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通货膨胀  我真的只是想赚钱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通货膨胀第(1/2)页
“老哥你真行居然用这种办法让老爸老妈回家养老”

    李小颖悄悄走到李羽旁边,佩服的竖起了大拇指。

    “呵呵,小意思啦,以后多学着点。”

    “切,有没有给我买礼物”

    “买了几本模拟试卷,都是历年高考真题”

    “e”

    预想中的狂风暴雨没有出现,老妈似乎已经接受了“被失业”的安排,老李则是一脸的无所谓。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羽发现老李同志好像还在偷笑

    酒厂这份工作没了就没了,对现在的老李家经济状况不会产生丝毫影响,老俩口现在更关心接下来自己要做点什么,好打发无聊的时间。

    为了避免自己再次被催婚,李羽眼疾手快,提出了一个重大建设性提议。

    “妈,小颖明年就高考了,你现在有时间,正好可以去陪读。”

    李小颖同学如遭雷击,嘴里的鸡腿瞬间就不香了。

    如果眼神能杀人,李羽此时已经被千刀万剐

    从李小颖的眼神里,李羽读出了一句千古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可惜李小颖不知道老子还有句名言:死贫道不死道友。

    老妈如果不去给李小颖同学陪读,自己岂不是就危险了

    听到李羽的建议,老妈顿时眼前一亮,然后连连点头。

    “嗯,小羽说的对,明天小颖就要高考了,确实应该陪读半年。”

    没有给李小颖同学任何挣扎求生的机会,老妈一锤定音,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至于李大富同志,他自始至终也没提自己要干嘛。

    他现在很忙的,追小说,钓鱼

    一家人刚吃完饭,就看到一辆东风敞篷三轮车带着牛逼哄哄的声音停在了家门口。

    “吆,余老板你亲自来送货啊。”

    开三轮车的不是别人,正是摆地摊卖烟花的余老板。

    “李总,你这可是我做过最大的一笔生意,必须要亲自来送啊。”

    余老板哈哈一笑,小小的拍了一记马屁。

    这种有钱的老板,一定要打好关系,今年服务好了,明年过年之前就可以提前打电话联系,说不定又是一笔几千块钱的大生意。

    小人物往往也有大智慧,成功都是来源于细微之处。

    李羽对于这个余老板的服务非常满意,两人一边闲聊,李羽也搭把手将三轮车上一筒筒烟花给搬了下来。

    外边的动静也惊动了家里人,李小颖一脸忧桑的从房间走出来。

    看着满地的烟花,她愣住了。

    “老哥,这是要去摆地摊卖烟花吗”

    “对啊,等会咱俩一起去挣钱”

    “切。”李小颖翻了翻白眼,才不信李羽的鬼话。

    李羽见装也不再逗她了,“嘿嘿,我买的烟花,今年哥带你实现烟花自由开不开心”

    纳尼

    李小颖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不知道有多少的烟花,眼珠子都瞪圆了。

    喜欢放烟花的可不止李羽一个人,可以这么说,农村的孩子就没有不喜欢放烟花的,这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童趣。

    “老哥,你不是在逗我玩吧这么多烟花要多少钱啊”

    李小颖虽然说着不敢相信的话,但是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期待的小星星。

    “呵呵,几千块钱而已”

    李羽正准备装个逼,就看到老妈大呼小叫跑了出来。

    “哎吆你个臭小子,买这么多烟花干什么,你这是要作死啊”

    余老板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启动三轮车。

    “李总,我有事先走了,以后有需要记得找我啊。”

    轰隆隆

    看着已经一溜烟跑的没影的三轮车,再看看满地的烟花,胡晓萍心疼的直哆嗦。

    这得花多少钱啊

    对于过惯了节俭生活的胡晓萍来说,不管李羽能赚多少钱,该省的钱还是要省的,万一哪天

    啊呸呸呸

    胡晓萍赶紧驱散脑海里不好的想法,对着李羽又是一顿三连击。

    “叫你以后还乱花钱”

    李羽再三保证以后一定做到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才让胡晓萍稍微消消气。

    几个人好不容易把烟花搬到家里,二十筒万家乐实在太占地方,最终只能堆在大厅拐角处。

    还好李羽家是农村的三室两层小楼,大厅是两室打通的,面积足够大,要不然还真放不下。

    春节对于华夏人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农村,这份浓厚的感情依然保存的比较完好。

    平日里安静的农村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大规模回流,变得热闹无比,车辆的轰鸣声,小屁孩欠抽的笑声,一派欣欣向荣。

    奶奶好像很喜欢看到热闹的场景,一直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

    脚边放着炭火盆,头顶晒着冬日的暖阳,一脸笑眯眯的看着众人忙前忙后。

    这样的场景,让习惯了摸鱼的李羽非常羡慕。

    因为年三十之前家里要大扫除,一家人忙的脚不沾地,李羽感觉自己老腰都要累断了

    瞅了一个空隙,李羽搬着小板凳跑到奶奶旁边。

    我真不是摸鱼,只是想陪奶奶说说话而已

    “奶奶,平时村里都没人,你一个人在家急不急啊”

    李羽问的那是废话,农村平日里连条狗都看不见,剩下的都是孤寡老人,肯定很无聊。

    他之所以问这个,也是想把奶奶接到合淝去

    可惜他这点小心思,奶奶一眼就看穿了。

    “不急不急,现在这样就挺好,你们啊,有时间可以多回来住住。”

    额,自己还没开口呢,就被奶奶给堵回去了。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李羽不死心,还是想劝一劝。

    “奶奶,过完年我接你去我那住一段时间怎么样”

    “哎,不去了,你那房子都长得一样,根本摸不清路,还是家里方便”

    劝说无效,李羽只能聊一聊其他事情打发时间。

    圩子,是一种比较封闭的传统聚集区,一条圆形人工河把里面的住户和外面隔绝开,中间只留一条道,在古代就是绝佳的防匪工程。

    圩子里的人家都是一个姓,往前推三代都是沾亲带故,邻里关系比较和谐,凝聚力强。

    地利加人和,在古代,土匪最头疼的就是抢这种地方。

    因为面积比较小,只有四五十户李姓人家,所以叫李小圩。

    知道李羽回来了,圩子里不少人都抽空跑过来看看这个混出头的大侄子。

    没别的意思,真的就是看看,和进动物园看猴子的心态差不多。

    李羽真是谢谢老爸老妈了,在老俩口的宣传下,李羽俨然已经成为李小圩新生代里的成功典范,和别人家孩子李二蛋一样。

    “小羽回来过年了啊。”

    “嗯,才回来。”

    “听说你都开公司了,管着好几百号人,你那个公司是干什么的来着”

    “开站的”

    “哦,我儿子就整天上网,不好好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e,你这让我怎么接

    天被聊死了。

    “叔,来,抽根烟。”

    以上就是日常尬聊模式,一边接受着长辈的询问,一边不停的递烟。

    躲过了苦力活,熬过了大爷大妈的轰炸,世界总算是安静了。jujiáy

    接下来是祭祖,不过没有电视里那么浓重,只是老李带着李羽,两人拎着一堆地府的钞票,在爷爷坟前烧纸。

    不只是给爷爷烧纸,那些逝去的亲人长辈,只要还能被记住名字的,都会画个圈烧一摊纸。

    只是最近地府的经济环境估计不太好,钞票贬值严重。

    以前烧纸的面额都是100元,现在动辄都是100000000元大钞票,和津巴布韦有的一拼

    忙忙碌碌,时间来到大年三十。

    今年的团圆饭,和往年一样,因为奶奶在李羽家,所以二叔李大贵一家依然是和李羽家在一起吃团圆饭。

    只是今年的伙食档次明显提高,老李终于如愿以偿的喝到了珍藏茅台。

    不容易啊,仓库堆了几箱子茅台,天天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就是喝不到,老李都快馋出病来了。

    酒过三巡,李羽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主角。

    二叔和二婶两人常年在工地打工,二叔是工地的大工,二婶则在工地做后厨,两人文化程度不高,属于典型的吃苦耐劳型农村人。

    李铁也差不多,学渣一个,高中念完就去饭店做了学徒,算是继承了二婶的衣钵。

    这一家人以前也没什么崇高的理想,二婶唯一的想法就是多攒点钱,给李铁在县城买一套房,然后娶个媳妇早点抱孙子。

    没想到命运女神在这一年光顾了二叔家,在李羽的带动下,李铁辞去了旱涝保收的厨师工作,开始了夜摊老板生涯。

    这还不算,李铁年后要加盟奶茶店的事情二叔二婶也是知道了。

    对于李羽能一直带着自己儿子做生意,二叔和二婶都非常感激。

    只是二叔属于闷葫芦,你让他对李羽这个晚辈说感谢的话是不太现实的,他的感激都体现在酒里,李羽已经被二叔拉着喝了七八杯,再喝下去李羽的酒囊就满了

    一边被二叔拉着喝了小半斤,二婶王华则拉着李羽一直说。

    内容无非就是帮他们好好管着儿子,有什么事情就让李铁干,要是不听话就打断腿

    李羽回忆了一下,二婶这话好像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说了,那时候是李羽带着李铁上小学。

    两家人和和美美的吃完团圆饭,从大年三十下午开始,李小圩的成年人就自发组成一个个3人以上12人以下团队,主要以卡片或者塑料小方块为工具,开展数字排列和矩阵解析活动,通过智力和体力的比拼,最终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

    通俗的说,就是打牌打麻将

    老妈胡晓萍的牌瘾就很大,老李偶尔也喜欢玩几把。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李羽向来爱惜羽毛,从不参与这种民间斗智斗勇的活动。

    送走两位英勇出征的壮士,有了闲暇时间,李羽开始考察起李小圩周边的地形。

    在合淝的时候,李羽在秦伟开的农家乐项目玩过两次,对农家乐的投资、建设和赢利模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百六十一章 通货膨胀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