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翰林院布局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翰林院布局第(2/2)页
“先前锦衣卫督办的袁桉,被抓走多少官员,且这些人,都是袁崇焕供出来的,那没供出来的呢

    自朕御极登基以来,国朝每年调拨到辽前多少钱粮,有摊派了多少辽饷,可从事实结果来看,平灭建虏事,做的已经不是差强人意那般简单了。

    在时下这种局势下,王卿觉得空缺的内阁,若是行廷推之实,又将会生出多少风波,而眼下的国朝,根本就经受不住任何风波。”

    王永光沉默了,崇祯皇帝所讲之言,牵扯到很多层面,尤其是袁崇焕自裁谢罪,临终前还都承认了。

    “王卿,不提这些事情了。”崇祯皇帝摆手道:“你这个吏部尚书,面对当前国朝空缺不少官吏,心中有什么想法吗

    吏部这边,是否开始评选相应官员,补上那些空缺了这件事情要抓紧办理啊,不可有任何纰漏。”

    一个抗税桉,一个袁桉,叫在京官员中被搞下来一批,加之先前朝中的位置,就没补齐过,趁着现在局势还算平定,崇祯皇帝想给国朝补充一批新鲜血液。

    制衡朝堂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叫合适的人,去合适的位置,不叫同一派系的官员,在某一衙署,或多个衙署独大。

    “此事吏部已在议讨,不过还需要些时日。”王永光想了想,微微欠身道:“不过陛下,真要补齐朝中所缺官位,只怕要提拔一批地方官进京。”

    “那就提拔。”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有王卿坐镇吏部,朕很放心,对了,翰林院这边,朕觉得人员有些少,还有些不错的官员,也该动一动了。

    朕拟定了几个人选,王卿看看如何,若没有异议的话,吏部就尽快着办吧。”

    崇祯皇帝抽出一份文书,递给韩赞周,叫其转递给王永光,在接过韩赞周所递文书,瞧见上面的人选后,王永光却眉头微蹙起来。

    “陛下,这几人多是翰林院的编修、检讨、典籍,尤其是那管绍宁,以正七品编修,擢升为从五品侍讲学士,这是否有些”

    “王卿,这管绍宁颇有才能,当前国朝要处理的政务较多,朕在翰林院简拔些官员,也能帮朕分忧。”

    对王永光的疑惑,崇祯皇帝讲出自己的想法,作为大明养才储望的地方,翰林院为官的大臣,那含金量还是很高的,若是有机会的话,多会在朝中出任要职,比如内阁,比如六部等,少数也会空降到地方去。

    以管绍宁为首的这些翰林院官员,那多是克忠职守之辈,尤其是管绍宁,虽人长得丑了点,但不管是品性,还是忠诚,那绝对没的说。

    原有时间线上,管绍宁可是抗击鞑清的忠臣,最后因拒不剃发投降,被汉奸杀害,其家独留一个孙子。

    像这样的忠贞之士,崇祯皇帝怎会不重用呢,且日后他还会挑选一批有才华、忠诚、务实的官员,进入到翰林院中。

    在接下来的三年暂稳期,没事多与这些新鲜血液交流,叫他们逐步培养成帝党的后备力量,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总不能帝党只叫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撑着吧,那多少是不合适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