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众将一朝凌云,陆羽被迫授勋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众将一朝凌云,陆羽被迫授勋第(1/2)页
重建太学,重立太学石经,几乎整个朝廷全员通过。

    不过

    也有个小插曲。

    任命蔡琰为经学院博士、太学教学总长,陆羽为行政总长时,多少还是出现了一些议论。

    倒是不关乎陆羽,说到底,还是因为蔡琰是女子啊

    一个女子去做太学教学总长,这从古至今还从未有过。

    不过因为杨彪、伏完等人均与蔡邕有旧。

    再加上如今这个天下,真要找出一个类似于蔡琰这样天下公认的大才女、士人的领袖,还真的比较困难。

    再加上汉代的女子,地位不算低,汉代时期的女子入宫教授皇后与贵人,甚至是教授皇子也算是有例可循。

    比如,收服西域的班超,编纂汉书的班固,他俩的妹妹班昭,就曾多次入宫教学,被称为“曹大家”,邓太后临朝时,她也曾参与过政事。

    如今,任命蔡琰为经学院博士、太学教学总长,只要有例可循,也算是说得过去。

    故而一番议论后,这件事儿算是尘埃落定。

    不过

    比起蔡琰,天子刘协倒是更关注太学的行政总长陆羽。

    要知道

    太学要么不兴建,一旦重建起来,那绝非寻常私塾、官学可比,陆羽掌管太学,不夸张的说,那掌握的便是大汉的未来

    更是大量满朝公卿子弟、世家公子们的恩师

    看似并不重要的太学总长一职,此间蕴含的能量何其庞大,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一个太学总长的身份能够搅动这汉室的风云

    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呼

    刘协眼眸凝起,这一刻,他越发的对陆羽志在必得。

    且,不夸张的说

    如今的陆羽已经是他稳固朝纲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甚至关乎汉庭的未来。

    太学重建一事尘埃落定。

    接下来,曹操开始了表奏功勋。

    “臣奏请嘉奖此番迎陛下有功之臣”

    “臣请陛下赐给冀州牧袁绍大将军之官位”

    “臣请陛下赐给荀彧尚书令之官位

    “臣请”

    不出所料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曹操的第一封奏书没有提及,第二封自然少不了。

    不过

    有几个点,倒是让满朝公卿有些疑窦。

    譬如,曹操竟主动放弃了天子亲口授予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之官衔,反倒是屈居于袁绍之后,甚至居于太尉杨彪之后,任命为司空

    再譬如,所有人都格外关注的许都令一职

    他的人选,竟然是一个从未听说过名字满宠

    按理说,许都令不是曹氏、夏侯氏族人,多少该让百官放心一些,可这个满宠到底是什么底细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许都令可是与满朝群臣息息相关,一时间所有人心里倒是都没谱了。

    这也就罢了

    最让天子与百官惊异的当属陆羽。

    没错,就是这位刚刚被曹操表奏的太学总长的陆羽。

    朝廷中早就传开了,曹操迎天子过程中许多谋略,都是他部署的,曹操奏疏中也提到了,他是迎天子的首功之臣。

    可诡异就诡异在这儿

    就是这么一个满朝群臣都在猜测,曹操会不会表奏为九卿的公子

    竟然除了一个太学总长外,曹操的奏疏中再没有丝毫提及

    没有封侯,也没有封为九卿高位,甚至连一个官衔都没有,那么他岂不还是一个小小的幕府功曹

    再加上,上朝时天子通过宦官透漏给百官一个讯号,天子有意拉拢陆羽让百官配合。

    可现在连个官位都没有怎么配合

    难道天子拉拢陆羽的想法,已经被曹操给识破了

    如果这两点结合起来的话,那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这

    果然,天子刘协当先开口。“这一路上,曹爱卿与众将士居功至伟,凡是曹爱卿所请,朕全都准了,让尚书台草拟诏书即可只是”

    天子刘协顿了一下

    他缓缓起身,走下台阶“曹爱卿,为何这一封奏疏中没有陆羽的名字呢曹爱卿也提到,这一路上的谋算少不得他,缘何只赐给他一个太学总长的官衔呢难道是曹爱卿有什么难言之隐”

    天子刘协这是在试探,他生怕曹操得到了什么风声。

    可他哪里知道,他想封赏陆羽,曹操又何曾不想呢这是亲儿子呀莫说是九卿了,只要陆羽开口,曹操便是三公之位也替羽儿请来。

    可问题是,人家羽儿不干哪,偏偏这事儿还强求不来。

    “陛下明鉴”曹操拱手,依旧做出一副极其谦卑的样子。“陆羽原是臣下的幕府功曹,此番封赏,臣下也去询问过他的意见。”

    “陆功曹机敏聪慧实乃大汉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恕罪,臣尚未考虑好哪一个官衔更适合于他,原本计划在下朝后与尚书令一道细细商议,倒是不想陛下先一步问出。”

    噢

    闻言,天子刘协颔首,他在这长乐宫殿内左右踱步。

    整个大殿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了几分。

    他的眼珠子连连的转动,似乎也在思索

    原本皇后伏寿献给他的计略,是加封陆羽,曹操封寻常官衔,他刘协就加封为九卿,曹操封九卿,他刘协就加封为三公之列。

    只是现在嘛

    曹操不按套路出牌,那他也不能按套路出牌了。

    “哈哈”天子刘协爽然一笑。“曹爱卿辛苦了,只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陆羽的官衔,朕有个主意,曹爱卿听听如何”

    这是天子向曹操征询意见么满满的礼贤下士的既视感

    这

    百官微微一顿,这算是天子给足了曹操面子。

    果然,曹操眼珠子一定,当即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连拱手拜道:“陛下吩咐即可,陛下如何说,下官就如何做又怎么敢有丝毫质疑呢”

    演员的自我修养嘛

    大家都是好演员此番飙戏更是平分秋色。

    一个是忠于天子的臣工,一个是对臣工格外关怀的天子。

    好一副君臣和睦的景象。

    “曹爱卿言重了”天子刘协继续开口。“此番朕与百官能获救,陆功曹居功至伟,若然只是任命其为太学总长,朕这心里难免过意不去,恰恰朝廷大司农之位尚缺,不如就让陆羽做这大司农,曹爱卿意下如何”

    天子依旧是商量的语气

    可

    大司农,这三个字一出,百官的眼眸均是凝起,特别是曹操,他的眼眸猛地睁大。

    没有人比曹操更熟悉这大司农的官位

    昔日他的父亲曹嵩便担任过这大司农,而且还是一任六年。

    要知道,之所以曹操年轻时得罪豪门贵族,甚至刺杀过张让,最终却安然无恙,这与他爹曾身为“大鸿胪”、“大司农”的官位息息相关

    大鸿胪与大司农均是九卿之一。

    大鸿胪,乃是与天子接触最多的官员,因为它掌管着天子的私库

    而大司农,除了负责大汉的农政外,还掌管着赋税、国库可谓是抓住了帝国的财政大权。

    对此,曹操感同身受啊

    曹家有多富怕是他曹操自己都不知道

    可以说,这大司农就是大汉帝国最肥、且最有实权的部门

    无论哪个部门办公行事,能离得开钱和粮这两点呢把握住钱、粮大权,那无异于把握住了整个帝国的命脉所在。

    很显然,天子刘协不是心血来潮随便开口的,他是经过深思熟虑。

    这

    曹操微微一顿,他倒不是觉得这官,羽儿做不了。

    关键问题是,这就与羽儿的初衷有些违背了,掌管大汉农业、财权无论怎么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啊

    偏偏如今朝堂之上,天子都开口了,他若是拒绝,那可就有点儿跟天子唱反调的味道了。

    罢了羽儿看起来是逃不过这大司农的官衔了

    当即,曹操拱手。

    “陛下圣明,是臣疏忽了,还是陛下慧眼识英才,这大司农的官衔授予陆羽极为合适,陛下圣明”

    一字一顿,字句间铿锵有力

    曹操这话脱口,算是尘埃


第二百一十一章 众将一朝凌云,陆羽被迫授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