五万字才能出版,其中要删减四五万字。

    他给秋渭水说了说后面的创作计划,然后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

    “你喜欢听歌曲,对吗喏,给你这个,这是个宝贝”

    秋渭水拆开盒子后,看到一个只比她巴掌大一些的红色塑料盒子,很漂亮,塑料上好像有一层什么漆,在灯光下褶褶生辉。

    它上面有四个白色字母,正好这四个字母她今晚学了,就念道:“s、o、n、y,这是什么”

    “是索尼,曰本一个电子产品的品牌,这个东西叫随身听,是去年刚推出的一款电子产品,代号是2。”王忆介绍道。

    随身听。

    他给秋渭水带来一个随身听。

    82年国内青年绝对接触不到的好东西。

    这是他偶然在八十年代贴吧上看到的好物件,让邱大年花了五千块才买到手。

    早在1979年的时候,sony就做出了历史上第一台随身听tps2。

    这点不得不佩服小鬼子,他们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所生产出的电子产品真是将创意和实用性拿捏的死死的。

    就拿这台2来说,在82年待了这么些日子,他真是难以相信这东西竟然是索尼在年就生产出来的东西

    从体积上来说,2的长度是0毫米而厚度才不到30毫米,至于重量

    不安装磁带时候的空体重量是290克,仅仅是半斤多一点

    而王忆清晰的记得,自己童年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里头还在流行这种款式的随身听,甚至那时候还得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拥有这样一款随身听。

    但是索尼在去年的19年已经推出了这么一款优秀的电子产品,它用了紧凑型电路和超薄型马达,让机器精巧而实用。

    秋渭水显然不知道什么是随身听,这年代中国的青年几乎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王忆将同样是红色线路的耳机插上,轻轻掀起她从鬓角垂落的秀发,将耳机戴在她小巧的耳朵眼中。

    打开随身听往里面放了一盘磁带。

    按下播放键。

    磁带开始转动。

    一阵欢快明朗的节奏在秋渭水耳道中回响起来,接着是一个浑厚的男声: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秋渭水情不自禁的便跟着这节奏开始点头。

    她没有听过这首歌。

    甚至她就没有听过这样旋律风格的歌曲

    罗大佑在今年刚刚发行了自己生平第一张音乐专辑之乎者也,当时他自己录制了母带后四处推销却因为他没有名气而没有唱片公司愿意为他发行。

    就在今年,刚成立两年的滚石唱片接纳了他的这张专辑并进行了出版了,据说起初滚石唱片并未对专辑抱有多高的期望,只是想让该专辑有面世的机会

    然后这张专辑推出后爆炸了,宝岛的大街小巷都在播放里面的歌。

    王忆现在放入的磁带就是之乎者也的专辑磁带,。

    秋渭水一听童年就被吸引住了。

    她震惊的难以置信。

    一下子举起了这台小小的机器给王忆看,震惊的一时之间都说不出话来:

    她不敢相信,这样一台小小的机器竟然能放出比录音机更要优美动人的歌声

    其实这是耳机的功劳。

    2的原版耳机虽然没有后世那些耳机一样功能强大,可是终究比录音机喇叭要强大太多。

    王忆看着她吃惊的样子便笑着点点头。

    他给秋渭水摘掉耳机笑道:“是的,这就是随身听,你拥有它,就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听歌”

    秋渭水吃惊的问道:“这是、这是哪里的科技”

    王忆说道:“你先听歌吧,待会我在给你讲一讲这台机器的来历。”

    他掀起秋渭水鬓角的黑发,再次温柔的给她戴上耳机。

    其实他刚才故意摘掉耳机的,他很享受给心上人掀起黑发戴上耳机的过程。

    这是他少年时代幻想过无数次的场景

    也是他那个年代,情侣之间能做的最浪漫的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