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千年石冻春,李杜喝过的酒第(1/2)页
看酒宝友听到这话,眼神也微微挑起。
    她也没想到只一个照面宁帆就看出了这个容器的东西。
    天都顽主这时候已经说完,不再说话。
    宁帆看着屏幕继续补充。
    “顽主宝友刚刚说的不错,不过漏了一点。”
    唐代黑釉酒坛,烧制于黄堡窑,为宫中御用,坛底有宫藏字样及编号,内有未开封石冻春一坛,储藏时间约一千年。
    宁帆看着坛子的信息微微开口。
    “黑釉瓷在当时虽然不如青瓷和白瓷,但是也属于御供瓷器。”
    “盛唐时候,东洋国来夏国学习先进文化知识,黑釉瓷器的烧制就是其中一项。”
    “尤其是黑釉瓷器制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剔花、留棱等装饰,古朴大方,兼具美观实用。”
    “这个黑釉酒坛通体没有装饰,但是厚薄恰好是最适合用来存储酒的容器,所以是酒坛无疑。”
    “至于里面的酒液,也很明显。”
    宁帆说到这里,宝友们都忍不住看过去。
    他们没想到宁帆真的能够判断出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纷纷询问到底是什么。
    宁帆看着屏幕,淡淡道。
    “唐人重宴会,一些重点宴会还要有人记录情况,比如琼林宴、鹿鸣宴、烧尾宴等流传下来的画面都很多。”
    “在唐史中也有相关的饮酒记载。”
    “唐代宫中甚至还有一套专门用来供酒的自来酒系统。类似于现在的自来水,能够在管道中供应酒水,宾客自行取饮。”
    “史料记载这样的自流酒宴会一共举办过两次,用的都是一种叫做石冻春的酒。”
    “而在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可以看到这个酒坛的形状。”
    “黑色,无耳,造型与这个酒坛一致。”
    “在唐代黄堡窑的窑口记录中也有唐代为宫中烧制一批酒坛的记录,上面全部有标志及编号。”
    “并且在文献中明确记录了这些酒坛送往的地方。”
    “正是长安附近最大的名酒生产地富平,这个酒坛里面装的也是当时名动天下的三春之一。”
    “富平石冻春。”
    “跨越三千年的石冻春,光是想想就无比美好了。”
    “你们家能够留下这一坛酒,也只有一个可能,你就是这一代石冻春酒的酿造接班人吧”
    宁帆说完,整个直播间的观众集体失声。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宁帆能从一个坛子就能看出这么多信息。
    不仅看出年代、朝代,里面的酒水品类,还看出来了宝友的身份信息。
    听到宁帆的话,酒坛女宝友也变了脸色。
    “宁大师,我表现的有这么明显么”
    “没有,只是一般人的确没有千年石冻春这种东西,就算是张孔王他们都不行。”
    “也只有这种酿酒世家才有传下来的老酒作为存留和酒引子了。”
    “千年石冻春,当年李白杜甫这些人也是喝的这酒”
    “妙不可言”
    宁帆说完,整个直播间的宝友都愣住,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到现在还有机会见到这种酒。
    尤其是宁帆说的两个名字,他们可太熟悉了。
    一想到千年前,李杜两人横坐饮酒,觥筹交错间诗情大发,挥毫泼墨,仰天长吟。文網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写完还不够,又送一首新诗,再说“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有人发出两句诗,直播间众人看着诗句,豪情画意简直扑面而来。
    顿了顿神,纷纷感慨这东西真的厉害了。
    宁帆这时候也认真起来。
    “唐代三春,到了后世只留下两春,总不能说你们完全没了传承吧”
    众人听到话也好奇宝友这个原因。
    按理来说,这种老牌子不会这么突然的失传才是。
    可是从唐代到现在近千年没有出现,现在又突然出现还是有些奇怪。
    酒坛宝友看到众人的疑惑,也有些不好意思。
    “实不相瞒,宁大师,石冻春在宋元之后的确失传过一段时间。”
    “由于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和多年没有次参与过酿酒,祖辈们无法酿造原来的石冻春。”
    “于是改了名字,一直在尝试恢复味道,一直没有做到。”
    “中间一度放弃过数年。”
    “如果不是因为几年前迁坟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秘密,恐怕我也不知道这个事情。”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千年石冻春,李杜喝过的酒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