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孤品  重生之乘风而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 孤品第(1/2)页
因此在周至的认知里,虽然定州窑有刻花的,但那都是白釉,既然紫定没有出现过刻花大件,这件梅瓶就不敢断真。

    “那你为啥要入手”王老爷子问道。

    “因为四千五百块我赔得起。”周至倒是说得实诚:“这样的物件儿,情愿杀错,不能放过。”

    “你这也是我们馆里抢救性收购的思路。”王老爷子笑了,对一边脸色又不太好看的王陈两位研究员说道:“看,就算最后结果没对,也不能说我们的思路是错的。”

    “努力提高鉴定水平就是了,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要果断的出手。”

    “是。”两位研究员这才放松了下来。

    周至也赶紧找话题顺便安慰二人:“主要是当时谈下来的价格的确不高,我就想着先拿下来,不行做个普通工艺品也不错。而关于紫定刻花大件这个题目,之前没做过研究,也没见过实物,下手的时候,是真不知道真假。”

    “其实关于紫定,学界现在还有争议。”王老爷子说道:“因为紫定存世量太少太少,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和学者,都将北宋定窑的芝麻酱釉器,统归于紫定的范围,两者合称。”

    “其实紫定的准确定义,应该是北宋定窑的芝麻酱釉器中,发生了紫色窑变的极少量珍品,如此方能够与历史记载相匹配。”

    “明曹昭格古要论曾经有记载: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其中对紫的描述没有太明确,但是色紫,却也是基本特征。”

    “晚明著名收藏鉴赏大家项元汴的历代名瓷图谱当中,对紫定做了更加详细的绘制,并且注明宋紫定仿古蝉文鼎,紫定应作定窑紫色,而泑色烂紫晶澈如熟蒲桃,璀璨可爱,定窑之色,白者居多,而紫墨之色者恒少,如此紫定之器,乃仅见者。”

    “可惜此图谱失传已久,但是我在出访期间,曾经在欧洲图书馆中找到一本一百多年前,由英国人翻译出版的中英对照版历代名瓷图谱。”

    “书鼎,其描述为上面那一段。还有宋紫定窑百摺卧蚕洗水丞,描述为泑色紫蒨如茄花桑椹,璀璨可喜。而对宋紫定窑蟠虬斝,表述为:泑色紫若茄苞,晶莹润澈,”宋紫定窑小蓍草缾,表述为:泑色紫翠温润。”

    “最关键是这五件器物,均有手绘配图,用色的确就如这个梅瓶一般,如茄花桑椹,璀璨可喜。”

    “书鼎,百摺卧蚕洗水丞,蟠虬斝,蓍草缾,都是花器,因此坊间紫定无花器的说法,只是因为紫定过于稀少,导致以讹传讹而已。”

    “故宫博物馆里就有两件紫定残器,是我在几十年前收的。一件是大盘,只剩了半个盘底连着一片盘沿;一件是长颈瓶,只剩下一个颈部。但上面都有定窑白釉常用的刻花纹饰。”

    老头出马真是一个顶俩,随便侃侃,就是一大堆宝贵的内容。

    “老爷子。”周至问道:“那书在吗或者,能不能回忆起那书在欧洲哪家图书馆”

    “那书我带回来了的,在馆里陶瓷研究所。”

    “那改天我去求周所长去。”周至心里都美坏了:“把这一段儿都拍下来。”

    打消了“紫定无花器”的疑虑之后,这件刻花梅瓶就拥有了几个特征:窑变,大件,花器。


第六百一十八章 孤品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