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六章 怎么,哪里都有这隐麟呢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怎么,哪里都有这隐麟呢第(2/2)页
这一次的行动几乎是完胜,几乎在曹军没有损失任何兵马的前提下,利用对环境的了解,趁袁军不备,造成了人为的洪水倒灌。

    碾压

    在洪水与虎豹骑的配合下,这一战就是碾压,至于死了多少袁军甲士,夏侯渊与曹纯很好奇,但具体的数字就只有天知道了。

    天刚破晓,黎明已至

    昨夜被暴雨的巨大声响叨扰了一整夜,心里惴惴不安的官渡百姓走出了家门

    他们大多生活在这里,生于斯、长于斯。

    他们太清楚汴河与官渡的位置。

    往往

    暴雨袭来之际,他们最担心的便是堤坝被冲毁

    而昨晚那么大的雨,竟没有酿成悲剧,还真是幸运哪

    他们开始出门

    去修补自己的房屋,整理下那暴雨肆虐下的房子、院子,可还没来得及干活,就看到了那大量从白马、延津迁来的百姓,他们在交口议论着什么。

    仔细去听才知道。

    原来,昨夜汴水决堤倒灌入延津城,几十万袁军成为了水中鱼鳖,被淹死者不计其数

    这

    怪不得官渡没有被淹,原来是汴河的水都倒灌入了延津城

    无数官渡百姓倒吸一口凉气

    幸运哪

    这是天佑官渡啊

    是“延津”替“官渡”挡了这一刀

    而那些被迁来官渡的百姓更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并不知晓,洪水倒灌延津城,是豹骑挖通的沟渠,是夏侯渊下令掘开的堤坝,是陆羽设计的全盘行动。

    他们只以为

    是是这位大汉司徒又发挥出他那“阴阳家一派”的绝学,算出了天降大雨、堤坝决堤、洪水倒灌。

    是他是他,就是他

    是他挽回了几十万百姓、几十万生灵的生命

    他们记得前几日,陆司徒下令将全城百姓迁往官渡,他们中许多人还痛骂陆羽,更有甚者,将陆羽比作“迁洛阳百姓入长安”的董卓

    说实在的,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业去一个陌生之地呢

    可

    今日,这脸被打的是“啪啪”作响

    要不是陆羽洪水倒灌之下,他们他们别说是家业,就连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至于,袁绍那几十万沦为水中鱼鳖的甲士,谁特喵的在意他们

    活该,那就是活该

    “啪嗒”

    街道上,已经有人跪下不是跪谢神明,不是拜老天爷,而是感谢陆羽救命之恩,这是救命之恩哪

    呃

    当然了,陆羽有点尴尬。

    他的脸皮虽然厚,也不能这么“厚”吧

    是他设计把人家延津城给淹了,毁掉了无数百姓的家业,将百姓们强行从延津迁往官渡,也是怕有百姓提醒袁绍,大雨天要防范河堤。

    偏偏,到最后

    人家百姓们还得谢他陆羽,拜他为活菩萨

    简直活脱脱满满的春晚“卖拐”的感觉

    官渡,衙署

    “报,袁军狼狈的集结,放弃了延津与白马城寨,再度撤回了黄河以北的黎阳城。”

    “报,据初步估算,延津城内被大水淹死的袁军超过三万人,自相践踏、被马蹄践踏而死的超过五万人”

    “报,听闻袁绍病了,黎阳城外高挂免战牌”

    一连无数急报接踵而至。

    坐在主位上的陆羽轻轻的点了点头,不出所料袁绍暂缓了南下的步伐,官渡之战的上半场算是结束了

    要知道,根据古籍文献的记载

    整个官渡之战打了将近两年

    可后世许多写网文的,恨不得斩颜良、诛文丑、奇袭乌巢,三天就打完了

    往往看到这类网文时,陆羽的尴尬症都犯了。

    按照古籍文献的记载

    官渡共计是分三个阶段的试探,对垒,决战

    而对垒中又包括“互相偷家”、“互爆粮道”,单单这个阶段就持续了一年之久

    现如今,充其量双方的“试探”已经结束,“对垒”阶段才刚刚开始。

    而凭着陆羽对袁绍的了解,哪怕是病了

    可他官渡这一战,他也不会轻易言败

    袁绍多傲气的一个人这次的锅他又甩不出去,不挽回这个面子他哪有脸回北境哪有脸面对那些门生故吏

    “传令下去”陆羽吩咐道:“袁军放弃的延津与白马城寨,我军任何部队不许去占领甚至不许靠近违令者军法处置。”

    唔,这

    一旁的夏侯渊眉头一瞥,当即挠了挠头,他不懂了。

    打仗不就是为了夺回城池么

    怎么袁军退了陆羽反倒是不许占回城池

    难不成要等袁绍病好,重新将这些战略占据回去么

    要知道

    此前虽然曹军也丢掉了城池,可每丢一座,让袁绍付出的是大几万将士的性命,这次拱手相让

    难免让夏侯渊心头不解

    当即,他就打算细问一番。

    哪曾想,徐庶却是抢先开口。

    “陆司徒还是要把,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定在官渡么”

    说着话,徐庶缓缓起身,走至桌案前,伸手指向了案几上的舆图

    舆图并不算特别的详略

    只是将官渡至许都,官渡至黎阳一线的战场详细绘制

    其中,位于鸿沟上游,汴水之畔的官渡处于此舆图的中间,这也是陆羽此前着重的标记过的名字。

    “没错”陆羽微微一笑。“决战之地,必须是官渡”

    心念于此,他把眼眸瞥向了延津以西,官渡以东的一处地点。

    乌巢

    没错就是乌巢。

    若然曹、袁决战的地点是黄河北岸的黎阳。

    或者是黄河南岸的延津、白马

    那么袁绍的补给线、粮道并不远,哪怕是从冀州运送粮草过来,问题也不大

    可若是官渡,这算是兖州的门户了

    几乎贴着兖州的屯粮重地濮阳城

    曹军粮草的压力会骤降

    而同样的,冀州往这边运送粮草压力会很大、会巨大,一旦出现粮道被劫、补给线切断那对袁军的影响无异于致命的。

    所以,袁绍势必会把大量的粮草运往前线,以备不测

    而对于他来说,选取一处“隐秘”且“安全”的屯粮之所就显得异常的重要了。

    便是为此

    哪怕是等,陆羽也要等到袁军再度南下。

    等到袁军将大军屯驻在官渡对面的“沙堆”之地

    等到袁绍将这存粮之所选在乌巢

    这里隐蔽、且只有一条通道,简直就是最有利的存粮之所,只要袁绍发挥正常局势依旧是尽在把控之中

    这

    听到这儿,夏侯渊再度敲了脑门,他的眼睛也顺着黎阳,顺着白马,顺着延津再望向最后的官渡,这就像是一条线,一条陆羽事先帮袁绍“规划”好的进攻路线。

    只是

    罢了,夏侯渊不想了,这道阅读理解太难了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有一种感觉,跟陆羽一起打仗就俩字轻松

    完全不用带脑子,莽就对了。

    就在这时。

    陆羽的再度传出。

    “忘了正事了。”

    “夏侯将军,有劳你将战报写好,飞马报送至许都城,还有,千万记得捷报里,豹骑的功劳一定要大书特书豹骑的弟兄们忙了这么许多时日,冒雨开凿挖渠昨夜又熬了一夜去围杀敌人,颇为辛苦呀”

    这

    夏侯渊一怔,陆羽越是让他大书特书,他反倒是感觉,这份功劳该大书特书的是陆羽

    若是没有他的布局

    哪能有此完胜

    豹骑也就不会有分毫的功劳

    饮水思源哪

    “对了”

    就在这时,陆羽又补上一句。

    “夏侯将军写这封战报时,务必再给一个人安上一份大功劳,这对曹司空,对未来的布局格外重要”

    呃又一个人

    谁呀

    这下,可把夏侯渊的好奇心给调出来了。

    多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