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0章:或是彻底解决赵氏代国的机会?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0章:或是彻底解决赵氏代国的机会?第(2/2)页
秦国没有被灭之前,他们的聚居地集中在渭水与汧水交汇的“雍”都附近,另一处则是秦国的发源地“冀”地,其它区域真的就是没有多少人烟。

    智瑶这一次来到秦地,能在洛水周边看到城邑与村庄,还是智氏、魏氏、韩氏的努力成果,只不过后面大多便宜了中行氏。

    中行寅在“泾阳”很隆重地迎接智瑶的到来。

    这位智瑶的长辈,年纪方面也很大了。

    恰恰是因为年纪太大的关系,要不然中行寅怎么都要出城十里以上迎接,不是在城门处迎接。

    “大王,近来义渠多有异动。”中行寅没有入城门,先告诉智瑶一个消息。

    义渠在诸夏史书上的篇幅并不多,他们却是跟秦国相爱相杀了近三百年的一个异族势力。

    最为强盛的义渠一度杀到秦国的都城,那个时候的秦国可是能够一国独扛五六个国家的合力讨伐,能够端倪到在史书上篇幅少的义渠实力没有那么不堪。

    如果研究能够发现一点,义渠其实比月氏、东胡、匈奴的发迹更早,他们也是第一个将游牧体系带来红利发挥起来的势力。

    什么红利就是将马利用到一种极限,组织数量足够的骑兵,再跟诸夏这种依赖步兵的文明交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义渠曾经杀到秦国都城附近并不是取巧,他们击败了一支又一支秦国的拦截部队,攻克了不少秦国的城池,以堂堂正正的进军姿态杀过来。

    当时的秦国已经完成变法,击败了魏国夺取河西之地,并不是之前那个显得羸弱不堪的秦国。

    而秦国新军在都城郊外击败义渠,属于在河西击败魏军之后,取得的另一个辉煌战绩。

    在随后,义渠连续威胁了秦国近百年,后面还是秦惠文王的母亲使用美人计将义渠王骗到“咸阳”杀掉,趁着义渠群龙无首之际发兵,前前后后耗费了近十年时间才将义渠灭掉。

    那个时候秦国危急到什么程度危急到连秦宣太后需要献身,乃至于骗义渠王是要让他来当秦国的王。义渠王能相信那些话,足以证明秦国真真就是非常危险,要不然一个能带着部族将秦国逼到那份上的王,怎么可能相信那种鬼话。

    智瑶没有半点看不起义渠的地方。

    在原国对秦国的灭国之战前,不就是因为义渠先跟秦国大战了几场,才让原国可以轻易灭掉秦国的吗

    在原军灭掉秦国之后,又与义渠交锋了数次,并未让义渠大规模削减战力,还让义渠大军退回了老巢。

    后面的几年,原军与义渠又进行多次交锋,不管是原军主动出击,还是义渠前来进犯,大的交战一次都没有发生。

    没有发生仅是这一点就让智瑶对义渠产生了极大的警惕。

    农耕族裔对上游牧族群的难打之处就在于难以实施歼灭,义渠人懂得了打不过就不打的战略思想,还不够让智瑶产生警惕心吗

    幸运的是义渠对原国无比忌惮,发现占不了便宜之后,不再大规模集结挑衅,要不然仅仅是做出进军的姿态都会牵制原国相当的兵力。

    智瑶等进城洗尘完毕才召唤中行寅详细了解情况。

    “此前赵毋恤与义渠结盟,赵氏独占九曲之地便与义渠交恶”

    中行寅讲的很多事情都是智瑶事先知情,有点像是再讲废话。

    只不过,智瑶清楚什么叫承前启后,一件事情总要先从原因说起,才能将来龙去脉讲得更加明白,不至于只提到结果让人听了茫然。

    总得来说就是,义渠因为觉得被赵氏代国欺骗,出兵出物资一块打楼烦,好处却是全被赵氏代国占去,双方弄得反目成仇。

    义渠因为担心原国进犯的原因忍了几年,直至原国不断对其他列国用兵,近期还摆出了要跟楚国进行生死决战的架势,使得义渠认为找赵氏代国算账的时机到了。

    “赵毋恤确实是那般人。”智瑶听后只有这个评价。

    原版历史上的智瑶被赵毋恤屡屡阴谋算计。

    这个历史版本,智瑶虽然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将赵毋恤结果掉,内部之争演变成为国与国的竞争。

    智瑶也是分得清主次,才没有死盯着赵毋恤,要是有机会将赵毋恤解决掉,不会耽误其它更重要的战略目标,肯定是不想放弃。

    中行寅说道:“九曲之地乃是宝地,可农耕亦可放牧。若是赵氏长期盘踞,必为大原心腹之患。”

    匈奴就是从月氏手里抢到大河九曲之地才真正崛起,随后进入到极度强盛的时期。

    智瑶问道:“叔父之意,乘义渠对赵氏用兵,我为黄雀”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