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5.豆花翻起盖浪花  我在1982有个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55.豆花翻起盖浪花第(2/2)页
听到这价钱,张有信当场心都凉了

    王忆没办法。

    他不想赚张有信的钱,可既然是介绍他朋友的生意,那价格得实打实的往外报吧

    现在彩电就是贵,14寸彩电都是1000元起步,19寸的他报1500元已经是想给张有信省钱了。

    毕竟这年头买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也得三五百元,好牌子的更是要六百元左右。

    甚至坊间传闻,每个供销公司卖彩电都是要指标的,卖一台彩电得搭配着卖出十台黑白电视机,所以彩电的配额很少,是绝对的稀缺资源。

    张有信的眼神当场就直了。

    他舔了舔嘴唇、吞了口唾沫,也没还价,直接扭头往外走:“算了,我还是去喝酒吧。”

    王忆为了安慰他,特意给他拿了一瓶洋河大曲新天蓝。

    这酒也是浓香酒,价格很实惠,是喜欢浓香型酒水的老饕们的口粮酒。

    现在生产队里喝酒统一用豆干和豆腐乳做下酒菜。

    豆干耐嚼,越嚼越香;豆腐乳咸而有滋味,找根秸秆抹一下就是一口酒。

    国家队打赢了比赛,而且是干脆利索的剃了对手一个光头,大家伙都高兴啊,凑上来喝酒的人很多。

    王忆拿出一包干酱豆。

    这是烤出来的酱豆,买黄豆送给他的一大包,烤的喷香,也是下酒好菜。

    于是他就贡献出来。

    社员们看到酱豆还以为有异味,结果一把酱豆洒在柜台上,有人拿在嘴里嘎嘣一下子:脆生喷香

    他顿时惊讶的说:“这怎么做的酱豆酱豆不都有一股子臭脚丫的味道吗这怎么这么香啊,嗯,真香”

    其他人纷纷捻起一枚送进嘴里。

    嘎嘣响,竟然比肉还香

    社员们急忙去抢干烤酱豆,一个酱豆一口酒,这喝起来更带劲。

    王忆说道:“这是烤酱豆,用烤炉做出来的,确实特别适合下酒。”

    张有信嗜酒如命,一看到好酒佳肴顿时把买不起彩电的沮丧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吃了个酱豆后眉开眼笑,说:“大哥你这里还有酱豆吗给我准备一包。”

    王忆遗憾的说:“还真没有,我是买黄豆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包,不过你喜欢的话这里还多,我先弄出一半来,待会你走的时候拿着就行。”

    张有信更是眉开眼笑了:“讲义气啊”

    其他社员眼巴巴的问:“王老师,能不能给咱队里也弄点呀”

    王忆说道:“行啊,你们爱吃烤酱豆那以后我多弄点,这东西便宜。”

    这话让社员们很高兴。

    便宜又好吃,这东西比肉还要受欢迎

    有的老人便举着酒杯说道:“酱豆就饼子,对味”

    王忆说道:“我买了好些那个黄豆回来,咱们可以自己用黄豆发酵做酱豆,这个我会,等我做一些往外卖,也是便宜东西。”

    他买的黄豆确实多,墙角堆积了几十袋子

    不过磨豆腐耗豆子,准备少了还不行呢。

    做豆腐的工具齐全了,豆子也拉回来了,这样大灶还真得做豆腐了。

    做豆腐不是麻烦事,就是费劲而已。

    当天晚上漏勺就泡上了黄豆,一口气泡了一百斤的黄豆。

    根据外岛人的经验,卤水点豆腐,一斤黄豆能出三斤豆腐,如果做成嫩豆腐,那点出来的豆腐能多一些,能点出四斤豆腐来。

    礼拜二上午,从大清早开始,这磨盘就开始转起来了。

    大迷糊推动磨盘在转动。

    正好现在大灶里人多了,漏勺像模像样的安排了钟佳和楚绿叶两个姑娘配合大迷糊做豆腐,钟家两姐妹则跟着他淘米择菜。

    黄豆加水能磨出豆浆来,漏勺今天早上也煮了一些豆浆。

    因为刚开始做他们下手晚,所以这豆浆磨出来的少,漏勺只给老师们煮了一小锅。

    秋日的早上,寒风刚起。

    这时候一人一碗白花花、热乎乎的豆浆撒上点糖,一口下去幸福感顿时就来了

    学生们眼馋了。

    他们多数是常年喝不到豆浆,只有偶尔跟着家里大人去城里,运气好了碰巧了,家里人会给他们买一杯豆浆喝。

    这年头豆浆是加糖精的,豆子和糖精不对付,会有一点点淡淡的苦味。

    不过糖精便宜而白糖贵,喝豆浆能加糖精也很好了。

    看着学生们那个眼巴巴的样子,王忆笑道:“今天中午给你们做鱼香豆腐吃,早上出来的豆浆少,等明天开始多了,那以后早上你们都有豆浆喝”

    正好天冷了,给学生们一人来一碗豆浆,暖胃又有营养。

    学生们一听中午就有豆腐吃,立马高兴的手舞足蹈。

    回学的闺女大凤儿也特别高兴。

    她属于勤工俭学的学生,早上要提前半小时来大灶帮忙给同学打饭,而教师们吃饭早,毕竟要提前去教室备课。

    所以王忆会让她跟着教师吃点东西,今天早上她就跟着喝了一碗豆浆。

    甜、香、暖,特别好喝

    她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上学,上学能吃饱饭、吃上好饭,甚至每天下午放学还能带一点吃的回去接济弟弟妹妹。

    这样压根用不着谁来叮嘱她,她自己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继续念书,要是不好好学习家里就不让她念书了。

    做豆腐不难,煮了豆浆后慢慢淋入盐卤水,慢慢搅拌。

    搅拌到开始黏糊的时候,放慢盐卤水的淋入速度,最终让豆浆静置一段时间,让豆浆中的蛋白质充分凝固。

    豆浆凝固起来最后是定型,放入豆腐抽屉里垫下的纱布上,再把纱布盖好、压上千斤石,大概用个二三十分钟豆腐即可成型。

    如果想吃的嫩一点,那可以缩短豆腐的定型时间。

    一个上午大灶里都在往外飘豆浆的热气。

    豆香味先是制霸了校园,然后制霸了整个天涯岛

    王忆让漏勺做的菜是鱼香豆腐。

    他带了一大桶的郫县豆瓣酱,这是做鱼香豆腐的主要调味料,再混上肉沫和碎豆腐,做出来的这道菜飘着一层红油,上面撒了绿葱花,摆开红油层下面是混了肉沫的白豆腐

    看着就让人吞口水

    硬面蒸大饼配鱼香豆腐,一人一大块的大饼再来一碗红油豆腐,热气腾腾香喷喷。

    真是让人特别心安。

    王忆跟着吃。

    他咬了口大饼说道:“漏老师,以后蒸大饼抹点油,这样挺硬啊。”

    漏勺笑道:“今天第一次做豆腐,没时间揉面,所以我做的是硬面饼,确实硬一些,不过省事。以后不做硬面饼了,还是做发面大饼。”

    发面大饼厚厚的软软的,更香。

    但学生们对硬面饼也很满意,耐嚼的东西可以多嚼一会,面粉回味发甜呢。

    更好吃的还得是鱼香豆腐。

    豆腐炖的时间长,滋味已经渗进去了,它口感很软,一口咸滋滋的热豆腐吃进嘴里,几乎不用咀嚼用舌头一压就碎了。

    粉碎的豆腐洒满口腔,于是满口都是鲜美带点辣味的好滋味。

    这时候再喝上一口泛着红油的汤汁

    太美了

    学生们吃一口饼来一口豆腐再喝一点汤汁,或者直接把大饼撕吧碎了扔进汤里泡一泡,连着豆腐和大饼一起往嘴里扒拉。

    把他们吃的可太满足了。

    满教室都是西里呼噜、刺溜刺溜的声音,还有穿插里面的赞叹声:

    “豆腐真好吃,我就爱吃豆腐”

    “谁不爱吃啊这豆腐里还有肉呢,我爱吃带肉的豆腐”

    “咱队里有自己的豆腐坊了,肯定卖豆腐,我让我娘今晚继续端豆腐吃嗝”

    王忆拿了一盘新录音带递给秋渭水,说:“你喜欢音乐,这次听听纯音乐,都是钢琴曲,这一面是克莱德曼的全套。”

    秋渭水赶紧抓到手里,她开心的问道:“有贝多芬同志的致爱丽丝吗”

    王忆被她这一句贝多芬同志给整的哈哈大笑。

    秋渭水疑惑的问道:“怎么啦”

    王忆笑道:“贝多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曲家、钢琴家,可不是我们社会主义人民的同志。”

    秋渭水说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志跟他是同胞呢。”

    王忆说道:“好吧,这里面都是钢琴名曲,有致爱丽丝也有水边的阿狄丽娜,另外你要注意b面第一首钢琴曲,听完之后你跟我谈谈感想。”

    秋渭水冲他挤挤左眼露出跳脱的笑容:“还要考试吗”

    王忆说道:“不是考试,你先听吧,听完了跟我说说。”

    秋渭水拿出心爱的随身听,将磁带插进去坐在树荫下静静地听了起来。

    这时候有人招呼王忆:“王老师、王老师,哈哈,我上门来拜访你了。”

    王忆回头一看,稀客。

    聚宝岛的金伟民

    他高兴的迎上去伸出手说道:“金老爷子,你好你好,欢迎你上门来啊这怎么还带了东西”

    金伟民手里拎了个大网兜。

    他把网兜里的东西拿给王忆看,说道:“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从家里收拾出来的一些老药材。”

    “这有一包干海龙,它跟上次给你的龙落子一样,都能补肾壮阳,效果可好了。”

    大灶门口堆了好些没脱壳的栗子,他见此便指着栗子说:“海龙配核桃仁、配栗子都有奇效,因为海龙温肾而治喘,栗子温肺而止咳,两者相伍,共奏补肾益肺定喘之功,用治肾不纳气之虚喘。”

    他没有特意学过医学,可是跟着父亲和大哥行医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对一些药理颇有了解,出口成章。

    王忆一听这又来治肾虚的了。

    顿时很高兴:“我正好有个朋友需要这东西。”

    他还真有这么一个朋友。

    邱大年嘛

    金伟民继续给他介绍带来的中药材,说:“乌贼骨啊鲍鱼壳啊你们队里肯定都有,我没带,我这里有海星灰,有玳瑁、黑珊瑚、龙涎香这也都是好药材。”

    王忆一听一愣。

    龙涎香

    这老爷子家里还真是藏龙卧虎了,竟然有龙涎香

    金伟民从袋子里拿出一块足有半个足球大小的东西,是阴灰色的蜡状物。

    他说道:“喏,就是这个,这还是最近小宝去翻出来的,要不是这小子,我们家里都不知道我大哥把龙涎香放在了一个架子底下。”

    王忆拿起龙涎香看了看,问道:“小宝最近挺好的他已经会走了哈”

    “嗯,这小子走的挺早,哈哈。最近也挺好的,这多亏你月月找人给他捎奶粉、捎这个捎那个,偶尔还便秘,不过你给的缓泻药很好用,正好能让孩子拉一次,又不会拉的狠。”金伟民乐观的笑道。

    王忆叮嘱说:“那你可别随便给他用,只有便秘的厉害时候才能用,毕竟它也是药,老话说得好”

    “是药三分毒,哈哈。”金伟民又笑了起来。

    王忆点点头:“对,就是这么个理儿,所以你要从饮食上给他改善便秘问题,不能靠药物,药物是救急的,必须要注意。”

    他又把龙涎香递回去:“金大叔,这龙涎香自古以来就是稀罕东西,跟黄金一样的价格吧所以这东西我可不能收下。”

    金伟民坚定的说道:“你必须收下不管它什么价,我都要送给你,不过王老师我不是白白送给你,我有求于你,大大的有求于你”

    王忆问道:“什么事”

    金伟民看向门市部,说:“我想请你帮帮忙,像帮助多宝岛的李老古那样帮我也开个门市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