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六章 设使无孤,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设使无孤,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1/2)页
日已西垂,夕阳残照。

    在斑驳的城楼上,此刻的许都城西城门下,依旧围着大群百姓,人声嘈杂,原来是头顶城门楼上挂着几只木栏盒子。

    里面赫然便是董承、王子服、吴硕、种辑等人血淋淋的头颅。

    无数百姓、无数士子无比胆战心惊的交头私语:

    “曹司空竟连国舅都杀了,听说贵妃与龙嗣也遭到毒手,还有这次风波牵连到的曹司空下令均要诛九族这些年曹司空还是第一次对汉庭这么狠辣”

    “这也难怪呀,毕竟是汉庭先动手的,曹司空愤怒也是情理之中。”

    “哎,人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现在世道都变了九族,这又要牵连到多少人呢”

    这些话脱口

    有唉声、有叹气

    更有士子悄声询问道:“那天子算不算是董承的九族呢”

    这话脱口,早有人一把捂住了那士子的嘴。

    大家心照不宣,却莫有敢回答者

    所谓九族,指代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正确的答案是,天子刘协也是董承的九族之一。

    就在这时,一文吏登上了城门,居高临下的宣读着曹操的诏书:

    “孤身为司空,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设使国家无孤,不知道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有人见孤强盛,言孤有不逊之志,故有董承、王子服、吴硕、种辑诸逆,谋刺于孤,孤不斩此逆,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不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这话倒是有几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既视感,或者说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

    人群中,一个老者面色悲怆,他伸着衣袖抹着把眼角留下的泪痕,此人正是前太尉杨彪,他心头细语:“董将军、王将军,老夫老夫祭你们来了。”

    杨彪似乎喝了不少酒,整个人摇摇欲坠,尽管他尽量的掩饰着自己的心情,可那泪水还是浸湿了这一片黄土

    “设使国家无孤,不知道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这一纸诏书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许都城的大街小巷

    也传到了司徒府门前,传到了司马懿的耳朵里。

    日已西垂,暮霞灼灼

    司马懿依旧站在司徒府门前徘徊等候,甄家五女进去了,甄家五女又出来了,可还是没有龙骁营的甲士通传,让他司马懿进入其中。

    终于

    “踏踏”的脚步响起,原来是典韦走出了大门。

    司马懿眼中一亮,赶忙迎上去。

    “典都统陆总长可是要见弟子了”

    典韦冷冷的回道:“陆公子不见,你回去吧”

    啊

    司马懿一愣,他旋即一把拉住典韦的衣袖。“请典都统再为我通报一次可好,就说就说太学生司马懿真的有急事求见”

    呵

    典韦再度冷笑一声。“你以为这司徒府是那青楼红馆哪你想来就来,想进就进你不过是一个太学生,是一个罪臣之子,司徒府里的哪一件事儿不比你的事儿要紧快走吧,别逼着我动手”

    司马懿无奈焦灼之下,忽然又看到了郭嘉从司徒府内走出

    他大步上前,像是寻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郭嘉的身前拱手一拜。

    “郭师傅求你引荐,让我见见总长我我愿意替父受死”

    呼

    “替父受死”郭嘉顿了一下,微微摇头。“你父亲那人头好歹还能杀一儆百,可你的人头有什么用毫无价值”

    这

    司马懿无话可说

    郭嘉的话再度传出,带着些许刻意,又带着些许意味深长:“仲达呀人家甄家五女能进司徒府,那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可你呢你就这两个肩膀扛一个头过来诚意呢没有诚意你觉得陆司徒会见你么”

    “想想昔日里的杨修杨德祖,再想想今日里的你司马仲达凭什么杨德祖就能够成为陆司徒的关门弟子委以重任而你始终不受待见呢”

    这

    司马懿绝顶聪明,从郭嘉的话中他似乎体会到了什么。

    杨修委以重任

    司马懿诚意

    原来是诚意么

    如今,萧墙之祸已解,陆司徒,或者说曹司空最迫切想要的是什么

    骤然间,司马懿明悟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当即拱手一拜,似乎觉得这样的表达还不够,“啪嗒”一声跪在地上,脑袋磕在了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这是干什么”郭嘉陡然一惊,司马懿则是再度磕了两个响头。“郭师傅指点迷津之情,司马懿终身难忘”

    一言蔽,司马懿起身,转身上马扬长而去

    夜色垂降,阴影中笼罩着的司徒府更显神秘与威严,偶尔传出那貂蝉与蔡昭姬合奏的琴声,倒是为这司徒府更添了几分深不可测。

    陆羽缓缓从正堂走出

    他迟疑了片刻,旋即询问身旁的龙骁骑甲士。

    “奉孝走了么”

    “已经走了”

    “那司马仲达呢”陆羽接着问。

    “也走了”龙骁营甲士如实回答。“是驾马疾行而去的似乎颇为急促。”

    听到这儿,陆羽颔首,旋即面朝虚空。

    感慨道。

    “希望这小子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吧,不对,要是体会不到,他就不是擅长一苟到底的司马仲达了”

    心念于此陆羽眼珠子闪烁,整个人平添了几分自信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的目标或者说曹司空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京兆尹司马防,而是

    刚刚想到这儿

    有龙骁营甲士提醒道:“陆公子,方才蔡琰姑娘派丫鬟来提醒过了,今晚陆公子需去水一方”

    呃

    听到这儿,陆羽微微一怔,旋即回过神儿来。

    这就是好姐姐呀,连今晚去哪都给安排好了

    话说回来,这庐江大小乔,妹妹是小桥流水,姐姐是在水一方,钟繇亲笔撰写的这两个牌匾形容的是真的贴切。

    京兆尹府,司马懿在院落中静立着。

    夜已深,他的精神已经有些萎靡,他抬起头望着这月上柳梢,看着这乌鸦嘎嘎而鸣,浑身骤然打了个冷战,踉踉跄跄的提起一桶水

    猛的当头浇下,大有一股醍醐灌顶的感觉

    呼

    长长的一声呼气,似乎被冷水灌下,他更添得了几分冷静

    再没有一刻比此刻的他,对局势掌握的这么清晰。

    “你疯了”

    一丝流云飘来遮了月色,也遮住了来人的神情,这是一个女子,与寻常女子不同的是,她的手中握着一把剑。

    她名唤张春华,是昔日里粟邑县令张汪之女,因为父亲对司马家有恩,很小的时候父亲病故前,定下了她与司马家二公子的婚事。

    起初她对这亲事还颇为不屑,还在江湖上闯荡了几年,人称“春小太岁”。

    可终究是不愿违逆了父亲的遗愿,如期嫁入了司马府,这已经是嫁进来的第二年。

    她的夫君司马懿挺怂的,处处怕她,当然了,真论起打斗来,司马懿也不是她的对手。

    此刻的张春华快步走出阁宇,长剑往胸前一挺。

    “不就是老爷的事儿么至于这样么明日里,我去那大理寺将他劫回便是,咱们一道回河内,我就不信,在河内之地曹操还能无法无天”

    “你懂什么”罕见的司马懿反驳了夫人一句,“如今河内已经是曹司空的了,不远的将来,河北、关中也会变成曹司空的,除非咱们能逃出这大汉,否则否则”

    “那就如你这般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什么也不做么”张春华脾气暴的很,言语间不给司马懿分毫面子。

    “我我怎么就怨天尤人了我我这不是在想办法么”司马懿感慨道

    “那办法呢”张春华接着问。

    “衣带诏衣带诏”司马懿当即吟道:“无论是曹司空,还是陆司徒,他们如今最迫切想要拿到的便是衣带诏,便是那上面的名单,所以所以要救父亲必须必须”

    “可衣带诏在哪呢”

    “在”司马懿那湿漉漉的头发骤然一甩,“它在我这儿”


第三百五十六章 设使无孤,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