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当名传千古,为此道鼻祖第(2/2)页
遣唐使船旷日持久,海难频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毕竟国力差距太大了。
不过大唐的船只水平虽然远强于倭国,但还是不具备大量制造远洋船只,登陆东瀛岛的能力,地理知识的限制,也很难了解那里的状况。
这方面李彦总不能说凉州商人和江南商人懂,那就编得太过了,武承嗣都不会信的。
刘仁轨见他沉吟,有些奇怪:“元芳你关心这个作甚,难不成还想去灭了倭国”
李彦道:“我倒是动过这个想法,但也知道不太现实”
刘仁轨笑道:“就算能灭了,那又有何用呢”
李彦道:“是啊,我大唐在安西设四镇,是为了震慑西域诸国,保证商路畅通,这倭国是蛮荒之地,孤悬海外,态度又很顺服,倒是没什么理由灭之。”
“主要是那里的地理位置,想要发展必须打出去,我们大唐拿下辽东半岛后,倭人是肯定会盯上中国,迟早会爆发冲突。”
“可惜那个岛屿无法一直控制,除非中原王朝能始终维持最强盛的实力,否则肯定会找机会脱离,最后还是会演变出独立的新政权。”
刘仁轨听出他的意犹未尽,倒是起了兴趣:“那依元芳之见,那种孤悬海外的野国,该如何解决呢”
李彦道:“其实也不难,每年给予倭人移民迁居的人口份额就是,能在白江口之战率领数千船只来攻,在不计途中遇难的前提下,倭人至少是有机会抵达辽东半岛的,那就不妨给他们一个上升的途径。”
刘仁轨想到倭人矮短丑陋的模样,有些厌恶:“要那等粗贱野民作甚我大唐四周胡族多的是,那些人体魄强健,更能劳务干活”
李彦道:“堵不如疏,这世上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完全不给机会。”
“现在倭人的文化特别落后,一个百济就让他们疯狂学习,给他们移民我大唐的机会,来的人想要回去就几乎不可能了。”
“这也是之前百济太子在我洛阳生活,都不愿回归故土,给我提的醒,倭国和百济关系密切,可以用百济王子为榜样,选拔出一些我大唐需要的人才。”
“只是如果倭国主动要求羁縻府州,一定不能满足,要形成两个区分明显的阶层,才能更好的让人才流动过来,要让倭国人形成一种观念,出人头地就是移民大唐。”
刘仁轨有些诧异,这位年纪轻轻是怎么对控制异族如此熟悉的,想了想不免为之佩服:“无怪乎先帝托付,元芳真有宰相大才”
李彦笑道:“刘公谬赞了,这些都还是初步设想,许多细节都要推敲,没那么容易完成的,何况一切的前提是将新罗拿下”
刘仁轨精神满满,自信十足:“有内卫策应,步步为营,老夫若是拿不下这区区新罗,也是无言面对陛下与满朝臣子了。”
然而半天之后,船队刚刚抵达熊津码头,刘仁轨就脸色微沉,发现前来迎接的人有些少。
为首的郭元振,更是带着三分自责和七分痛恨,拱手一拜:“刘老将军,李阁领,正要请你们主持公道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