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3  系统,扶我当女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3第(1/2)页
天佑七年,八月廿十二。

    耀城报凭借这篇点评江南大事报的文章,一战成名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部分原因在于许佑汐的文章确实写得针砭时弊,另外一部分就得感谢耀光城衙门的大力宣传了。

    也正是这篇文章,奠定了耀城报打入江南报纸产业的基础。

    就当众人以为耀城报的辉煌不过昙花一现的时候,耀城报的编者竟然接二连三写下了, 四五篇风格完全不同的文章,但共性都是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每一篇要么紧跟当下时事,要么贴近民生,全篇未见华丽辞藻,但是写文章的人无疑是位非常会思考的人,而且文化素养不低,很快便在民间收获了一批忠实读者。

    中学的藏书阁。

    这的书籍种类又多又杂, 有诗词歌赋,也有游记话本, 暂时只对中学师生或是民间一些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开放。

    许佑汐呆在藏书阁的独立房间里,看了一整天的书。脑袋有点疲惫,便将身体缓缓倚靠背上,闭眼慢慢整理起最近得到的信息。

    她现在所处的朝代,被命名为“大乾”。

    乾朝以前的历史都和自己记忆中的古代没有太大的出入,唐朝的贞观之治,宋朝的繁荣昌盛,元朝的骁勇善战,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里才发生了大的变故。

    这个一代传奇的乞丐皇帝,竟没有一丝痕迹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又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安排,一位许姓的平民意外出现,建立了如今的“乾”朝。

    废丞相,建内阁。

    后来继位的皇帝,为了维护皇权,重用锦衣卫。

    为了限制锦衣卫的权利,紧接着出现了东厂、西厂。

    虽不叫“大明”, 却走着和“大明”相似的轨迹。

    许佑汐曾有幸通读过“明史”, 格外欣赏这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王朝。乾朝也同样有着这种属于华夏儿女的气节“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

    如果光看七年前的历史,许佑汐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判断这个王朝已经接近尾声了;但现实的情况明显不是如此。

    这七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竟然把这个摇摇可危的国家从亡国边缘拽了回来

    许佑汐没有找到具体讲述细节的史书,只能从乾报里隐约发觉点端倪。

    “天佑皇帝。”

    许佑汐看到这里,不禁皱了皱眉,隐隐觉得有点头疼。

    按照古代对皇帝姓名进行避讳的要求,她名字中三个字,恐怕得改掉一大半。

    幸好她当时失忆了,全身上下只能找到李思两个字,否则她要是大摇大摆地报上自己的大名,会不会被以冒犯皇室的理由抓到牢里

    “咚咚。”

    “咚咚咚。”

    屋外传来有节律地敲门声。

    “贾社长。”许佑汐站起身迎人,翻出了提前写好的稿子,“您刚好看看这稿件可有要修改


203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