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查案的同时,顺带灭个国第(2/2)页
李彦道:“不过在此期间,太宗并不是完全放任突厥局势,采取了外交战,派使节出使突厥,册封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喜设牙帐,派其弟至长安拜谢圣恩,同时内卫又在各处活动,拉拢东突厥周边的靺鞨、仆骨等部落,彻底激化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的矛盾。”
李弘笑道:“朕也记得一事,颉利可汗不信任突利,却信任了一位从中原逃难过去的汉人赵德言,却不知那人也是内卫中人,内外配合,将突厥本部弄得一团糟。”
李彦点头:“此类行动很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突利终于下定决心,请求归降我大唐,得知这大好消息,当时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他是有喜有忧。”
李弘奇道:“此话怎讲,忧从何来呢”
李彦道:“根据起居录所言,太宗喜的是,突利可汗都来投降我大唐,突厥覆灭,指日可待,忧的则是,突厥曾几何时多么强大,今天却落得如此下场,如果不勤劳治国,只怕哪天国家也会步上突厥之路,江河日下”
这才是真正的预言,虽然是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但李隆基还是默默退出了家族群。
李弘叹了口气:“朕自从继位后,也是诚惶诚恐,更能体会太宗居安思危之心啊”
李彦总结:“如此种种,祖父的军事才能自不必说,但若没有此前种种部署,若说一战灭东突厥,也确实难以办到。”
李弘了然:“元芳,朕明白你的意思,突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并存,又有内卫多方活动,才遭覆灭,但你将新罗与突厥相比较,会不会太高看他们了”
李彦正色道:“陛下,新罗的国力与突厥完全没有可比性,但亡国的步骤其实是差不多的,我唐军可以大胜新罗军队,但正如当年太宗攻高丽,都未能灭之,这些小国自有难缠之处,不可轻视。”
李弘皱眉:“是啊,辽东高丽,令前隋国力盛极而衰,连太宗也未能灭之,是不是有天象所护”
古人一旦哪件事找不到原因,就往老天上引,李彦立刻破除这个封建迷信:“它便是有天象庇护,又岂能比得过我大唐得天独厚,否则岂会被先帝所灭”
“何况前隋炀帝第一次征高丽时,原本能一鼓作气拿下辽东城,他偏偏下令,要展现大国实力,只要高丽请降,隋军立刻就得停止攻势。”
“于是乎高丽见势不妙就投降,喘过气来再施反抗,如是再三,硬生生拖住了一个月,以致于大好局面付之流水,如若没有这道命令,高丽在那个时候就灭了。”
李弘评价:“愚蠢”
李彦其实没好意思说,在历史上大唐与新罗的战争武王金法敏其实也是用类似的手段,见势不妙就称藩示弱请罪,大唐同样因为大国骄傲,使得辽东战事被长期拖延。
从逻辑上来说,这就是杨广的老路,只是比不得那时杨广御驾亲征,失败后损失惨重,大唐没能胜利,损失不大,却也给予新罗喘息的机会,最后窃取了辽东半岛的战争胜果。
李彦加以总结:“依臣之见,欲灭这等小国,最重要的恰恰是重视其存续的能力,不可大意轻敌。”
“朕明白了”
李弘微微点头,道理是明白了,但观念上一时半会还是扭转不过来。
他对于能在大非川之战尽灭十万唐军的吐蕃十分重视,对于新罗则是十分厌恶,终究无法以大国目光视之。
不过李弘有一个优点,就是既然听进去了话,就决定人尽其才:“元芳,你是卫国公之后,又是我大唐神探,如若新罗多有不轨,当如昔日对阵东突厥般,扬我大唐天威”
李彦拱手:“臣遵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