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6章:胆肥的宋国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6章:胆肥的宋国第(1/2)页
发生在“新郑”周边的战争可为万众瞩目,即便是实力弱小的诸侯也在随时注意战局变化。

    他们派来暗中窥探的细作大量被原军或楚军杀死,作为“观察团”的使节倒是安全有所保证。

    这是一种古老传承下来的礼仪了,诸侯能够派遣使节前往某个交战地观摩,交战双方得知对方是使节的身份一般不会刻意为难,相反会以礼相待。

    该一项礼仪现在并没有被废止,只是使节受到的约束大了许多,不再是依靠持节就能安全无忧到处溜达。

    既然众诸侯都在关注原军和楚军在“新郑”附近的交战,他们哪怕不了解所有交战详情,或多或少能从战局的变化得出自己的猜测。

    诸侯一开始认为原军兵少,楚军着实人多势众,战况或许是原军处于不利地位。

    后面,楚国一再分兵,从多处威胁原国,尤其还做出了解放鲁地的举动,认定原国恐怕很难招架。

    一再发生的事实却不是诸侯想象的那般,原军以少于楚军五倍的兵力在交战中越打越勇,主战场竟然是原军占据优势。

    发生在“虎牢”周边的交战则是处在态势不明的状态,某种程度上原国兵力不足的弱点被显示出来。

    楚国组织了一直联军向鲁地进发,后来原国开始从鲁地撤军,看似原国在局部战场输了一局。

    那么,当前的情况就是,主战场的原军掌握优势,楚军在“虎牢”似乎跟原军进入僵持阶段,倒是联军在鲁地有望获得胜利

    这样一来,原国和楚国的较量到底该怎么算

    以出动兵力当然是楚国比较多,展现出了一个老牌强国该有的底蕴。

    看交战时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没有疑问就是原国比较强悍,以少于楚军五倍的劣势,打出了很漂亮的交换比。

    “助原抑或盟楚诸位以为当作如何选择”宋君栾问道。

    关于到底选哪一边站,宋国君臣已经犹豫了两个月。

    只是两个月那是因为此前他们坚定地站在原国一边。

    会出现犹豫是宋国君臣发现越国出兵北上,结果原国竟然没有做出反应,猜测原国没有余力去阻止越国的北上。

    换作以前也就是晋国时期,哪怕晋国再是力有不逮,绝不可能坐视越国向北方扩张的。

    那么一搞,宋国君臣就该怀疑原国的实力,思考要不要坚定站在原国这一边了。

    所以吧他们还是会拿现在的原国跟之前的晋国比较,再用固有思维来进行区别,稍微看到原国有所软弱就心里出现动摇。

    “原国近来灭国实多,不复晋国之时仁厚。”公子特说了自己的观点。

    向巢说道:“如今我与原国已有接壤,确实不得不防。”

    自从智氏灭掉卫地,宋国确实就已经跟智氏产生接壤,后来智氏化家为国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晋国仁厚别看晋国一再出兵殴打某个诸侯,可是成为霸主之后的晋国确实没有再灭掉一个周王室分封的诸侯,相反一再保障哪怕是弱小诸侯也能维持国祚,怎么能说不仁厚呢。

    在之前,宋国不跟晋国产生接壤,对宋国最有威胁的当然是楚国。而楚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再入侵宋国就证明了这一点,别说楚国是春秋时期灭国最多的国家,宋国能不害怕吗

    宋国害怕之下,远比其他诸侯侍奉晋国更加心诚,算是晋国最坚定的铁杆盟友了。

    现在哪怕还是存在惯性,比如宋国天然上更倾向于新生的原国,情况出现变化依旧是一个事实,他们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

    今天,宋国君臣商讨的就是怎么应对变局,希望能够尽快拿出一个方案。

    背景则是宋国发布动员令,第一批征召起来的军队就达到七万,后续还有新的部队正在集结,以计划最终将征调出一支十二万左右的大军。

    话说,宋国集结这么一支大军到底想干什么他们其实在集结起大军之后什么都不用干,纯粹对列国亮肌肉也是一种选项。

    可是,集结军队就代表消耗了纳赋额度,什么都不干就显得太亏了。

    十二万的大军啊纯以规模来说,当前能集结起十二万大军的国家没有几个,宋国恰好是其中的一个。

    在很早之前,宋国就有好几次集结十万左右大军对抗楚国入侵的历史,没有这份实力的话,他们或许早就被楚国灭掉了吧

    这一次除了向诸侯亮肌肉,主要是让原国和楚国、越国看到宋国具备的实力,也是宋国君臣用来检验国家武力的行动,延伸出来的问题变得很实在,宋国到底应该怎么选边站,或者干脆不选边站。

    毕竟,天下局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宋国的根脚问题好像变得不再重要,接下来看的是国家的整体实力。

    宋国位处交通枢纽,以前经济只输给齐国,着实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二富有之国。

    现在谁的经济最好以贸易额度来说,宋国恰恰就是最好的那个。他们大肆向诸侯贩售粮食与其它资源,依靠接连不断的战争发了不止一笔。

    以经济总体量的话,没有疑问则是原国最大,要说存在什么问题就是原国对外出口额度有点少了。

    原国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军事装备相关,另外一种商贸往来最大的是粮食。一般是智氏大批量贩售武器装备给国中的家族或是个人,再利用任何渠道对外采购大批的粮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显得比较不健康。

    卖给原国最多粮食的就是宋国,某种程度上也让宋国君臣猜测原国的农业状况好像并不多么美妙。

    那么,原国很缺粮吗以总体状况来讲,原国其实并不缺粮。

    原国对外大批采购粮食以及其它物资,根底在智瑶为横扫天下进行物资储备。

    “先灭邾国,如何”褚师子肥说道。

    宋君栾眉头一挑,看上去很是意动。

    在曹国的灭亡过程中存在了很多偶然,却是让宋国发现天下局势出现变化。

    以宋国的根脚,什么时候轮到他们进行扩张了偏偏宋国灭掉曹国没有遭到晋国的清算,其余国家也只是口头上“哔哔”几句,一点实在的惩罚行动都没有。

    那一次之后,宋国君臣开始胆儿肥了。

    向巢说道:“我集结大军,原国、楚国、越国必然发觉,或可静待三国来使,再作下步打算”

    有一张地图能够发现一点,宋国成在地理位置因素,受到的制约也受于地理位置,他们现在与当世三大强国都有接壤,并且不要忘记郑国这个小强,等于具备对外入侵能力的国家都跟宋国成了邻居。

    恰恰因为有点实力的国家都能威胁到宋国的实际安全,着实是让宋国君臣产生了更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褚师子肥刚才是什么提议,干脆出兵灭掉邾国,是吧

    换作以前,宋国有那份实力也没有那个胆,怕的就是列国出兵干涉,再次上演围殴殷商余孽的戏码。

    现在不一样了

    当世三强之二的原国和楚国在打生打死,小强之一的郑国在规模浩大的原楚战争中有如大海波涛中的小舟,另一个当世强国毛病了才会来招惹宋国,确确实实是宋国进行新一轮扩张的绝佳机会,看上去邾国也真的是一个攻灭的好目标。

    鲁国爆发奴隶起义之后,盗跖带着队伍到处流窜,最后抵达的位置就是小国林立的地方,邾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褚师子肥说道:“诸侯深受暴乱之苦,我军开拔而往,乃是为民除害。”


第456章:胆肥的宋国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