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这烂怂大雁塔有啥可看的?第(2/2)页
相反得令入大慈恩寺疗伤,在皇家寺院内,沐浴的也是圣恩,伤好之后,自然也会亲近帝后。
别小瞧这种细节,这个时代的人,本来就对君权有着敬畏之心,再被这样七上八下的折腾,难保不会死心塌地。
这样算计人心,真不嫌累得慌。
当然,普光大师的疗伤之助,还是要感激的。
李彦起身行礼:“多谢大师”
普光大师持续不断的运了两刻钟内劲,气息没有半分变化,双手合十:“李施主客气了”
毕竟是一寺主持,公务繁忙,普光大师再说了些话,告辞离开。
临走前,让他可以在慈恩寺内自由参观,大雁塔也能进去看看。
李彦自然不客气,带着高太监,就往大雁塔而去。
大雁塔在唐朝最出名之处,不是它本身的佛学意义,而是有一位进士游寺参观,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
这行为和“某某到此一游”似乎没啥区别,可他是新科进士,雁塔题名,春风得意,顿时引得文人纷纷效仿,以致于成为惯例。
唐朝,大约有五六千人,在雁塔下题名,最出名的莫过于白居易那句诗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十分得瑟。
第一个提名者,是历史上三十多年后的事情了,这个时期大雁塔还是很清闲的,李彦在外面绕了一圈,推开厚重的大门,走了进去。
走入第一层塔内,就看到一群僧人正在跏趺而坐,低垂着头,默念经文,护持舍利。
气氛宁静祥和。
后世在第三层摆放的舍利,此时每一层都有。
不过没有那么精美的金塔,而是均匀的盛放在木座上,一粒粒形状大小不一,很不起眼。
“丘神绩不是说过,当年佛骨舍利展出时,他远远看了都觉得身轻体健么”
“我倒要见识见识,有没有这种奇效”
相比起高太监也是满脸的虔诚,李彦这无信仰者表面上合十一礼后,立刻凑近了观看。
这东西其实完全不稀奇,普通人去世后,没烧干净,骨灰里面发现颗粒状的残留物,从物质上看,就相当于舍利。
古代技术不如现代,高僧火花后剩下来的就更多,牙齿、指甲、指骨、头发是舍利,干尸是全身舍利,甚至陪葬的经书都是法舍利。
以上至少还有佛学纪念意义,到后世就比较魔幻了,能烧出舍利子的高僧越来越多,一年好几百,还有各种专利和论文。
那不是佛法进步,是化学进步了。
李彦凑近,希望沐浴在佛法之上,武功修为蹭蹭往上涨。
但沐浴了半天,除了闻到一股淡淡的怪味外,啥都没有。
他微微耸了耸肩,往上走去。
五层的大雁塔很快逛完,除了舍利子外,上面三层主要摆放的,就是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经文原本。
当发现李彦接近时,陪同的僧人们十分小心,担忧他把经书损坏。
李彦也就没去翻看,实际上他也看不懂,里面都是用五竺文字写成的。
他真正感兴趣的,是玄奘的唯识劲,据说那是佛门内最神奇的武学。
这个世界的玄奘,能徒步五万里去往天竺取经,一路历经艰难险阻,武学修为自不必说。
那是真的扒开衣服一身肌肉,退下让为师来的猛男。
但他的传承过于深奥,好像没听说有哪位大师学会。
连玄奘亲传弟子,慈恩寺主持普光大师,修的都是光明劲。
“可惜可惜”
“对于我来说,还真变成了这烂怂大雁塔有啥可看的”
李彦摇了摇头,转身往下走去。
回到大雁塔第一层,他刚刚准备出去,脚步突然一顿。
因为那群打坐的僧人里,坐在最后的一位,突然抬起头来,唇角流血,脸色煞白,幽幽的看了过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