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你确定是东港的那个王浩?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你确定是东港的那个王浩?第(2/2)页
实发工资三十一万,他竟然说还不满意

    说还少了几万

    那副不在意的模样,似乎都已经习惯了

    张志强低头再看一眼自己的工资条,仔细看清每一个数字,最终一切的情绪,都化为长长的叹气。

    然后他扭过头看向窗外,眼神慢慢陷入了呆滞状态。

    他有点理解罗大勇了。

    于此同时。

    金属实验室把成果再次上报到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材料科学部。

    材料科学部收到了上报消息后,最开始还以为是重复上报,有个专家扫了一眼后,马上打电话到给金属实验室,才确定是研发的新进展。

    但是,这个新进展也太夸张了,而且速度也太快了吧

    上周一上报的成果,是制造出了抗拉强度1410兆帕的钛合金,仅仅过了一周,就上报说明制造出了抗拉强度1560兆帕的钛合金

    1410兆帕,已经达到了超高强钛合金标准,正常来说,强度数值往上提升十点,都能算的上是研究突破了,直接上升150点,都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不。

    是不能相信

    材料科学部常驻的几个专家聚集在一起,马上决定通知其他顶尖专家组建一个评审组,到金属实验室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自然科学基金的材料科学部,针对重点项目的评审专家团队高达两百人,大部分都分散在各个大学、研发机构,其中最顶尖的包括二十一名科学院以及工程院院士,但大部分都是挂名,只有真正出现无法评判、有争议的成果才会动一动。

    现在就接近无法评判了。

    材料科学部找了钛合金领域,国内数一数二的权威专家曹东明。

    曹东明是航空研究院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航空集团钛合金材料技术的首席技术专家。

    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曹东明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完成十一项国家重点项目,完成的钛合金应用成果不计其数,创建了出了符合国内形势的航空钛合金材料体系,同时也获得了无数奖项,包括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获得国防预研一等功、二等功,等等。

    曹东明身上的荣誉都数不过来,被认为是国内钛合金研发领域的第一人。

    当曹东明听到说西境交通大学金属实验室完成了超高强钛合金研发,常规手段制造出的成品抗拉强度高达1560兆帕时,顿时也感到非常的震惊。

    同时,也非常的好奇。

    他马上就决定动身前往西京交通大学,看一看金属实验室的研究具体是什么情况。

    曹东明的速度很快,比其他要来的专家快的多。

    周三中午,他只带着个学生,就来到了西京交通大学,也没有提前打招呼,就直奔金属实验室而去。

    彭辉知道材料科学部会有专家组来,却没有想到来的会是曹东明,而且来的还这么快,招待上就有些仓促了,只能先带着曹东明去办公室。

    曹东明也不在意招待之类的,他更关心研究成果,马上问起了相关的事情。

    彭辉从书架下方的盒子里,搬出一块锃亮的合金,“这就是成品了,我们已经详细检测过,室温下抗拉强度超过1560兆帕。”

    “屈服强度1530兆帕,剪切强度1010兆帕,伸长率在75到83之间”

    他说了一些其他数据。

    曹东明走近用手摸着合金表面,“颜色要更亮一些,铝的含量高吧彭教授,能说说具体过程吗我听材料院那边说,你们上周提交的报告,抗拉强度是1410兆帕,是检测错了,还是说做了新的合金。”

    常规手段制造出抗拉强度1410兆帕的钛合金,也是一项很不错的成果,但还不至于让曹东明如此惊讶,最多只会在研究需要提升钛合金强度时,找一下制造流程做为参考。

    拉伸强度1560兆帕的钛合金,可以说强度有了质的突破,重视程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彭辉道,“我们是改善了制造工序,也对一些工序进行了控制,熔炼过程中温度调节,冷却工序的方法,等等,因为需要更快的增温,我们还用了一些其他手段”

    曹东明听着不断的点头,满是好奇的问道,“你们怎么知道,那样就可以帮助提升最后成品的强度。”

    彭辉犹豫了一下,还是解释道,“我有个老朋友,夏国斌,他给我介绍了西海大学的王浩,王浩,你知道吧就是经常上新闻的那个,数学天才。”

    “我听过梅森素数。”曹东明点头道。

    “对就是他。”

    彭辉继续道,“王浩教授,可不止是做数学理论研究,他还是顶级的数据挖掘专家,帮助我们依照实验数据做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我们就按照结论改善的工序、流程。”

    “这个研究做下来,王浩教授的贡献很大啊,这次的成果上报人员名单上,我也把王浩列在了第二位。”

    第二位,已经是最高了。

    彭辉是项目的申请人、负责人,肯定是位列第一位的,其他人的贡献再大也只能列在第二。

    曹东明听的有点疑惑,他仔细的想了一下,满是奇怪的说道,“我记得是上个星期,在航空集团一个钛合金项目中断调查报告里看到过王浩,他是做数据工作,但好像是不懂材料学,没有发现上报实验数据的错误,怎么”

    “你确定没弄错”

    “是那个东港大学的博士,然后被东港解聘的王浩”

    彭辉反倒是听笑了,他非常确定的说道,“就是那个王浩”

    “曹教授,你也不用怀疑,前一段时间闹得那么大,东港解聘王浩这事,你应该听过吧”

    曹东明听着点头。

    “东港大学都不调查仔细,就解聘本校教职工,这种事都能干出来,提交的报告把问题归在王浩身上,有什么大不了的。”

    “东港合金实验室的项目都中断了,谁还在乎那个”

    “也对。”

    曹东明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他顿时对王浩的分析工作更感兴趣了,“彭教授,能把数据分析报告拿出来看看吗我要把整个研发、制造流程都过一遍。”

    “当然没问题,这边请。”

    彭辉说着就带头朝着数据分析办公室走去。

    求月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