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除四害,指一条明路第(2/2)页
就像崇文门税关那一带,相比较于内城治下各坊,是相对很富庶的地域,那是否能先以此下手
将那一带采取分段建设,分段拆迁的方式,逐步筹建起相应的商坊性质的区域
那么刨去安置百姓,筹建所耗钱财,顺天府衙这边,将集中筹建的商铺、宅院卖出,是否能留存一笔不小的银子
到时逐步扩大建设区域,甚至可以招收商贾参与其中,另外皇庄这边,也会筹建起修筑的各类耗材。
这样前期的谋划落实了,相应的分管衙署明确了,是不是到了中后期的局面,就能彻底打开了”
听着崇祯皇帝所讲,孙传庭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在筹建相应大工程时,皆是采取征发徭役的方式,以此来完成工程建设,但这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崇祯皇帝所提供的思路,就是用官方主抓规划、监管等职权,巧妙的利用商业模式,来完成他的那些构想。
不过大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模式,所以崇祯皇帝需要孙传庭所领顺天府衙,来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等到调子起来了,成效叫人都见到了,且国朝无需划拨银子,甚至还能赚取大量银子。
那到时顺天府衙设相应的总衙署,下辖的两个京县,设分衙署,围绕重新建设京城的计划,就能大面积铺开。
且到了那个时候,内厂所钻研的水泥,必然能形成生产规模,到时先在外城这边,筹建多层建筑,那整个格局就能发生很大改变。
“黄少爷的想法,很好。”
孙传庭轻呼一声,说道:“不过谋划这些部署,只依靠着顺天府衙的人手,肯定是严重不足的。
且前期开启这些谋划,也需要一笔不小的银子,这些对当前的顺天府衙,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缺少人手,那就多招人手嘛。”崇祯皇帝说道:“官员不能招,那多招些吏员,这没有问题吧
京城乃至京畿一带,科举无望的落魄读书人,这总是有的吧
甚至本少爷觉得应该还不少吧
筛选能吃苦的,肯拉下来面子的,将他们编入顺天府衙的吏员队伍,从事所说的那些事宜。
对真正表现优异的,到时由顺天府衙举荐,外放到北直隶治下的府州县,担任末流的地方官,那想来也能聚集人心吧
那些真有本事的,外放出去,多磨练几年,也能向上晋升吧
至于前期所需的银子,国库这边不给,内帑总会给吧,毕竟这件事情办好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天子会这般目光短浅吗
办法总比困难多,伯雅,你觉得本少爷说的对不对”
“”
被崇祯皇帝这般一说,孙传庭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丝顾忌,算是被彻底打消了。
人和银子,崇祯皇帝都指明方向了。
若他再不能将这件事情办好,就太不识抬举了。
再者说孙传庭也想将这件事情做好,毕竟此事真的做好,那对京城上下,绝对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