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  从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第(2/2)页
毕竟那件事的真相大家都心知肚明,谁愿意冒着声名受损的凶险,来接近一个明显被圣人所不喜的太后呢

    好死不死的,正在怒火充盈之际,宫婢前来禀告:“周国公入宫问安。”

    武后咬了咬牙:“又来了圣人,伱好狠的心呐”

    她真心实意地希望武氏子弟留在长安,但李弘生怕这些人留在那里为非作歹,将他们带来了洛阳,还让武承嗣每日入宫请安。

    此时见到武承嗣那猥琐的身影走了进来,武后双目微合,默默念经:“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她要保重好身体,千万不能气,千万不能气。

    武承嗣近前,跪地请安,姿态恭敬:“臣向太后请安,愿太后身体安康,福寿绵长。”

    武后轻轻嗯了一声,就像是面对一个内侍:“起来吧无事退下”

    武承嗣松了口气,觉得自从来到洛阳后,这位姑母对自己和颜悦色了许多。

    既然如此,他酝酿了许久,自以为得体上进的说辞终于能够出口:“禀太后,武懿宗那贼子欲对命妇所行不轨,是其一人所为,我等还想再入内文学馆学习,为太后分忧啊”

    这句话杀伤性太强,佛经也无法阻止武后破防,额头青筋暴起,抄起手边的瓶子,狠狠砸了下去:

    “滚给本宫滚”

    与此同时。

    李府之中。

    李彦看着书信,有些动容,因为上面详细写着武后近来的动向与谋划。

    他起身一礼:“多谢徐内官冒着巨大风险,前来送信,你们的情谊,我铭记于心。”

    这位徐内官,正是高太监麾下的三名内侍之一,赶忙还礼道:“奴等愿意相助,是昔日一路跟随李阁领回长安的,所见所感,当时关内大灾,唯有李阁领肯冒杀身之祸,为小民说话,奴等一直记在心里”

    李彦微微点头,又有些歉然地道:“你们现在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在帮我,如果被太后发现,后宫的事情我无法及时干涉,只能去托请皇后,或许就来不及了而且我必须如实相告,内侍的地位,我也难以改变。”

    这些被送入宫中阉割的,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的可怜孩子,他抱有同情,却很清楚,太监这个群体是不能起来的。

    或许里面也能偶尔出几位好太监,但这是一个必然扭曲的群体,于国于民都毫无益处,甚至也不是皇权的必然延伸,只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捷径罢了。

    所以李彦直接把丑话说在前面,毕竟他本身有底气,哪怕没有内侍相助,也能对付武后。

    徐太监闻言眼神一黯,却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李阁领实话实说,是自始至终都把我们当人看,奴等身体残缺,能为李阁领效力,已是心甘情愿,愿意冒此风险”

    “多谢若是被武后察觉,一定要速速通知我,我一定尽力护你们安全”

    李彦诚心实意地致谢,再仔细看了一遍高太监的书信,目光落在最后一行字上,心头不禁一暖。

    上面用很认真的zi039ji写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