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接下来做点什么?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接下来做点什么?第(2/2)页
最为心事重重的就是韩庚。

    别人能看出智瑶选择唐作为国号,接下来最可能发生什么,没有道理韩庚看不出来。

    这不,秦君刺在能够跟智瑶说话的时候,看上去十足的热情,显然就是想要联合新生的唐国做点什么。

    晋国,或者说韩氏好像要变成一块肥肉有想法的不独秦君刺,不要忘记楚国也能出兵河西。

    楚君章同样在思考插一脚的利弊,思来想去认定必须参与,哪怕是帮小弟秦国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有点麻烦的是唐国在秦地也有城邑。”这一点,同一时间的好多人都想到了。

    什么新生的唐国在秦地有疆域那是智瑶还作为晋国之臣时,晋国从秦国手里抢到的土地,直接打到了泾水以西。

    现在,智氏立国,狐氏和钟氏追随,一下子让新生的唐国在济水边上有一大块飞地。

    那是包含“侯丽”、“泾阳”、“麻隧”和“棫林”在内,以及渭水南岸的“丰”、“豪”、“戏”在内的一大片土地。

    硬要有个占地面积的话,大约是三四万平方公里

    某种程度上来讲,唐国在河西以西的飞地,阻挡了秦国向东进军的路线,搞得秦国想要东出,要么是直接与唐国为敌,不然就只能从靠近义渠的势力范围绕路。

    秦君刺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以协商的方式,付出能够接受的代价从唐国那边拿回失地。

    当然了,要是唐国愿意跟秦国结盟攻打晋国,秦君刺能够接受暂时不拿回那些土地,前提是楚国必须在那个联盟之中。

    饮宴结束之后,才会是邦交的最佳时间。

    当然了,智瑶的饮宴并不是安排在晚上,其实是下午。

    这个也是当前时代的一种制约,极少人才会在晚上设宴,有宴会一般是下午临近傍晚的时分。

    结果是,饮宴在傍晚结束,随后想要谈点什么的诸侯再各自邀约。

    不出意外,楚君章和秦君刺走到了一块。

    比较令人迷糊的是鲁君宁、季孙肥跟勾践搅和到了一起。

    智瑶则是看着没有离去的韩庚以及郑国君臣,知道两波人都有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跟自己商谈。

    郑国想谈什么不难猜的。

    智氏攻夺了魏氏在晋国南境的封地,同时跨河控制住“虎牢”和“祭”、“滑2”两块要地,等于说郑国依旧是失土状态,并且最为要命的是“祭”地是“新郑”的门户。

    这么说吧,“虎牢”的存在是卡住战略要地,控制住了交通线,郑国君臣没有奢望能够拿回去,着实很希望能够从新生唐国这里赎回“祭”地。

    “非我夺自郑国,乃是取自魏氏。”智瑶说的这个我是指国家。

    所以,智瑶选择先跟郑国君臣谈,请韩庚另约一个时间。

    可以视作智瑶认为跟韩庚谈话的用时会比较长,有另约时间的必要;也能看作智瑶是在敷衍韩庚。一切就看韩庚怎么想和怎么做了。

    罕达不想跟智瑶纠缠这个,说道:“如我赎回,可否”

    这个就取决于唐国接下来顺位战略目标的选项了,不是吗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